成为母亲

andy

<p class="ql-block">我向来不算一个勤快的人。今天难得逮着机会,一口气睡到天昏地暗,把所有哲学问题统统抛在脑后:我是谁?管他是谁,反正首先得是个人。是人,总得睡觉。从哪里来,到哪里去,都不如此时此刻重要——我全身心地安顿在这张床上,不忧不惧,舒坦自在。唯一的失策:忘了在床头放一杯水。饭可以不吃,水却不能不喝。</p><p class="ql-block"> 起床喝水的那一刻,迷迷糊糊间自问:怎么就懒成了这样?但奇怪的是,心里并没有以往那种翻涌的自责。因为这一刻,我谁也不是——不是谁的妈妈,不是谁的妻子,也不是谁的女儿。我只是我自己。</p><p class="ql-block"> 中国人常说,女人有三丑:好吃、懒做、爱打扮。我虽不爱打扮,前两样却几乎占全,懒做放在前。但今天的我,一点也不在意所谓丑或不丑,只想专心沉浸于这恣意的睡眠,享受那好像永远也用不完的睡意。</p><p class="ql-block"> 这份偷得浮生半日闲的“耻感”,来得莫名却又如此真实。它让我不禁去想:女性的人生,难道只有“贤妻良母”这唯一的一个选项吗?</p><p class="ql-block"> 这让我想起2025年8月12日,在惠州双月湾的一日游。一行二十多人,住在海边一栋炊具齐全的别墅里,有人提议自己做饭,说这样“省钱,而且巨省钱”。第二天一早,我去了海鲜市场。推开母亲的房门,看她睡得正熟,便没有叫醒。我知道她闲不住,一辈子都在为儿女操心。平时在家,我们也习惯了享受她带来的便利——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可毕竟她已七十多岁,又不识字,人生地不熟,我想,就让她多睡一会儿吧。</p><p class="ql-block"> 没想到,九点多时,房东老太太急匆匆敲门,用带着浓重口音的普通话告诉我们:我妈借了她的电动车,一个人去海鲜市场了。我大吃一惊——那个市场,我早上问了好几拨人才找到。急忙打她电话,一直无人接听。我又急又气:她到底想做什么?</p><p class="ql-block"> 电话终于接通时,那头传来她怯怯的声音:“我现在在昨天吃饭的那边……我找不到路了。”那语气,像极了一个不小心犯错的孩子,慌张里还带着点倔强。我一边安抚她站着别动,一边开车沿途去找。几经周折终于接到她,身后不免传来一些抱怨声。那一刻,我也被愤怒和后怕包裹着。直到她低声说了一句:“我不还是活着回来了吗?”</p><p class="ql-block"> 这句话里藏了多少委屈。她只不过觉得:作为一个母亲,就该为孩子张罗好一切。孩子的幸福,就是她的全部。可她这一生,有没有真正为自己活过?在微信里,她是“姚老妈”;朋友调侃叫她“姚姐”。但有多少人还记得,她的名字是“姚兰贵”?</p><p class="ql-block"> 而我懒惰耻感——究竟来自这个社会,还是来自于她?</p><p class="ql-block">​</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