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山传奇:法官刘小旦的济世往事

墨狂(山野居士)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深山传奇:法官刘小旦的济世往事</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 作者//赵甲广</p><p class="ql-block"> 在豫西那片层峦叠嶂的深山之中,石界河镇冬青树村仿若一颗隐匿在岁月褶皱里的明珠。在这片古老而宁静的土地上,流传着一位传奇人物的故事,他就是被人们称作“法官”的刘小旦。1893年,刘小旦出生于此,与时代巨人毛主席同龄,仿佛冥冥中注定他的一生也将波澜壮阔。</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上个世纪,风云变幻,时代的浪潮汹涌澎湃。六十年代,文化大革命的热潮席卷全国,“牛鬼蛇神一扫光,打倒地富反坏右”的口号声响彻大地。刘小旦,这位身怀奇术的异人,也未能幸免地被卷入了这场风暴,最终含冤被批斗致死。然而,他的故事,他的传奇,却如深山里的常青树,历经岁月风雨,愈发枝繁叶茂,深深扎根在乡亲们的心中。</p> <p class="ql-block">  石界河镇通渠村,村支书的妻子被病痛折磨得苦不堪言。她腿上长了个疮,整日流着黄水,疮口仿佛一个贪婪的恶魔,吞噬着她的健康与活力。从栾川到西峡,支书带着妻子四处寻医问药,拜访了无数名医高手,可那疮却如顽石一般,始终不肯愈合。支书身为党员,本是坚定的唯物主义者,不信鬼神之说。但面对妻子的痛苦,在无数次的失望后,他的内心也开始动摇。这时,一个消息如暗夜里的一丝曙光,传进了他的耳中——冬青树村有个法官刘小旦,或许能救妻子一命。</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怀着试一试的心态,支书找到了刘小旦。刘小旦看着那难以愈合的疮口,面色凝重,经他诊断,这是阴疮作祟。第二天,晴空万里,湛蓝的天空没有一丝云彩。刘小旦手持桃木宝剑,稳步走上连摞两个方桌的正中。他身姿挺拔,如一棵苍松,在天地间傲然挺立。只见他口中念念有词,手中宝剑指向天空,左划三圈,右划三圈。刹那间,风云变幻,平静的天空中乌云迅速聚集,如千军万马奔腾而来。紧接着,雷声轰鸣,三声巨响震得人心颤栗,闪电如银蛇般划破天空,照亮了整个大地。刘小旦伸手一抓,仿佛从虚空中抓到了什么,待他摊开手掌,一把长药出现在掌心。他将这神秘的药敷到支书妻子的疮口上,奇迹就这样发生了。两天后,疮口开始好转,疼痛减轻;五天后,疮口竟已完全愈合。支书虽满心震惊,但也不得不对刘小旦的能力佩服得五体投地,感激之情溢于言表:“感谢刘大法宫的大恩大德,使动乌雷根治了妻子的疮,解救了妻子一劫,我们终生不会忘记你的大名。</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时光回溯到上世纪五十年代,那是一个物资匮乏、饥荒肆虐的年代。冬青树村冬青树组刘小旦家族的一户人家,遭遇了命运无情的重击。全家七口人,不仅饱受饥荒之苦,还不幸染上了瘟疫。一个个瘫倒在床,生命如风中残烛,随时可能熄灭。而此时,又正值焦麦炸豆的关键时节,地里的麦子沉甸甸地低垂着头,等待着收割。若不及时收割,一旦淋雨,麦子就会发芽,这对于贫困的家庭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刘家大当家心急如焚,他匆匆找到法官刘小旦,恳请他施以援手,救救这一家七口人。</p> <p class="ql-block">  刘小旦来到这户人家,仔细查看后,面色沉重地说:“这七口人的病,是传染病,他们的生死,只能看他们自身的造化了。若能挺过去,性命得以保全;挺不过去,我也无力回天。但我能使动小鬼,把麦收割完,堆在场上,解你们燃眉之急。”刘家大当家听后,虽心中仍有忧虑,但也只能无奈地向刘小旦道谢后离去。</p><p class="ql-block"> 当夜,刘小旦入眠后,灵魂仿若挣脱了肉体的束缚,飘然而起,径直奔向朱阳关镇。在那里,他请来了37个小鬼。这些小鬼身形飘忽,如黑色的幽灵,在刘小旦的指挥下,连夜奔赴冬青树组。月光如水,洒在田野间,小鬼们如敏捷的精灵,穿梭在麦浪之中。他们迅速地割麦、捆麦,动作娴熟而又迅速。不一会儿,3亩多地的麦子就被收割完毕,整齐地堆放在大场里,还细心地用油布盖好。</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然而,天将黎明时,小鬼们却围着刘小旦不肯离去。刘小旦心中暗叫不好,深知请鬼容易送鬼难。他眉头一皱,计上心来,看到大场有一堆坯,便对小鬼们说:“你们一人拿一块坯,把它洗净再来找我。”小鬼们听后,竟真的各自拿起一块坯,瞬间跑得无影无踪。人们看到这一幕,心中满是疑惑,心想坯怎么可能洗干净呢?分明是法官刘小旦在欺骗小鬼。但无论如何,这一夜之间,麦子被收割完并妥善堆放,解了这家人的燃眉之急,也让他们在绝望中看到了一丝希望。</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上世纪六十年代,石界河镇冬青树村与桑坪镇石灰岭村虽一岭之隔,但两村的人们往来密切。石灰岭村有一户人家,刚刚办完喜事,家中洋溢着喜庆的氛围。然而,新婚妻子在给家祖上坟后,却突然中邪。每天正当午时,她便会大叫一声“我里妈呀!”,随后便不吭声也不出气,憋得满脸乌青,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扼住了咽喉。这可把当家的急坏了,四处打听后,他得知冬青树村的刘小旦能驱邪治病,便急忙前往求助。</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刘小旦来到这户人家,一眼就看出新媳妇是在坟上中邪了。他让主人准备桃条一把,随后在这家中蹲守了三天。每天中午十分,他让中邪的新媳妇用被子紧紧盖住蒙住头,自己则手持桃条,用力地甩动。桃条在空中划过,发出呼呼的声响,仿佛在与那邪祟之物进行一场激烈的战斗。就这样,连续甩了三个上午,奇迹再次降临,新媳妇的病情逐渐转危为安。主人家对刘小旦感激不尽,千恩万谢。</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这三则故事,听起来充满了神话色彩,仿若来自遥远的传说世界。但刘小旦在乡亲们心中,却是实实在在的大恩人。他用自己神秘莫测的法术,为村民们排忧解难,解救他们于水火之中。他的故事,如同山间清澈的溪流,在岁月的长河中缓缓流淌,流传甚远,经久不衰。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刘小旦的名字,成为了一个传奇的符号,代表着希望、正义与温暖,永远镌刻在人们的记忆深处,成为了代代相传的精神瑰宝 。</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2025.9.10</p> <p class="ql-block">作者简介:</p> <p class="ql-block"> 赵甲广,1963年生,字广子,号山野居士,笔名墨狂,曾为河南龙成集团《龙成报》十佳特约记者,河南龙成集团书画摄影协会会长,现为中国当代书画研究会会员,南阳市美术家协会会员,西峡县美术家协会理事,西峡县文学艺术评论家协会会员,西峡县诗词楹联家协会会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