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之颠,仰望星空

长岸一村

<p class="ql-block">中国天眼(FAST),是世界上最大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此次贵州之行原本并未计划前往,后来在经营旅行社的同学建议下,得知天眼作为中国的“世界之最”,不去亲眼一见实在可惜。我顿觉有理,于是临时驱车前往。</p><p class="ql-block">初中时,我曾对天文产生过浓厚兴趣,甚至从为数不多的生活费中挤出一点,买了一本天文学科普书。那时的书价格低廉,大概一块多就能买到一本。浩瀚的星际、深邃的宇宙,在我少年的心中种下了神秘而向往的种子。记得那时乡下的夏夜,星空格外璀璨,躺在屋外纳凉,抬眼便是银河。而如今都市的霓虹闪烁,早已将星光掩没。许多时候我们已沉迷于眼前的霓虹,而忽视了头顶璀璨星空。</p><p class="ql-block">中国天眼(FAST)位于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平塘县,是一座500米口径的球面射电望远镜。作为全球最大、最灵敏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它主要用于探索宇宙起源、结构和演化,目前已发现超过1000颗脉冲星,极大拓展了人类对宇宙的认知边界。可以这样比喻:正因为有了“天眼”,地球才真正拥有了望向宇宙深处的眼睛。天眼,这个名字实在贴切。</p><p class="ql-block">我们去天眼的那天,天气格外晴朗。进入景区之前,工作人员要求所有游客将手机、智能手环等电子设备寄存,一律不得带入。起初我以为是出于保密需求,后来得知,天眼所要接收的电磁波来自宇宙深处,其中最远的甚至来自137亿光年以外——信号抵达时已极其微弱。而电子产品产生的辐射会严重干扰探测,因此核心区域必须保持“绝对安静”。为保障天眼的工作环境,当地政府甚至拆除了周边所有通信基站。</p><p class="ql-block">通过安检后,游客可选择攀登九百多级台阶抵达观景台,或乘坐摆渡车至半山再爬一百多级。考虑到兄长年长,我们选择了乘车。或许正值旅游淡季,游人并不多,观景台上仅有数十人。俯瞰下去,500米口径的“大锅”静静安卧于群山之间,朝向遥远天际。它表面静默,却无时无刻不在接收宇宙讯息——我知道,其背后庞大的计算系统正持续运转,聆听每一道来自深空的声音。</p><p class="ql-block">“咁大个锅,点解连只铲都冇㗎?”一位广东阿姨笑着问道。众人听罢哄堂大笑。这句充满广式幽默的调侃,却也折射出现实与理想、投入与回报之间的张力。据了解,仅选址一项,天眼就耗费12年、整个项目更耗费23年,总投资十二亿。项目推进过程中并非没有争议,但它终究是“国之重器”,关乎长远与未来。唯有脚踏实地,才能仰望星空。</p><p class="ql-block">黑格尔曾说:“一个民族要有一群仰望星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康德同样写道:“世界上有两样东西能深深震撼我们的心灵:一件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准则,另一件是我们头顶上的星空。”</p><p class="ql-block">刘慈欣在小说中写过这样一个情节:37万年前,一只古猿因仰望星空的时间超过外星文明设定的阈值,触发警报。虽是科幻想象,却提醒我们:仰望星空,不仅让我们认清自身渺小,也更明晰未来方向。我们从何而来?将去向何处?这道带着禅意的叩问,或许正需借一只“天眼”才能看清。天眼的总设计师南仁东也正是黑格尔所说的仰望星空的人。</p><p class="ql-block">来贵州吧,看一看天眼。愿我们都能不迷于霓虹,脚踏实地,仰望星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