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远古城故事多

WYX-A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镇远古城被称为“山水福地 千年鎮遠”至今有2000多年历史,其中一千多年是州、府所在地。公元(1258年)賜名“镇远”,成为“因军而起,因商而兴”多元文化交融的古城,是黔东政治、经济、军事、文化重镇,是湘楚中原西通滇黔至缅甸、印度等东南亚国家的重镇,素有“滇黔锁钥,黔东门户”之称。城中房屋主要为徽派建筑,镇远古城里一条碧水清澈的舞阳河蜿蜒其中,形成类似八卦图一样结构。河上一座“祝圣桥”连接河的两岸。登上河边的青龙洞建筑群,那里有佛教也有道教的庙宇,有包容的宗教文化。</b></p> 初见镇远古城 碧水清澈的舞阳河蜿蜒城中 绿水青山好风景 舞阳河水碧如玉 山青青,水依依 镇远古城美如画 祝圣桥连接河两岸 祝圣桥始建于600多年前的明洪武年间,原名舞溪桥。 多次毁于洪水,屡毁屡建。其中一次竣工时正值清康熙皇帝六十大寿,为给圣上祝寿而命名为“祝圣桥”。 为祈愿滇黔学子仕途顺利,在沿古驿道进京赶考必经祝圣桥上修建了俗称状元楼的魁星阁。 魁星阁祈愿滇黔学子学业有成。 “祝圣桥”是青龙洞建筑群 青龙洞因处于城东青龙之位的洞天福地而得名“青龙洞”。 成组连片的古建筑被统称为青龙洞古建筑群。 青龙洞古建筑群位于镇远古城东侧河山长约300米,高60余米的悬崖绝壁上,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br> 经历代增建变迁,现由望星楼、青龙洞、紫阳书院,中元禅院,万寿宫等建筑组成。现存建筑大部分为清末光绪年间建,后多次重建,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br> 望星楼建于千佛岩上,重檐六角攒尖顶楼阁,底层裙檐为围绕千佛岩的迥廊。<br> 二层有天桥与藏经楼相通。登上三楼,凭窗眺望,夜间府卫两城万家灯火,宛若繁星,故得名“望星楼”。 望星楼地基各柱脚因岩就势,长短不一,高低错落立足于干佛岩上,楼岩结合浑然一体,妙手天成如同“吊脚楼”,也像是“悬空寺”。 沿着崖壁栈道可通往青龙洞古建筑群的各处建筑。 鼓亭 “青龙洞”道教庙堂 望星楼上的木雕走廊 回廊隔扇窗绦环板雕花图案<br> 圣人殿 孔子像<br> 纪念文天祥的文公祠。 紫阳书院(儒家书院)紧邻青龙洞北侧,始建于明嘉靖九年(1530年)。 镇远知府黄希英为教化儒学纪念紫阳先生朱熹而倡建。 万寿宫即江西会馆,由赣籍商人筹款修建。由江西客商及移民始建于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 万寿宫为一组湘赣风格的封火墙多进四合院建筑。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重建。 望星楼上俯瞰镇远古城 山青水秀,美丽的天上人间 住宅建在水里 红红火火的镇远水乡 镇远古城街道商铺林立 白墙黛瓦的徽派建筑源于明清时期徽商在此的经营活动和文化交流。 镇远古城青山绿水故事多。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镇远古城美丽如画的山水,商铺林立的街巷,承载着久远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一个去了就忘不了的地方。</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