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溪地下长河探奇

金月

<p class="ql-block"><b>  “洞中有河,洞中有景,洞中有洞”,这是浙江兰溪六洞山地下长河的奇妙写照。 </b></p><p class="ql-block"><b> 日前,参加“全民优生活“公司组织的金华两日游活动,有缘造访兰溪六洞山,开启了一次梦幻般的地下探奇之旅。</b></p><p class="ql-block"><b> 出发前,通过查询,对誉称“海内一绝”的地下长河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兰溪地下长河位于六洞山腹中,是六洞山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洞内气温常年保持摄氏18度,冬暖夏凉,内有各种形态的钟乳石,舟行其中,宛若置身仙境。</b></p><p class="ql-block"><b> 史载,地下长河原名水源洞,大约形成于五十万年前。原先,泉水自洞口喷涌而出,遇石溅若飞雪,故南宋理学家吕祖谦将其洞更名为“涌雪洞”。由于水美洞奇,为历代文人游历必到之处。大旅行家徐霞客自然也到过这里,并留下了细致的描述。</b></p><p class="ql-block"><b> 作为一位我国历史上最具影响的地理学家、旅行家和文学家,徐霞客在游览后,在日记中对现称地下长河的“涌雪洞″作了这样的详细描述:“洞门南向,正跨涧上。洞口垂石缤纷,中有一柱,自下属上,若擎之而起;其上嵌空纷纶,复辟一窦,幻作海蜃状。洞内上下分二层。下层即水涧所从出,涧水已涸......闻水声甚远,以无炬不及穷。”徐霞客去的时候是秋冬枯水季节,故有“涧水已涸”之说。</b></p><p class="ql-block"><b> 上个世纪末,涌雪洞开发后,为了保持长年有水以便行船,在洞口处筑了个坝,形成了长逾千米、可行小舟的暗河,赢得了“全国洞府泉流航游之冠”的赞誉。可惜的是,原来洞中的飞瀑,却不知何故而不复存在。</b></p><p class="ql-block"><b> 我们去的那天,时已白露,但仍是烈日当空,炎热无比。这天午后,来到景区码头,乘上电瓶小船,便悠悠驶入了地下长河。刚进洞口,便感一股凉气扑面而来,驱散了外界的燥热。</b></p><p class="ql-block"><b> 小船缓缓前行,船上的人仿佛穿越了一条时空隧道。冰凉湿润的岩壁上,不时有水滴滑落下来,落到脸上、头顶和颈背。</b><b style="font-size:18px;">这一刻,直</b><b>感觉时间在这里变得缓慢起来,人的存在似乎已微不足道,而大自然的力量却显得无比的恒久和强大。</b></p><p class="ql-block"><b> 小船在黑暗中移动着,河道时而宽阔,时而狭窄,时而笔直,时而弯曲。船桨轻轻划动水面,泛起层层涟漪,仿佛是为我们慢慢揭开地下长河神秘的面纱。</b></p><p class="ql-block"><b> 随着小船的前行,我们来到了地下长河的深处。五彩的灯光纵横交织,投射在奇形怪状的钟乳石上,幻化出各种色彩,红的像火,绿的像玉,蓝的像宝石,让人目不暇接,宛如进入了梦幻般的仙境。</b></p><p class="ql-block"><b> 据介绍,自然界的钟乳石每百年才能长高一厘米,照此计算,洞中一些高达数米的石柱,已经经历了数百万年的漫长岁月,让人不禁感叹大自然伟力的与造物主的神奇。</b></p><p class="ql-block"><b> 不知不觉中,小船驶到了暗河可以到达的尽头。我们在这里下了船,上岸后,转过几个山洞,踏上了溶洞上方的旱路栈道。</b></p><p class="ql-block"><b> 沿栈道前行,旁边是幽暗地下河,依稀传来潺潺流水声,仿佛是谁在演奏着一曲美妙的乐章。</b></p><p class="ql-block"><b> 这里,栈道两边石壁上的钟乳石形态更加奇特美丽,有的像竹笋般破土而出,有的像瀑布倾泻而下,有的像神秘微笑的佛像,有的像憨态可掬的动物,更多的则是要凭你相像……嘿,地下长河仿佛是一个巨大的艺术殿堂,让你尽可驰骋想像,陶醉其中。</b></p><p class="ql-block"><b> 出了洞口,眼前豁然开朗,复归明亮,</b><b style="font-size:18px;">但洞内的美景却依然历历在目。再</b><b>细一看,我们又回到了刚才坐船进入暗河洞口的旁边。</b></p><p class="ql-block"><b> 据介绍,六洞中的其他几个洞也很有看点,石钟乳、石笋、石幔琳琅满目,美不胜收,具有很高的观赏和科研价值。限于时间,这些洞和附近的景点我们均未能去玩,留下点遗憾与期待。</b></p><p class="ql-block"><b> 到过国内的不少溶洞,如浙江的瑶琳洞、湖南的黄龙洞、重庆的芙蓉洞及贵州的织金洞等,这些洞中的钟乳石之奇美瑰丽,都远胜兰溪这个洞。只是这些洞都是旱洞,而像兰溪地下长河这样“洞中有河,洞中有景″的溶洞,在国內却是不多。不能不说,“地下长河″是大自然造物主馈赠给兰溪的一份珍稀的瑰宝。</b></p><p class="ql-block"><b> 这次短暂的地下长河探秘之旅,让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与伟大,也对徐霞客当年的游览记载有了更深的理解。</b></p> <p class="ql-block"><b>日前,参加“全民优生活“公司组织的金华两日游活动,有缘探访了兰溪六洞山景区的地下长河。</b></p> <p class="ql-block"><b>大旅行家徐霞客到过当时被称为“涌雪洞″的地下长河,并作了较为详细的记录。在景区门口,立有他的雕像和记录文字的碑刻。</b></p> <p class="ql-block"><b>乘上电瓶小船,便悠悠驶入了地下长河。刚进洞口,便感一股凉气扑面而来,驱散了外界的燥热。</b></p> <p class="ql-block"><b>小船缓缓前行,船上的人仿佛穿越了一条时空隧道。冰凉湿润的岩壁上,不时有水滴滑落下来,落到脸部、头上和颈背。这一刻,直感觉时间在这里变得缓慢起来,人的存在似乎已微不足道,而大自然的力量却显得无比的恒久和强大。</b></p> <p class="ql-block"><b>五彩的灯光纵横交织,投射在奇形怪状的钟乳石上,幻化出各种色彩,红的像火,绿的像玉,蓝的像宝石,让人目不暇接,宛如进入了梦幻般的仙境。</b></p> <p class="ql-block"><b>小船在黑暗中移动着,河道时而宽阔,时而狭窄,时而笔直,时而弯曲。船桨轻轻划动水面,泛起层层涟漪,仿佛是为我们慢慢揭开地下长河神秘的面纱。</b></p> <p class="ql-block"><b>不知不觉中,小船驶到了暗河可以到达的尽头。我们在这里下了船,上岸后,转过几个山洞,踏上了溶洞上方的旱路栈道。</b></p> <p class="ql-block"><b>栈道两边石壁上的钟乳石形态更加奇特美丽,有的像竹笋般破土而出,有的像瀑布倾泻而下,有的像神秘微笑的佛像,有的像憨态可掬的动物……</b></p> <p class="ql-block"><b>当然,再精妙的比喻也总是蟞脚的,那些琳琅满目的钟乳石,更多的则是要凭你相像……嘿,地下长河仿佛是一个巨大的艺术殿堂,尽可让你驰骋想像。</b></p> <p class="ql-block"><b>出了洞口,眼前豁然开朗,复归明亮,但洞内的美景却依然历历在目。再细一看,我们又回到了刚才坐船进入暗河洞口的旁边。</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