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菲律宾的午后,阳光斜斜地穿过棕榈叶,洒在我支教的中华学校校舍里。周末的校园空荡荡的,只剩下我与自己的影子为伴。厨房里飘来邻街炸大肠卷的油腻香气,我也轻车熟路地做好了油煎肉饼子,在这异国的独处时光里,嚼着酥香的肉饼子,恍惚闻到了四十年前父亲在灶台前煎肉饼子的焦香。</p><p class="ql-block">儿时的记忆里,父亲是个忙碌人。平日里,他要么在田里侍弄庄稼,要么在石灰窑里忙活,难得在家为我们做一顿吃食。故而每逢他系上母亲的围裙,宣布要做肉饼子时,我们几个孩子便欢喜得像是过年。惯例也只有过年前的上坟祭祖,他才穿上他那黑色的长襟衣裳,带着我,篮子里装上献祭的刀头,赶在黄昏之前从野外回到家中,拉开架势,要么擀大面,要么煎肉饼。例外就是天下大雨,他什么活都做不了,闲在家陪伴我们读书写字后,就动手做孩子们最爱吃的手工面或千层酥肉饼子。</p><p class="ql-block">父亲制作肉饼子是一场庄严的仪式。他先是从缸里舀出白面,那面粉如雪般洒落在陶盆中,容不得半点洒落,然后他一边操作,一边教我们如何兑水,如何揉面。“水要一点一点加,”他说着,粗大的手指在面团中穿梭,却意外地轻柔,“面要揉到三光:盆光、手光、面光。” 我们围在旁边,看他将面团盖在湿布下,置于灶台温暖处等待发酵。</p><p class="ql-block">接着是准备肉馅。父亲取来早上才买回的新鲜猪肉,去皮后只取肥瘦相间的地方,剁成肉糜。虽然他不常干灶台活路,但他下刀极有节奏,咚咚之声如战鼓般在厨房回响。加入姜末、葱花、少许酱油和盐,他总要唤姐姐们近前,教大家辨认调料的气味。“做人如调馅,咸淡要适中。”他这般说着,眼神里透着平日少见的温和。我则心生焦急,催父亲快些做,肚子里早长牙了。</p> <p class="ql-block">母亲此时已在灶下生火,大铁锅烧热,抹一层薄薄的菜籽油,为父亲的难得亮一次手艺铺好了路子。父亲将发好的面团分成小团子,擀成圆皮,包入肉馅,两手包住面团一扭,再轻轻压成饼状。第一个饼下锅时,油立刻欢快地滋滋作响,菜籽油与肉的香气霎时弥漫整个灶房。</p><p class="ql-block">煎饼时父亲不让我们围灶台,怕烫油溅到眼睛里。我们兄妹几个排排坐在小凳上,看父亲一边翻动锅中的饼子,一边听他讲述孩提时读私塾的往事。他最爱吟颜真卿的诗:“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那些诗句从他口中诵出,带着面食的温热,烙在我们幼小的心上。有时他未尽兴致,还唱一段戏剧《金水桥》给我们听。我们只盼着吃肉饼子,那管他唱戏内容是什么。</p> <p class="ql-block">父亲的教育不总是这般温和,姐妹们最怕他拉长脸,可吓人了!这种情况一般会出现在他经营的石灰窑烧遛碳了,不仅没收入,还得倒贴钱时,要么,就是孩子们不争气闯祸时,比如放丢了队里的牛。记得我十岁那年,在村上读四年级时,看见别的同学下课就到校门外的烧饼摊用米换饼子吃,我羡慕妒忌恨!曾偷偷舀了家里半碗米,到村学校门口刘思政饼子摊换饼子吃。母亲发现后,用笤帚狠狠抽了我的腿。“好吃懒做,将来就是偷鸡摸狗!”她虽不识字,却用最直接的方式教我们做人要有骨气。当晚,父亲归来,没有责骂,将跪在灶台前的我拉起来,在八仙桌上,只是铺开草纸,拿起毛笔蘸了墨,教我写“廉耻”二字。那毛笔在他手中如行云流水,而我只能歪歪扭扭地模仿,却得他难得的一句夸奖:“人要明是非,知廉耻,相信你一定能做到!”昏暗的煤油灯下,父亲的脸色严峻,但并不可怕……</p><p class="ql-block">等到锅中肉饼子渐成金黄色,父亲用筷子夹起来,又做下一块,顺带将上一块边缘烙制好,所有煎饼制作完毕,最后齐齐放入煮猪食的大柴火灶膛边烘烤。出炉时,饼子外皮酥脆,内里柔软,肉香与面香交融。我们分得饼子迫不及待地咬下去,烫得直呵气,却舍不得吐出来。父亲看着我们,脸上露出平日罕见的笑意。母亲也幸福地笑了。</p> <p class="ql-block">那些肉饼子,与如今绵竹迎祥街专业饼铺的产品自然不能相比,更没有菲律宾路边摊油炸大肠卷的油腻花哨。它们朴素得像父亲的人生,却饱含着最真挚的滋味。</p><p class="ql-block">九八年秋天,父亲因病去世。那时我已在家乡的小学教书了,站在讲台上,常常恍惚觉得父亲就立在窗外,吟着那些古老的诗句。如今我远赴重洋,在异国他乡教导孩子们读书识字,仍时常想起父亲做肉饼子的情景。</p><p class="ql-block">每当学生们围在我身边,听我讲述中国的故事时,我总会谈到中秋,说起父亲的肉饼子。我告诉他们,食物不只是果腹之物,更承载着文化与记忆,蕴含着做人的道理。就像父亲通过一个小小的肉饼子,教会我们自力更生,自强不息。</p><p class="ql-block">写下这些文字,夕阳已经西下,菲律宾的天空一片金红。看着盘子里还有三块肉饼子等着我的召唤,我想到今天那数以万计为了生活而游行的人们也该回家了吧,但是大街上仍旧传来警车的呼啸与整齐的呐喊声……</p><p class="ql-block">父亲离开多年,他的肉饼子却穿越时空,在这异国他乡继续散发着温暖的香气,提醒着我教育的真谛——不仅传授知识,更要塑造灵魂。铁锅会生锈,灶台会冷却,但父亲在厨房里的言传身教,如同那肉饼子的香气,久久不散,愈久愈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