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5年9月21日上午,由鹤峰县宣传部,县文旅局主办,鹤峰县满山红文化传媒公司承办的送戏下乡活动,走进了走马镇红色美丽乡村所坪村。送戏下乡活动是一项送精神,送文化的惠民活动。在我县开展此项活动也有许多年了,活动多了,也就显得普通了,平凡了。但今天的一场戏场,让观众掌声雷动,随着演出的进展,村民热泪盈眶,演出结束,演职人员与村民依依不舍,欢迎再来所坪。同时也深深地打动了我,触动了我的心弦,内心深处的灵与魂。特记下这一感想与感悟,与美友们分享。</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一份牵挂,千里之外,特别连线,情深似海。</b>节目在一个特别视频连线中拉开序幕,主持人卖着关子,今天活动得到了一位特殊嘉宾的关注,现连线中,请大家注意收听。现场一片雷动,掌声不断,请出神秘嘉宾。一会儿鸦雀无声,静听佳音。"所坪的广大村民,大家上午好,我是何亚斌,1989年至1994年我在鹤峰工作过,今天村里开展文化活动,得知大家生活都幸福了,精气神很足我十分欣慰。我在鹤峰工作时,经常去走马,下铁炉,到过大典村,也好几次到过所坪村。所坪村是个红色村庄,是一个美丽村子。今天我在武汉家里祝所有所坪村民家庭幸福,祝所有老年人安康快乐,希望所有学子努力学习,考上理想大学,报效祖国,回报家乡。同时也希望所坪村建设发展的越来越好,传承好红色文化,赓续红色精神。”</p> <p class="ql-block"><b>一个连线,很特别,也很意外。</b>思绪跟着何书记回到了九十年初,何亚斌于1989年至1994年在鹤峰县工作,当选为县长,当时张泽洲为县委书记。后何亚斌任县委书记三年。何书记为鹤峰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一是重视教育,尊师重教。二是敢于改革,勇撞深水区,加快国有企业改革改制,培育民营民族企业壮大发展。九十年代初鹤峰企业发展走到了全洲先进行业,改制了频临破产国企,合理分流安置几千个下岗职工。三是借船出海,让鹤峰走出大山,在武汉,宜都建办事处,宣传鹤峰,推介鹤峰,让鹤峰农产品真正的走出国门,成为恩施洲创汇第一县。四是重民生,解民难,建的海通大市场,益通车站,中坪大道,几十年了,仍是鹤峰县重要的民生工程,发挥着巨大作用。今天我怀着无比激动心情,感谢何老书记的牵挂,感动于何老书记的嘱托与希望。也希望您健康,家庭幸福。</p> <p class="ql-block"><b>一抹红,活动丰富多彩,历史重现,红色精神永驻。</b>《红军鞋》军民情深,激情演唱。《鼓罗山三十二烈士》情景剧,历史再现。一下子把村民又拉到1931年9月9日那场惨烈战斗,战火纷飞,枪声隆隆。一九二八年,贺龙在鹤峰,桑植及周边建立了湘鄂边根据地,红军整编,建立苏维埃政权,发展革命力量。1931年9月9日国民党部队纠集石门团防力量罗效之部二千余人围剿湘鄂边革命力量,红三军团长王炳南率领部队阻击,打到南北镇,由于敌我力量悬殊,就决定由第三营掩护大部队向大隘关方向突围,第三营激战一天一夜,由于不熟悉地形,边打边退,进入了三面临崖的鼓罗山上,在弹尽粮绝,最后只剩三十二名战士的情况下,不能被俘,集体跳下山崖。从此留下了一个可歌可泣的英勇红军故事,也留给了我们永不磨灭的红色精神。当时三十二名红军跳崖时,牺牲了三十一名战士,当地村民张大姐发现了一个叫王玉国的战士身受重伤,把王玉国藏在山洞连送三天饭,第三天也牺牲了。大姐组织村民就近掩埋了红军战士,也不知姓名,只知晓是由洪湖赤卫队改编的一支红军队伍。从此烈士在所坪地上安息,为了记念他们,现已建有鼓罗山三十二烈士纪念碑,所坪村也成为了一条精品红色旅游线路。</p> <p class="ql-block"><b>一声吆喝,一片土家情深,一声高歌,非遗文化永有生机。</b>《鹤舞茶乡》生机盎然,那是一片绿色的海洋,那是一个利在千秋的茶的产业。唱出了鹤峰茶人的豪迈,吆喝出了鹤峰茶的芬芳。一碗茶,一道茶,鹤峰茶的礼仪,道出了鹤峰人的热情好客。鹤峰茶的文化,流远深长,在历史中沉淀,在历史中发展。《采茶歌》,《喝你六口茶》等鹤峰非遗文化优秀作品,无数次走上大舞台,走进农村戏楼,是鹤峰人民劳动的结晶,是土家儿女生活劳动真实写照。文化是根,文化是魂,让我们一起充满文化的自信,迈上乡村振兴的康庄大道上。</p> <p class="ql-block"><b>一场活动,短暂而有力量。</b>一声惜别,珍重而道远。让我们一起牢记那一份牵挂,不辜负那份嘱托建设好更美好红色村庄。让我们永记那一抹红,不忘历史,不辱使命,赓续红色精神,让红色所坪在乡村振兴路上再现光茫。让我们再来一声吆喝,一声高歌。喊出我们的精神,唱出我们的豪迈与热情,欢迎您来所坪。</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