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图 片 网络</p><p class="ql-block"> 音 乐 美篇音乐</p> <p class="ql-block"> 我这里说的电车,不是现在的电动车,而是过去那种老式的无轨电车。</p> <p class="ql-block"> 一九五九年,新中国成立十周年。那十年,是轰轰烈烈的十年,是克服各种困难的十年,是全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意气风发斗志昂扬大踏布前进的十年。随着经济建设的突飞猛进,一个巨大的困难突现出来,那就是国内石油资源短缺,国际上敌对势力趁机对我们实施进口封锁和经济制裁,严重影响到国民经济运行,城市公交首当其中,一辆辆公交车因无汽油而不得不改烧煤气,每个公交车的顶部都有一个鼓鼓囊囊,用黑色橡胶做成的大煤气包,随着车辆开、停、运行,黑黑的大煤气包也前后左右晃动,公交车顶着那么大的煤气包,极不安全,又不方便,也不美观,人们把它叫做“受气包”,以此表达对国际敌对势力“封锁,制裁”的不满。为了甩掉那个又黑又大的“受气包”,城市公交就要大力发展电车,用电替代“煤气包”。一九五九年,西安市把开行电车做为向迠国十周年献礼的重要工程项目。</p> <p class="ql-block"> 电车,对内陸的西安市民来说,是个新生事物,当时成为街头巷尾人们议论的热点,那年,我不到九岁,小孩子有好奇心,没事爱凑到大人堆里,听大人谝谝电车长什么样。不经意间听说电车头上长了两根长长的“辨子”,连到了空中架设的电线上。自己心中甚是纳闷,只見过人长辨子,怎么电车也能长辫子?我有两个姐姐,大姐长辫及腰,二姐短辫到肩,再说她们的辩子都是往下长,还没见过支支楞楞朝天上长的辫子,而且长得很长,要挂在空中电线上,那样的“辫子”吸引着我,疑惑着我,总想亲眼看一看它的模样。</p> <p class="ql-block"> 一九五九年的九月份的一天,我记不清准确的日子,那天可能是电车试运行,也就是电车第一次开上西安街道,那<span style="font-size:18px;">天学校还正常上学,但“辨子”的吸引力还是蛮大的,</span>我和我的同学头天就约好,第二天一大早,不需大人的呼叫,我就早早起床,背上书包出门,与提前约好的俩个同学一起跑到东大街端履门十字,那地方距我们小学校不到百米。端履门,明代时期,各级官员由南向北进入明秦王府的必经之地,人们在此要端帽正履,庄重行为举止,渐渐人称“端履门”,解放后,这里是西安最繁华的地段,周围饭店剧院旅社影院密集。十字东北角就是中山百货大楼,当时是西安市最大最繁华,百货品种最齐全,夏有电扇,冬有暖气,是大人购物闲逛的天堂,也是我们这帮孩子玩耍嘻闹的游乐场。</p><p class="ql-block"> 天刚亮,我们三个小孩已坐在百货公司前面马路边沿上。街道上还没有来往机动车,只有扫马路的清洁工和廖廖无几赶早班的行人,他们看我们,眼神露出不解: 这几个小孩不在家睡觉,这么早坐在马路边干什么呢……?</p><p class="ql-block"> 我们心里有事此时更显坐立不安,伸长脖子东看看西瞧瞧,不地时跑到马路中间向着两端瞭望,真担心“长辨子”的电车一阵风似地趁我们不注意急驶而过……</p><p class="ql-block"> 大约七点多,眼尖的伙伴手指西边连呼带叫: 快看!快看!来了!来了!刹那间我们几个小孩腾地站起来,眼睛直勾勾地盯着西边钟楼方向开来一辆公交车,(后来才知道电车塲在钟楼东则的案板街里,距我们学校才200米)我们目不转睛注视着它,近了,近了,到眼前了,哈哈!原来那就是“辫子”呀!是铁“辫子”呀!瞬间看清了,疑惑解除了,悬念顿消了,多日的牵肠挂肚,一下子烟消云散了,我们三个背起书包,高高兴兴蹦蹦跳跳去学校了。</p><p class="ql-block"> 西安电车正式上街运营是当年九月三十日,我们小学有老师组织夲班学生上街观看。有的学生到现在还记得那件事。.</p> <p class="ql-block"> 那件事距今己六十多年了,我们这些与共和国同龄之人也都步入老年,这一辈子遇见的这“制裁”那“封锁”,反反复复不计其数,目的就是打压阻挠中国的崛起,但正如伟人毛主席的预言,封锁吧,封锁十年八年的,我们就什么都有了。历史证实了这一点!中国在“封锁”“制裁”中变的越来越強大,强大到“封锁、制裁”已经成为我们手中反制的利器。这也应了那句古话“天道有轮迴,芲天饶过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