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川藏之旅(1)

廖元生

<p class="ql-block">酝酿了2年的川藏自驾游终于落地了。</p><p class="ql-block">  此次我们7人2部车(3个司机,原计划要走的张玉亮临时有事不能同行就缺了一个司机)。</p><p class="ql-block"> 8月29日我们5人从临河驾车前往银川高靖国的厂子与他们2人相聚,晚餐在厂内食堂开怀畅饮。</p><p class="ql-block">本次预设行程如下:</p><p class="ql-block"> 银川→汉中→康定→理塘(格聂南线)→巴塘→然乌→左贡→波密→墨脱往返→鲁朗→拉萨→日喀则→阿里大环线→那曲→巴青→觉恩→江达→银川。</p><p class="ql-block"> 考虑到缺少一个司机,阿里大环线行程取消了。回来后仔细一想,既然已经来到的日喀则,在这雇租个车喝司机完成我们的阿里大环线也行啊,真是高原影响了我们的智商啊。在合适的机会再圆梦吧。</p> <h1><font color="#ed2308">8月28日闫玉琴为我们饯行</font></h1> 在此感谢闫玉琴同学 郭建斌献歌助兴 郭建斌发表饯行感言 张玉亮成了我们的批斗对象 <h1>  <font color="#ed2308">8月29日</font>午饭后我们5人驾车来到高靖国的工厂食堂开怀畅饮,虽然是在工厂内部餐厅就餐,菜肴加工却是非常精细可口,尤其是羊肉汤锅和梭边鱼做的超级好,排骨的家常味十足。</h1> 推杯换盏好不热闹 1982年高中毕业43年后高靖国与邓平才第一次见面。 <h1><b><font color="#ed2308">第一天:8月30日从银川出发向今天的目的地汉中进发。</font></b></h1> 向汉中行进的路上 路上景色还不错 进入四川界 <h1><font color="#ed2308">第二天:8月30日从8月31日从汉中出发向泸定县行进,</font>路过一个漂亮的桥</h1> 路过剑门关 中国大地上的桥梁纵横交错 快到泸定县了 向左去泸定,向右去康定 到泸定县了(金沙江) 泸定桥附近的雕塑 康熙题字:泸定桥 上了泸定桥 上了泸定桥 第二次踏上泸定桥 不远处又在建一座跨江大桥 泸定桥又称为铁索桥,是中国古代桥梁建筑的杰作。泸定桥位于中国四川省西部的大渡河上。相传康熙帝统一中国后,为了加强川藏地区的文化经济交流而御批修建此桥,并在桥头立御牌。泸定桥两岸的桥头古堡为汉族木结构古建筑,为中国独有。该桥始建于清康熙44年(1705年),建成于康熙45年(1706年)。康熙御笔题写"泸定桥",并立御碑于桥头,桥长103米,宽3米,13根铁链固定在两岸桥台落井里,9根作底链,4根分两侧作扶手,共有12164个铁环相扣,全桥铁件重40余吨。两岸桥头堡为木结构古建筑,风貌独特系国内独有。自清以来,此桥为四川入藏的重要通道和军事要津。1935年5月29日,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经这里,以22位勇士为先导的突击队,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铁索桥上匍匐前进,一举消灭桥头守卫。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在长征途中"飞夺泸定桥",使之成为中国共产党重要的历史纪念地。1961年,泸定桥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左右两边各2根,是桥栏,底下并排9根,铺上木板,就是桥面。每根铁链由862至997个熟铁手工打造的铁环相扣,总重量达21吨。底链上铺满木板,扶手与底链之间用小铁链相连接,这样就13根链为一个整体。属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扣环看上去并不是很粗大,但是其强度足够用,足以见证了中国古人的智慧 泸定桥桥身由13根碗口粗的铁链组成,其中底链9根,扶手4根,每根铁链由862至997个由熟铁手工打造的铁环相扣,总重量达21吨多。底链上满铺木板,扶手与底链之间用小铁链相连接,这样就13根链为一个整体。桥台为固定地龙桩和卧龙桩的基础;桥亭属清式古建筑。河对面,山坡上古建筑,那是历史悠久的观音阁,也就说是一座寺庙。但在红军飞夺泸定桥时,它却是红军的“飞夺泸定桥点指挥部”和炮台、机枪阵地,正是在它的掩护下,红军的22勇士从13根铁索上奋勇爬过,粉碎了蒋介石让朱毛“成为第二个石达开”的梦想。 泸定县广场(在河边能有这样一个广场实属不易啊) 建造了320年的泸定桥不知方便了多少人通行 从泸定想康定行进 到了康定 晚餐喝的高靖国带的酒 康定的夜生活很浓重 可惜没有亲口品尝一下 康定河流过市中心 夜色康定 情歌之城康定 一个有故事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