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在欧洲的晨曦中,追寻历史的余温,每一块砖石都镌刻着时光的笔触。卢浮宫的名画在光影间低语,诉说着岁月的优雅与沉静;古罗马斗兽场的断壁残垣间,脚步踏响千年的回音。伫立于罗马遗迹之前,古老的爱情传说如风轻拂,时间仿佛凝滞。这不仅是一场旅行,更是一次灵魂的邂逅——欧洲之行,是激情与浪漫的交织,每一步皆成奇遇,是你我共书的诗意篇章。</p> 维格兰雕塑公园 <p class="ql-block">维格兰雕塑公园(Vigelang Park),又称福洛格纳(Frognerpark),静卧于挪威奥斯陆西北一隅,宛如一座献给生命的艺术圣殿。近五十公顷的绿意之中,矗立着192组雕塑,共650尊人体雕像,皆以铜、铁与花岗岩雕琢而成。这些凝聚二十载心血的艺术杰作,出自挪威雕塑大师古斯塔夫·维格兰之手,无声诉说着他对生命轮回与人性本质的深刻哲思。</p> <p class="ql-block">园中最动人的作品,是维格兰耗时近二十年完成的“生命之柱”。塔顶之上,婴孩与骸骨并置,象征生命的起点与终点;自上而下,浮雕层层展开,演绎人生百态——从诞生、成长、爱恋到衰老与死亡,宛如一部凝固的史诗,将生命的流转娓娓道来。</p> <p class="ql-block">喷水池周围的步道,以黑白花岗岩拼成马赛克迷宫,蜿蜒三公里,仿佛命运的隐喻,象征人生路径的错综与抉择。池后小丘之上,耸立着一座高塔,维格兰称之为“幻影世界”,仿佛在提醒世人:在这纷繁尘世中,真实与虚幻往往仅一线之隔。</p> <p class="ql-block">阿美琳堡王宫位于哥本哈根市区东部欧尔松海峡之滨,是丹麦王室的主要宫殿。丹麦女王伉俪每年多半时光在这里度过。丹麦哥本哈根新港景点特色:</p><p class="ql-block">17世纪彩色运河:500米长人工水道两岸保留67栋17-18世纪彩色木屋,墙面采用高饱和度矿物质颜料,新港9号(1681年)为现存最古老建筑。</p> <p class="ql-block">哥本哈根用建筑书写历史,用活动承载文化,用开放包容的姿态迎接每一位来访者。在这里,人们可以触摸丹麦的过去,感受当下的脉搏,更能预见这座城市的未来 —— 正如市政厅钟楼上的丰收之神,永远以温暖的目光,注视着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p> <p class="ql-block">芬兰首都赫尔辛基的乌斯别斯基教堂设计精巧,洋溢着浓郁的莫斯科建筑风格。教堂内部简洁朴素,墙壁上的绘画皆出自俄国画家之手,完整保留了传统东正教教堂的艺术风貌。作为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上最大的希腊东正教教堂,其十三个金顶与红砖外墙在赫尔辛基的城市天际线中格外醒目,成为俄罗斯在芬兰宗教历史上留下的一道深刻印记。</p> <p class="ql-block">西贝柳斯公园(Sibelius Park)位于芬兰首都赫尔辛基市中心西北,坐落在登贝里奥基欧教堂西北约1.5公里处,始建于1922年,为纪念作曲家让·西贝柳斯而建。园内鲜花怒放碧草如茵,是市民休憩的好地方,全天免费开放。园内包含由600根钢管组成的抽象管风琴雕塑及西贝柳斯头像雕塑,均由雕塑家艾拉·希尔图宁设计。</p> <p class="ql-block">该纪念碑由政府公开征集方案,希尔图宁的钢管抽象雕塑因造型前卫引发争议,后于1967年补充建造传统头像雕塑。钢管雕塑的小型复制品被作为国礼陈列于联合国总部,其铁管组合的超现实造型展现出浓厚现代气息。</p> <p class="ql-block">赫尔辛基,这座毗邻波罗的海的都市,将古典之美与现代文明完美融合。它不仅是花园城市,更是建筑与自然巧妙结合的典范。城市建筑多采用浅色花岗岩建造,因此被誉为“北方洁白城市”。无论冬日浮冰点缀的海面,还是夏日碧蓝的晴空,赫尔辛基总以它洁净优雅的姿态,展现着“波罗的海的女儿”的迷人风姿。</p> <p class="ql-block">清晨七点,我们告别赫尔辛基,穿越雨雪,沿陆路进入俄罗斯境内,于下午两点半抵达圣彼得堡。这座被誉为“北方首都”的城市,不仅是俄罗斯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中心,更以其深厚的学术底蕴和科研实力闻名于世。</p> <p class="ql-block">伊萨基辅大教堂(金顶大教堂),又称圣伊撒基耶夫大教堂,位于圣彼得堡市中心,与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伦敦圣保罗大教堂及佛罗伦萨花之圣母大教堂并列为世界四大圆顶教堂。其恢弘的建筑气势与精美的装饰艺术,令人叹为观止。</p> <p class="ql-block">教堂于1858年落成,是俄罗斯北方规模最大的教堂。其深玫瑰色的外墙与环绕四周的斑驳花岗岩圆柱,特别是四面共48根高达17米、直径2米、重达114吨的廊柱,使其成为俄罗斯晚期古典主义建筑的杰出代表。</p> <p class="ql-block">冬宫广场中央耸立着亚历山大纪念柱,建于1830年至1839年间,高达47.5米,仅凭自身重量稳立于基石之上。其顶端是一尊手持十字架的天使雕像,象征着战胜敌人的荣耀。柱身由一整块红色花岗岩雕成,直径约四米,重达六百吨,底部未使用任何固定装置。广场南侧是建筑大师罗西于1829年设计的旧参谋总部大楼,横跨大马尔斯大街的总参谋部凯旋门将冬宫广场与涅瓦大街连为一体。拱门之上矗立着驱驾战马战车的胜利女神像,以纪念俄罗斯人民在反抗拿破仑战争中的辉煌胜利。</p> 冬宫博物馆 <p class="ql-block">冬宫,又称艾尔米塔什博物馆,是世界四大博物馆之一,与巴黎卢浮宫、伦敦大英博物馆、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齐名。最初为叶卡捷琳娜二世女皇的私人宫殿,自1764年起逐渐发展为世界艺术珍品的收藏重地。</p> <p class="ql-block">苏联卫国战争期间,为保护馆藏珍品,博物馆曾将111.8万件艺术品转移至后方,其余藏品则封存于馆内地下室,直至战争结束。</p> <p class="ql-block">冬宫曾是俄罗斯历代沙皇的宫殿,因叶卡捷琳娜二世酷爱艺术收藏,这里逐渐成为世界艺术的殿堂,汇聚了无数珍贵画作与文物。</p> <p class="ql-block">冬宫的绘画藏品举世闻名,从拜占庭时期的宗教画作到现代艺术大师马蒂斯、毕加索的作品,应有尽有,共计收藏15800余幅。其中达·芬奇的《圣母像》、拉斐尔的《圣母圣子图》、伦勃朗的《浪子回头》等,均为稀世之宝。</p> <p class="ql-block">冬宫四周环绕着两排雄伟柱廊,宫殿内部装饰华丽,许多大厅以俄罗斯珍贵宝石点缀,如孔雀大厅便使用了两吨孔雀石。作为圣彼得堡最大、最具代表性的巴洛克风格建筑,冬宫的完整性与华丽程度令人叹为观止。</p> <p class="ql-block">阿芙乐尔号巡洋舰是1917年十月革命的重要象征,至今仍静静地停泊在涅瓦河畔,成为俄罗斯历史的重要见证与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在圣彼得堡的两天里,我们多次漫步于涅瓦河两岸。河水浩荡,船只穿梭,两岸建筑典雅壮丽,桥梁各具特色,每一座都别具匠心,令人流连忘返。</p> <p class="ql-block">涅瓦河畔矗立着一对狮身人面雕像,为古埃及法老阿门霍特布三世的面像,雕刻于公元前1455年至公元前1419年间,1832年从尼罗河运至圣彼得堡,距今已有数千年历史,成为这座城市与古老文明的奇妙连接。</p> <p class="ql-block">圣三一桥横跨涅瓦河,连接卡缅内岛大街与苏沃洛夫广场,建于1897年至1903年间,全长582米,宽23.6米。桥名源自其北端的旧圣三一大教堂,是圣彼得堡最具代表性的开启桥之一。</p> <p class="ql-block">海神柱与彼得保罗要塞隔河相望,建于1805年,高达32米,柱身装饰有战船船头,底部环绕四尊高达五米的俄罗斯河神雕像,象征着俄罗斯民族征服海洋的雄心与实力。</p> <p class="ql-block">彼得保罗要塞坐落于涅瓦河右岸,是圣彼得堡最古老的建筑。始建于1703年,由彼得大帝亲自奠基,最初用于防御,后改为关押政治犯的监狱,曾囚禁过陀思妥耶夫斯基与高尔基等著名人物。</p> <p class="ql-block">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漫步在圣彼得堡冬夜的街头,两旁的建筑在暖黄色灯光的映衬下更显古雅壮丽,整座城市的历史厚重与艺术气息在夜色中愈发浓郁。</p> 梵蒂冈城 <p class="ql-block">踏入梵蒂冈城,如同步入天主教信仰的心脏。这座坐落于罗马西北高地的城邦国家,是全球天主教会的精神中枢,亦是罗马教廷的居所。三面高墙隔开尘世喧嚣,东面的圣彼得广场却如张开的双臂,以恢弘的弧线拥抱来自五湖四海的朝圣者与旅人,传递着神圣的包容与温暖。</p> <p class="ql-block">梵蒂冈城虽被意大利四面包围,却以“国中国”之姿承载着举世瞩目的宗教使命。这里是圣座的所在地,亿万信徒心中的信仰灯塔。在这片不足半平方公里的圣地上,信仰如光流淌,历史与虔诚交织,传统与艺术共舞,每一寸土地都回荡着人类精神追求的深沉回响。</p> <p class="ql-block">圣彼得大教堂巍然矗立于城心,庄严恢弘,直指苍穹。教堂正面两条对称柱廊环抱圆形广场,宛如母爱的怀抱,迎接每一位来访的灵魂。这座建于圣彼得墓址之上的长方形教堂,汇聚了布拉曼特、拉斐尔、米开朗基罗、贝尔尼尼与马德尔纳等巨匠的智慧,堪称宗教建筑的巅峰之作,亦是旅拍镜头下最动人的信仰图腾。</p> <p class="ql-block">梵蒂冈城虽小,却是天主教世界最神圣的所在。这里不仅延续着信仰的薪火,更镌刻着人类文明的辉煌篇章。漫步其间,仿佛穿越千年时光——每一座建筑、每一幅壁画、每一尊雕塑,都是艺术与信仰的交响,低语着美与虔诚的永恒对话,令人心驰神往。</p> <p class="ql-block">梵蒂冈城虽仅0.44平方公里,却蕴藏无与伦比的文化瑰宝。城市呈三角形布局,东西长1045米,南北宽805米,楼宇、花园、庭院与广场各占其一,规划精巧,秩序井然。圣彼得大教堂、圣彼得广场、梵蒂冈宫、博物馆、图书馆与教廷天文台等建筑星罗棋布,处处弥漫着宗教的庄严与艺术的华彩,是旅拍者心中不可错过的灵感圣地。</p> <p class="ql-block">罗马角斗场(Colosseum),位于意大利首都罗马市内台伯河东岸,为古罗马的象征。角斗场建于公元72-79年,8万名犹太人俘虏被强迫作劳役,用工8年完成。整个建筑占地2万平方米,周长527米,可容纳9万观众。它是罗马帝国征服耶路撒冷后,为纪念皇帝韦帕芗的丰功伟绩而建的,甚至一直影响着现代大型体育场的建筑。</p> <p class="ql-block">斗兽场(即弗拉维圆形剧场)是古罗马建筑的代表,见证了帝国的辉煌与血腥角斗历史,其影响力延续至今。斗兽场最经典的一句是基督教《颂书》中的名言:“大角斗场矗立,罗马便会存在。” 这句话深刻体现了古罗马斗兽场在帝国历史中的核心象征意义,被视为其文化标志。</p> 赫卢博卡城堡 <p class="ql-block">赫卢博卡(Hluboka)坐落于捷克西南部的伏尔塔瓦河畔,是一座承载着厚重历史的名城,也是捷克最具吸引力的旅游胜地之一。赫卢博卡城堡,又名琥珀堡、白堡,巍然矗立于83米高的小山之巅,尽览河谷美景。1950年,最后一位主人阿道夫博士在美国去世后,这座瑰丽建筑正式归国家所有,成为仅次于布拉格城堡的捷克第二大城堡。</p> <p class="ql-block">通往城堡的路径蜿蜒于山间,或步行拾级而上,或驱车缓缓登高,但无论何种方式,临近城堡前都需下车步行一段。穿过葱郁的林荫小道,眼前豁然浮现一座洁白如玉的城堡,宛如镶嵌在碧绿山巅的一颗明珠,静谧而耀眼。</p> <p class="ql-block">赫卢博卡城堡的历史可追溯至18世纪初,彼时它以巴洛克风格重建,尽显古典优雅。至19世纪,女主人艾莱奥诺雷从英国归来,激发了王子简·阿道夫二世的灵感。他特地从维也纳请来建筑师,依照英国温莎城堡的样式,将赫卢博卡改造成浪漫主义风格的新哥特式建筑,使其呈现出如今所见的都铎王朝风貌,仿佛穿越时空的童话城堡。</p> <p class="ql-block">城堡顶部设有炮门垛口,外观通体洁白如宝石,高塔挺拔、阳台精致、窗棂如覆蕾丝,圆柱洁白挺立,令人目不暇接。步入其内,奢靡气息扑面而来:富丽堂皇的会客厅、藏书浩瀚的书房、典雅庄重的音乐厅、私密雅致的公爵夫人套房,以及宽敞恢弘的厨房与以猎物装饰的餐厅,无不彰显昔日贵族生活的奢华。此外,城堡内还珍藏大量画作、瓷器、玻璃器皿、武器、家具、挂毯及珍贵日用品,其中不少源自鲁道夫二世时期,艺术价值极高。</p> <p class="ql-block">白色雄鹿,象征着欧洲贵族的荣耀与力量,其形象在赫卢博卡城堡的内外墙壁上随处可见,成为这座城堡独特的文化印记。自13世纪初建以来,赫卢博卡历经数代更迭,数位主人的精心打造,使其最终化身为一座如梦似幻的童话宫殿。如今,它不仅是波希米亚最雍容华贵的建筑瑰宝,更是伏尔塔瓦河畔一颗璀璨的明珠,被世人誉为世界十大童话城堡之一。</p> 红场冬景 <p class="ql-block">莫斯科的红场,作为俄罗斯最有名的地方,是国家的象征,首都的心脏,它的美,宏伟而低调,肃穆而别致。莫斯科作为我们邻国的首都,对于很多人来说,是非常向往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莫斯科的初冬》</p><p class="ql-block">怀念莫斯科的初冬</p><p class="ql-block">亲爱的请陪我做梦</p><p class="ql-block">雪花飘洒在窗外</p><p class="ql-block">华灯初上你的笑容</p><p class="ql-block">怀念莫斯科的初冬</p><p class="ql-block">你在红场上的舞动</p><p class="ql-block">滴答滴答的脚步声</p><p class="ql-block">像敲打着春天的钟</p> <p class="ql-block">红场位于莫斯科的中心,是莫斯科最古老的广场,总面积9万平方米。红场正中是克里姆林宫东墙,宫墙左右两边对称耸立着斯巴斯基塔楼和尼古拉塔楼。位于莫斯科市中心红场南端的瓦西里升天大教堂因其别致的造型,被人们亲切地比喻为“多彩洋葱头”。瓦西里升天教堂显示了16世纪俄罗斯民间建筑艺术风格,曾为俄罗斯东正教堂,现已改建成博物馆,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参观。</p> <p class="ql-block">在冬季的夜晚,莫斯科红场里会亮起灯光,更是非常的浪漫,红色的建筑、美丽的灯光,天上又飘着洁白的雪花,浪漫而又美丽,莫斯科红场也太棒了吧!若有机会一定要来莫斯科红场看看,去感受一下这个地方的美丽与浪漫,这是一个非常治愈人心的地方,莫斯科红场非常适合旅游,而旅游不就是让自己开心吗,去感受这世间的美好,看见不一样的美景,欣赏不一样的风光。</p> 漫游卢布尔雅那 <p class="ql-block">金秋时节,漫步于卢布尔雅那的街头巷尾,随手捕捉斯洛文尼亚首都的风貌与市井气息,仿佛走入一幅静谧而优雅的画卷。这里的每一处街角、每一道河岸,都藏着属于这座城市的独特韵味。</p> <p class="ql-block">这座城市不仅是一座政治中心,更是一座文化重镇。斯洛文尼亚艺术科学学院、国家博物馆、图书馆与画廊,皆在此熠熠生辉。1595年创办的卢布尔雅那大学,后以20世纪革命家爱德华·卡德尔命名,是全国最古老的高等学府。全市人口中,大学生占到十分之一,因此它也被称为“大学城”。此外,还有神学院、三所美术学院、斯洛文尼亚理科与美术学院以及冶金研究所,构成了这座城市深厚的人文底蕴。</p> <p class="ql-block">1955年,南斯拉夫总统约瑟普·布罗兹·铁托授予卢布尔雅那“英雄城市”的称号,以表彰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展现出的英勇精神。战后,卢布尔雅那成为南斯拉夫斯洛文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的首府。1991年十日战争后,南斯拉夫人民军撤离,斯洛文尼亚宣告独立,卢布尔雅那依旧作为新生国家的首都,继续书写新的历史篇章。</p> <p class="ql-block">斯洛文尼亚民族最伟大的诗人弗兰茨·普列舍伦,被誉为“国歌之父”。斯洛文尼亚独立后,他的诗句被谱成国歌。他曾在1844年写下这样的诗句:</p><p class="ql-block">当太阳升起的时候</p><p class="ql-block">所有的战争都消失</p><p class="ql-block">所有的人们成为自由的同胞</p> 布莱德湖风光 <p class="ql-block">阿尔卑斯山,这条蜿蜒曲折的山脉,宛如一条美丽的丝带,横跨欧洲六国——法国、瑞士、意大利、德国、奥地利和斯洛文尼亚。当积雪消融,它们汇入斯洛文尼亚的布莱德湖,被赋予了“阿尔卑斯山的眼泪”这一美丽的称号。</p> <p class="ql-block">站在湖边,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巍峨的古堡,绿植环绕,古朴而神秘。远处的阿尔卑斯山头白雪皑皑,与蓝天相映成趣。湖面上,蔚蓝色的水波轻轻荡漾,偶尔有一叶扁舟轻轻划过,留下一道道对称的涟漪。这一切,仿佛是一幅色彩淡雅的水粉画,美得让人心醉。</p> <p class="ql-block">布莱德湖(Bled Lake)坐落于斯洛文尼亚西北部阿尔卑斯山南麓,素有“冰湖”之美誉。因“三头山”顶部积雪融水不断注入湖中,使其四季清凉沁人。此湖由阿尔卑斯山脉冰川地质运动所造就,天然造化,鬼斧神工。</p> <p class="ql-block">作为斯洛文尼亚最负盛名的湖泊,布莱德湖以其狭长的身姿静静卧于群山之间,湖面宽处达500米,窄处仅180米,最深处可达30米,宛如镶嵌在绿意山峦间的一面明镜。</p> <p class="ql-block">湖心一座高出水面40米的小岛,岛上矗立着一座弥漫着古老神秘气息的巴罗克式教堂。昔日教徒虔诚祈祷之地,如今已辟为教堂艺术博物馆。传说教堂钟楼曾有三口大钟,每当月明星稀之夜,湖畔之人可隐约听见悠扬钟声,如梦如幻。新娘被新郎抱上99级台阶的传说,让圣玛利亚教堂的每一个台阶都镌刻着忠贞誓言。</p> <p class="ql-block">湖畔四周林木葱茏,湖面如镜般清澈,倒映着阿尔卑斯山皑皑雪影,构成一幅梦幻般的自然画卷。布莱德湖也因此被誉为“山上的眼睛”。相传16世纪时,一对富有的青年夫妇游览至此,被这湖光山色深深吸引,遂定居于此,开启了一段与自然共生的美丽传说。上帝分配自然之美时的偏心之作,将阿尔卑斯的眼泪凝成欧洲最动人的眼眸。</p> 美丽的叶卡捷琳娜宫 <p class="ql-block">在俄罗斯圣彼得堡,有一座宫殿建筑群,它不仅外观金碧辉煌,更蕴藏着厚重的历史与文化。这就是叶卡捷琳娜宫,又名皇村,坐落于圣彼得堡市区东南约30公里的普希金市。最初,彼得大帝为庆祝妻子叶卡捷琳娜一世登基而建造此宫,后经伊丽莎白女皇与叶卡捷琳娜二世的不断扩建,才成就了今日这座气势恢宏的皇家园林城堡。</p> <p class="ql-block">步入叶卡捷琳娜宫,仿佛踏入了一座艺术的殿堂,其精美绝伦的内饰令人流连忘返。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便是那闻名遐迩的琥珀厅,每一寸空间都闪耀着历史的光辉。除了琥珀厅,宫殿内还珍藏了无数珍贵的艺术品与文物。每年冬季,这里还会举办冰雪节,吸引大批游客前来观赏。漫步其中,仿佛穿越时空,回到那个辉煌灿烂的俄罗斯帝国时代。</p> <p class="ql-block">宫殿全长306米,远远超过俄罗斯巴洛克时期的其他建筑。天蓝色的外墙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洋溢着喜庆与优雅。丰富的雕塑与错落有致的结构,使这座数百米长的建筑毫无单调之感。皇宫教堂的五个圆葱头式尖顶在蓝天映衬下金光闪烁,几乎从园内任何角落都能远远望见。拉斯特雷利的天才不仅体现在外立面的设计,更体现在宫殿内部的每一处细节,他所创造的厅室至今仍是巴洛克风格的典范之作。</p> <p class="ql-block">参观叶卡捷琳娜宫需购买门票。花园门票成人120卢布,学生60卢布;宫殿门票成人1000卢布,学生500卢布。换票处营业时间为中午12点起,游客可先参观宫殿,再进入花园。中文讲解器费用为150卢布,可帮助游客更好地了解这座宫殿的历史与文化。</p> <p class="ql-block">透过宫殿的窗户,可以看到外面被白雪覆盖的世界。远处的树木与建筑在阳光下闪烁着晶莹的光芒,前景处有人缓缓行走,其中一位身穿红色衣物,格外醒目。站在这里,你会被这份宁静与美好所吸引,仿佛置身于一个梦幻般的世界,感受着冬日的静谧与宫殿的辉煌。</p> 格子军团的故乡 <p class="ql-block">萨格勒布,克罗地亚首都,是克罗地亚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全国最大城市、直辖市。萨格勒布位于亚得里亚海海岸和中欧的交通汇合处,属一座古老的中欧城市。</p> <p class="ql-block">格子军团在世界杯上创造奇迹时,让克罗地亚进入世人视野,恬静的克罗地亚首都“萨格勒布”市始建于11世纪,有教堂,市政厅等古建筑的老城称为上城,有商业街、歌剧院的新城称为下城,“萨格勒布”市充满了异国风情和人文历史。</p> <p class="ql-block">《圣马可教堂》是世上最美的“十字绣屋顶”教堂,最大的特色就是屋顶上由成千上万块彩瓦拼接而成的两枚具有象征意义的徽章。</p> <p class="ql-block">圣母升天大教堂俗称萨格勒布大教堂,是萨格勒布市标志性古建筑,二座尖塔高约105米,无论走到哪里都能望见教堂的尖塔,教堂内的文物也极其珍贵。</p> <p class="ql-block">“多拉茨市场”非常出名,曾作为成龙、嘾咏麟主演的电影“虎兄龙弟”的取景地。</p> <p class="ql-block">“萨格勒布”作为克罗地亚首都,虽然名气上远远落后于亚得里亚海附近的几个滨海城市,但也是《孤独星球》曾经推荐的欧洲最佳旅行目的地榜首城市。短暂驻足目的很明确,就是为了看一眼具有哥特式风格的《圣马可教堂》,它简洁而又不失艺术风范,教堂屋顶的彩瓦个性十足,让原本庄严肃穆的教堂活泼而可爱。教堂、老街巷,青石路和斑驳的墙面无不诉说着这座城市曾经所经历的岁月,街道上不时传来节奏欢快的音乐声,撩拨着每个过路人的心。匆匆的行程中,萨格勒布这座城市还是给我留下不同以往的记忆!</p> 维也纳街景 <p class="ql-block">维也纳(德语:Wien),坐落于多瑙河畔,是奥地利的首都与最大城市,亦是全国九个联邦州之一。作为欧洲重要的文化枢纽,这里被誉为“世界音乐之都”,每一寸空气都仿佛飘荡着音符,每一条街道都回响着历史的低语。雪绒花,雪绒花,清晨迎接我开放。小而白,洁而亮……</p> <p class="ql-block">维也纳的街道呈辐射环状,宽达50米的环形大道绿荫如盖,将城市分为内外两重天地。内城街道狭窄蜿蜒,铺满鹅卵石,鲜有高楼林立,巴洛克、哥特与罗马风格的建筑错落有致,仿佛时光在此停驻,诉说着过往的辉煌。</p> <p class="ql-block">金色大厅由T·冯·汉森始建于1867年,1869年落成,是意大利文艺复兴风格的杰作。其外墙以黄红两色相间,屋顶伫立着众多音乐女神雕像,古雅而别致。维也纳交响乐团每季至少在此举办12场音乐会,金色大厅也因此成为音乐之都的灵魂所在。金色大厅共设有1744个座位与300个站位,是维也纳爱乐乐团的常驻地,每年新年音乐会在此举行,悠扬的旋律传遍世界。</p> <p class="ql-block">坐落于维也纳老城环城大道上的国家歌剧院,素有“世界歌剧中心”之美誉。这里不仅是音乐与艺术的殿堂,更是奥地利音乐传统的象征。海顿、莫扎特、舒伯特、约翰·施特劳斯,乃至长期在此生活的贝多芬,皆为这座城市留下了不可磨灭的文化印记。</p> <p class="ql-block">建于1869年的皇家歌剧院(现名维也纳国家歌剧院)是全球最著名的歌剧院之一,而维也纳爱乐乐团更是享誉世界的顶级交响乐团。在这里,曾上演《费加罗的婚礼》《唐璜》《后宫诱逃》《魔笛》等经典歌剧,成为无数音乐爱好者心中的圣地。</p> <p class="ql-block">美泉宫(德语:Schloss Schönbrunn,又名申布伦宫),坐落于维也纳西南部,是巴洛克风格建筑的典范,曾是神圣罗马帝国、奥地利帝国、奥匈帝国及哈布斯堡王朝的皇家宫殿,承载着数百年帝国的荣耀与辉煌。</p> <p class="ql-block">随着城市的迅速发展,维也纳迎来了辉煌的建设时代,巴洛克艺术风格在重建中大放异彩。贵族们纷纷在城墙内建造花园与宫殿,其中最负盛名的,便是王子欧根的美泉宫,亦称贝尔佛第宫,如今已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吸引着无数游客驻足流连。</p> <p class="ql-block">维也纳的繁荣不仅体现在建筑之美,更在于其深厚的文化底蕴。海顿、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等音乐巨匠在此汇聚,将维也纳古典主义推向巅峰,使这座城市成为世界音乐的殿堂。</p> <p class="ql-block">克恩顿(格尔本)大街是维也纳最著名的步行区,位于第一行政区,市中心的核心地带。因其独特的U字形布局,亦被称为“金色的U字”,是维也纳繁华与历史交融的缩影。</p> <p class="ql-block">沿街林立着品牌店、服装店、餐厅与露天咖啡座,游客可在此选购纪念品、品尝地道美食,或驻足聆听街头音乐家的演奏,感受维也纳独有的浪漫氛围。Graben大街向西与Kohlmarkt交汇,是奢侈品爱好者的天堂,亦是维也纳购物文化的缩影。</p> <p class="ql-block">格拉本大街(Graben)是维也纳最著名的步行街之一,被誉为“世界十大著名步行街”。街道中央矗立着维也纳最大、最重要的主教教堂——斯蒂芬教堂,以及欧洲最大的巴洛克式“黑死病纪念柱”,历史与艺术在此交汇,令人流连忘返。</p> <p class="ql-block">霍夫堡皇宫(Hofburg)是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的宫苑,坐落于维也纳市中心,自1275年至1913年间历经多次修建与扩建,最终形成由18个翼楼、19个庭院和2500个房间组成的宏伟宫殿群,宛如一座建筑迷宫。</p> <p class="ql-block">皇宫依地势而建,分为上宅与下宅两部分,各拥花园。上宅为帝王办公、迎宾与举办庆典之地,下宅则用于起居与接待宾客,每一处细节皆彰显皇室的尊贵与典雅。</p> <p class="ql-block">斯蒂芬大教堂坐落于维也纳市中心,是这座城市的象征,被誉为“维也纳的心脏”。教堂塔高136.7米,位列世界第三,仅次于科隆教堂与乌尔姆教堂,其巍峨壮丽令人肃然起敬。</p> <p class="ql-block">仰望斯蒂芬大教堂内部的穹顶,哥特式建筑的精髓尽显眼前。若欲登高望远,可购票搭乘电梯直达教堂顶层,俯瞰整座维也纳。票价仅5欧元,电梯位于教堂一侧,由专人操作,空间狭小,三人即显拥挤。然而,一旦登顶,整座城市尽收眼底,蓝天白云下,红顶白墙错落有致,仿佛时间在此凝固,令人不愿离去。</p> <p class="ql-block">斯蒂芬大教堂,又称圣·斯蒂芬大教堂,是维也纳最受欢迎的城市地标之一,常被选作奥地利国家重大事件的举办地,见证了一个又一个历史瞬间。</p> <p class="ql-block">教堂的最大魅力在于其融合了欧洲多种古典建筑风格,是建筑艺术兼容并蓄的典范,展现出一种独特的和谐之美。在夕阳辉映下闪烁着金色的光芒。這次二進奧地利是這次東歐小巴爾幹金秋之旅最後一站。东欧古城的典雅,小鎮的夢幻,湖光山色之秀麗,宮殿古堡的歷史厚重感,讓人難以忘懷,再見了東歐!</p> <p class="ql-block">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