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自在真情贾平凹</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i>文/杨荔佳</i></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真后悔!三十二年前,我在西安市临潼县当兵。那年初夏,我在大街书摊上买了本贾平凹新出的长篇小说《废都》,心若惊魂地读完,很是震撼。没多久,我又买了本贾平凹的新作《白夜》,想在《白夜》中继续阅读体验《废都》的感受。说实在的,我刚上蒲白矿务局高中的时候,就读了贾平凹获得全国第三届中篇小说奖的《腊月.正月》。领略到他小说极致地叙述与语言风格,笔下陕南商洛的风土人情,甚是敬佩!随后我又读了他的长篇小说《商州》,从此对贾平凹有了一些认识,觉得他的样子就是陕南那种身材秀气、脸上白白净净、文质彬彬且很有才气的模样。</p> <p class="ql-block"> 我上高中就痴迷文学,如今入伍步入成人,又看了贾平凹两部长篇新作,又身在西安,那时候却没有想到去拜望贾平凹,真是叫人懊悔!我知道,贾平凹创作《废都》的时候,正是他婚姻家庭和身体倍受煎熬的日子。如果我那时候去拜望他,一个比他小18岁的文学青年,满怀对他的崇敬与钦佩向他请教文学,不知道那样他的心境会不会好一些?</p><p class="ql-block"> 当时阅读《废都》后记,我知道半年前的冬天,贾平凹“逃离西京城”辗转到户县计生委的一座楼上,独自在寒风破窗的房间里紧张修改小说《废都》。随后,他又应朋友马健涛邀请,到我的家乡大荔县城东北郊区邓庄村,一个农家小院二楼上的小房间继续修改《废都》。在《废都》后记中,他这样描述我的家乡:清晨,飘飘渺渺的灰雾在渭北平原的田野上萦绕。村巷里的叫卖声不断传入他二楼的房间。特别是卖豆腐的商贩,站在主人家大门口一声声叫卖——只因为朋友妻子为了给他增加营养,天天都会买豆腐。徬晚,田野上的雾霭渐渐升起,村巷子里的公鸡母鸡扑棱棱往树上飞……这一幕幕熟悉的情境像活了一样在我的脑海浮现,叫我好不感动。而我家祖屋,就在紧邻邓庄西面的邓营村。</p><p class="ql-block"> 在后记中,贾平凹写到他和爱人在大街上分别,他推着自行车穿过马路,回身远远地对着曾经的妻子喊:你回吧,回去给娃做饭……每每读到这里,我都觉得他们夫妻的感情还是深厚的。我深切感受到贾平凹在改革开放的形势下,我国传统观念在外来新思潮的冲击中,一名知识分子在苦闷中坚守自己的思想观念,坚守自己的人生追求,坚守自己的价值观所表现的无奈及痛苦抉择。</p><p class="ql-block"> 1993年12月,我退伍回家。我们家在蒲白矿务局生活十年后又回到家乡大荔县城。春节过后,父亲在老宅基地盖起了两层楼板房。盛夏的晚上,我睡在潮湿的还没有安装门窗的新房里,夜半时分,总被巷子里邻人家的狗叫声惊醒。每当这时,我心里竟很安逸。小时候在巷子里和玩伴玩耍的情境一遍遍在我的脑海回旋,幼时的记忆悄然复活,儿时的故事令我心潮翻涌,一只狗的故事《狂犬》在我大脑里形成。我在只支着一张简易床的潮湿的房间,趴在床沿,用一星期写完一万两千余字的短篇小说《狂犬》。这篇小说是我复员回到家写的第三篇小说。自认为这篇小说受贾平凹《废都》的影响很深。作家跳出自己的生活,站在透明的玻璃空间外面,透过玻璃,看生活在里面的人按自己的处境,过着玻璃外面的人干预不了的生活。小说写完,我修改了一遍,装进信封,写上《延河》杂志编辑部收。然而写好了这一切,我却迟迟没有把信封投递出去,心里总觉得不行:语言艰涩,故事不完整,主题表达也不明确,感觉什么都有问题。一个人,从高中到当兵复员,沉溺于文学足足八年,却一事无成。高中成立“掘光”文学社的时候,我还意气风发,周围有同学可以聊文学。如今复员了,再过一个月就要参加工作,可周围没有一个熟悉的人还像我一样写小说,还痴迷文学。我觉得自己和周围的人脱离了,成了一个孤独的“多余人”,孤苦蜷缩在文学的方舟上,无所依附漂泊在文学的海洋。</p><p class="ql-block"> 1994年10月,我参加工作。整日忙于生计,文学成为我心灵深处不轻易示人的栖息地。虽不再动笔,可关于文学的任何消息我都关注。哪位作家出新作、哪部小说获得“茅盾”文学奖、谁的小说获得什么文学奖,哪个国家谁又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我都关注。</p><p class="ql-block"> 2020年,我通过微信关注到《大荔文学》公众号,很快又加入大荔县作家协会微信群。原来在我周围,还有这么多喜爱文学的人。我重拾搁置多年的笔,修改过去的小说,动笔写这么多年来对生活的感触。</p><p class="ql-block"> 2024年10月,我的长篇小说处女作《洛水有乾坤——无法弥合的时空》终于历时四年成书。拿到书的那一刻,我心里即兴奋,又无比满足。我有了承载着自己对生活领悟所产生出来的文字——图书。三十年前高中时,我一门心思扎入文学的情怀没有白费。我不是把文学作为生命的业余消遣来投入的,文学可以是我生命的最终追求。我喜爱文学不是喜爱“作家”这个名头,我喜爱文学是因为文学使我对生活对生命有了自己的理解和认识。文学使我在现实面前不再感到无力,文学使我感觉到自己生命的强大。</p><p class="ql-block"> 2024年5月,大荔籍著名散文家、作家孙天才先生倡议设立大荔县“镰山”文学奖。首届“镰山”文学奖于2024年5月启动,征集大荔县本土文学爱好者及大荔县籍在外作家的作品。我作为大荔县作家协会主席团成员受大荔县文联安排收集参评作品。征集参评作品必须是2019年11月15日大荔县作家协会成立之日至2024年5月15日止,所有发表在纸质期刊上、文学公众号上面的小说、散文、诗歌、文学评论、报告文学、以及戏剧,电影剧本。文学奖设立图书奖、单篇奖、新人奖。我三十年前创作的短篇小说《狂犬》经过多次修改发表在2022年第三期《陕西文学》杂志,最终荣获“镰山”文学奖单篇小说奖。这个奖项给予我莫大鼓励,使我多年来在漫漫写作道路上终于看到了黎明天际的一缕绚丽曙光。2025年8月28日19时,历经一年又三个半月,大荔县首届“镰山”文学奖终于出了结果,举行颁奖盛典。市、县宣传部、文联领导莅临本次颁奖典礼。还邀请到第九届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陕西省作家协会主席贾平凹老师颁奖。首届“镰山”文学奖的评委会成员党永庵、张天德、韩鲁华、王新民、王全民等几位大荔籍老师也参加颁奖典礼。特别是贾平凹老师的到来,为大荔县首届“镰山”文学奖增添了炫目的光彩,提高升了大荔县“镰山”文学奖的规格、提高了大荔县“镰山”文学奖的关注度和知名度。贾平凹老师在颁奖典礼上的讲话,是给予大荔县这片沃土的厚爱!贾平凹老师在讲话中给予大荔县基层文学青年的鼓励,使我们每一位热爱文学的青年激情澎湃,心潮翻涌。谢谢贾平凹老师对我们家乡大荔的厚爱!谢谢贾平凹老师对我们家乡大荔文学事业给予支持!感谢贾平凹老师!</p> <p class="ql-block"> 颁奖典礼结束,贾平凹老师刚走下主席台,就被一众文友立刻围住。我也迫不及待地提起早已准备好满满两布包贾平凹老师的作品请签名。争抢中仅有两本书获得签名。韩鲁华教授看我挤在文友中争抢,“训斥”我“乱加热闹”,我笑着没有回话——“我要不加热闹,包里15部贾平凹老师的书怎能签上名。”</p><p class="ql-block"> 贾平凹老师进入大荔县剧院休息室,我又提着书包进去,一名小学女学生喊着:贾平凹爷爷,让贾平凹老师签名。我顺带又让贾平凹老师给我签了本书。贾平凹老师和韩鲁华教授上了接送他们去大荔宾馆的中巴车。吕游同学拿着他的博士研究生奖学金证书让贾平凹老师签名寄语。我拿出韩鲁华教授和贾平凹老师的对话录《穿过云层都是阳光》一书让韩教授签名。汽车启动,慢慢驶出剧院。观看大荔首届“镰山”文学奖颁奖典礼散场的人流也一队队散去。我提着满满两袋子十五书,仅仅只签名四本,心里不免有些失落。</p><p class="ql-block"> 夜半的时候,我突然从熟睡中醒来,我灵光一闪,决定明天早起,赶在上午八点前开车到大荔宾馆让贾平凹老师给我再签名几本书。</p><p class="ql-block"> 第二天上午八点钟,我准时开车到大荔宾馆。我乘电梯上到八楼,电梯门打开,正对面房间门开着,县宣传部副部长、文联主席赵雯琼在房间。我急忙走进房间。赵主席看我提着一袋子书,就知道我的来意。我问赵主席贾平凹老师走没走,赵主席让我赶快去贾平凹老师住的房间,说贾平凹老师一会就走。我提着书赶紧顺着一间间房间找,终于看到贾平凹老师坐在一间房间靠墙中央的沙发上,和韩鲁华、王新民我们大荔籍两位乡贤闲谈。王新民老师看到我走进房间,热情叫我。我说请贾平凹老师给我签名。贾老师看着我拿出一本本书,没有推辞,顺手接过我递上的笔,接住我递上的《极花》精装版小说,翻看着说:这是啥时候出的这个版本,我咋没有见过。我说这是我前几年买的。贾平凹老师说可能是哪个出版社私下出的。贾平凹老师签上自己的名字。我急忙说:贾老师,能不能把我的名子也写上。贾老师没有推辞,直接在后面几本书的扉页写上“杨荔佳先生正之”并签上自己的名字。后面三本书,贾平凹老师签名“荔佳先生正之”,后面再签上自己的名字。这让我倍受感动。</p><p class="ql-block"> 贾平凹老师在长篇小说《废都》扉页签名时,我说:周围文友每当非议《废都》时,我总认为他们只看到关注了小说中的“颜色”,却没有看到作家文字背后的深意。贾平凹老师连连称许。在贾平凹老师给我签名的时候,王新民老师让我坐在贾平凹老师左边,和贾平凹老师合影。贾平凹老师看到王新民老师坐在沙发上用手机拍照,叫王新民老师站在我和他正前方,说这样拍得效果好。贾平凹老师一边为我签名,我坐在贾平凹老师身边激动地说:贾老师在我们文友心里就是神一样存在。当贾平凹老师给我签完名的时候,我感激地说:贾老师,让我握握您的手。我觉得,贾平凹老师的手是写出无数优秀文学作品的手,我能握住贾平凹老师的手,让我沾沾文曲星的灵气,让自己也写出有文学价值的作品。贾平凹老师为我签完名。我离开时随口问:贾老师,您还去邓庄您修改《废都》的住处不?前几天,我和几位文友已经把房间打扫出来了。贾平凹老师说:还是不去了吧!房子的主人已经换了,再去恐怕打扰人家,给人家带来不便。我听到贾平凹老师这么说,心里虽然不舍,但想到贾平凹老师为别人着想,也很理解、不免感动。</p><p class="ql-block"> 我满心欢喜地离开贾平凹老师住的房间。我怎能不欢喜呢?三十多年前我就崇敬的著名作家贾平凹,今天终于见面,又给我签名、又合影、还握住了那写出千万美妙文字的手,我怎么能不欢喜呢?我的心愿满足了,我怎么能不高兴?和贾平凹老师短短十几分钟数语交流,我感觉他的内心是淡泊的。贾平凹老师平易近人、是一位充满真情的人。他给我的印象,和我三十二前读过他的长篇小说巨著《废都》后记后,留给我的印象一模一样。他是一位真情满满的人,更是一位真情满满的伟大作家!</p> <p class="ql-block"> 杨荔佳,大荔县作家协会副主席,渭南市作家协会会员,《鲁茅文学》编委。高中期间,组织成立“掘光”文学社。高中毕业参军。短篇小说《狂犬》获得大荔县首届镰山文学奖“单篇小说奖”。著有长篇小说《洛水有乾坤——无法弥合的时空》,有小说、散文、诗歌、文学评论在文学刊物发表。</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大荔小民文化工作室”出品</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