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大帅府:穿越时光的民国记忆

红枫

<p class="ql-block"><b>昵 称: 红 枫</b></p><p class="ql-block"><b>美篇号 : 28571519</b></p> <p class="ql-block"><b>  大帅府(张氏帅府、张学良旧居)这座承载着厚重历史的府邸,不仅是建筑艺术的瑰宝,更是一部生动的民国史书。它不仅仅是一座建筑,更是历史的见证者,是民族精神的象征。</b></p> <p class="ql-block"><b>  2025年9月13日来到位于沈阳市沈河区朝阳街少帅府巷46号的大帅府,它是张作霖及其长子张学良将军的官邸和私宅。</b></p> <p class="ql-block"><b>  大帅府的建筑风格独特,融合了中式的古朴典雅与西式的精致浪漫,既有中式的飞檐斗拱、雕梁画栋,又有西式的立柱穹顶、彩色玻璃,中西合璧,相得益彰。</b></p> <p class="ql-block"><b>  这座府邸始建于1914年,占地3.6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76万平方米。这里的建筑风格多样,有中国传统式、中西合璧式、罗马式、北欧式等等,是建筑艺术的宝库!</b></p> <p class="ql-block"><b>  一进入大帅府,最先吸引我的是中院的三进四合院。这里是典型的中式建筑,朱红的大门,高大的影壁,彰显着威严与庄重。四合院的布局规整对称,正房、厢房错落有致,每一处建筑都蕴含着传统的建筑美学。缓缓走在青石铺就的地面上,触摸着斑驳的墙壁,仿佛能感受到当年这里的热闹与繁华。正房内的布置依旧保留着当年的模样,桌椅、床铺、摆件,无一不在诉说着那段历史。</b></p> <p class="ql-block"><b>  大帅府是由东院、中院、西院和院外建筑四个部分组成的庞大建筑群,其中既有中国传统风格的三进四合院落、水榭亭台的帅府花园,又有欧式风情的大青楼、边业银行、帅府办事处、西院红楼群,以及中西合璧式的小青楼和赵一荻故居。</b></p> <p class="ql-block"><b>  大帅府不仅建筑精美,而且历史意义也非常重大。这里曾经是东北军的重要指挥中心,许多历史事件都在这里发生。期间历经两次直奉大战,武装调停中原大战,东北易帜,杨常事件,“九一八”事变以及新旧中国的巨大变迁,大帅府已成为东北近现代历史的见证和缩影。现在的大帅府保存着完好的四合院、大青楼、小青楼、关帝庙、赵四小姐楼等。</b></p> <p class="ql-block"><b>  东院的大青楼则是大帅府的标志性建筑,这座仿罗马式建筑,高大雄伟,外墙由青砖砌筑,庄重而典雅。围绕着大青楼,从不同角度观赏,记录下它的每一处细节。楼内的老虎厅更是闻名遐迩,张学良将军曾在此处决杨宇霆、常荫槐,这一事件对东北局势产生了深远影响。走进老虎厅,看着屋内的陈设,脑海中不禁浮现出当年那场惊心动魄的场景。</b></p> <p class="ql-block"><b>  小青楼是一座中西合璧的二层小楼,精致而温馨。这里是张作霖为五夫人寿氏所建,处处透露着柔情与浪漫。楼内的木雕、砖雕精美绝伦,每一幅图案都有着独特的寓意。欣赏这些精美的装饰,能感受到那个时代的细腻与温情。</b></p> <p class="ql-block"><b>  张氏帅府内的大量石雕、木雕、砖雕和壁画作品,包含浓郁的东北民俗风情,他们取材广泛、寓意深远、制作精美,是研究中国建筑艺术与民间习俗的珍贵艺术资料。</b></p> <p class="ql-block"><b>  在大帅府的室内,陈列着许多珍贵的文物和历史资料。从张作霖、张学良的照片到他们的生活用品,从东北易帜的文件到各种书画作品,每一件展品都承载着一段历史,都有着自己的故事。认真地欣赏着这些展品,了解着张氏父子的生平事迹,以及他们在那个动荡年代所做出的贡献。</b></p> <p class="ql-block"><b>  大帅府被国家列为全国优秀近代建筑群,沈阳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辽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是东北地区保存最为完好的名人故居,是国家AAAA级景区,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b></p> <p class="ql-block"><b>  参观完大帅府,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这座府邸不仅让我领略到了民国时期的建筑之美,更让我深入了解了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张作霖从一介草莽崛起为东北王,他的传奇人生令人感叹;张学良将军在民族危亡之际,发动西安事变,促成国共合作,共同抗日,他的爱国情怀和民族大义更是让人敬佩。</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