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太平观国学大讲堂——《中医生命急救三分钟技术》,为普及家庭急救知识,提升应急救援能力,让每个家庭都有一名急救员。讲师简介:戴飞雁,已故针灸大师张缙教授亲传弟子忻自良医生第一代传承弟子,中华志愿者协会应急救援委员会 应急救助员,上海市 AED 急救员课程导师,上海市 AED 急救员,中医高级营养师。</p><p class="ql-block">时间:2025年9月20日(周六)</p><p class="ql-block">下午:13:30</p><p class="ql-block">人数:16人 </p><p class="ql-block">诚邀共赴太平观,共筑生命安全防线。报名以接龙方式。</p> <p class="ql-block"> 讲座的核心目标是:“让每个家庭都有一名急救员”,旨在普及在专业医疗救援(如120)到达之前,利用中医方法进行现场急救的知识和技能,以抓住宝贵的“黄金救援时间”,最大限度地挽救生命、降低后遗症。</p> <p class="ql-block">核心内容摘要:</p><p class="ql-block">1. 急救的紧迫性(为什么需要学?)</p><p class="ql-block">· 生命无常,风险无处不在:强调突发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很高。</p><p class="ql-block">· 死亡场所分布:数据显示,约70%的心脑血管死亡发生在家中,而非医院。这凸显了家庭急救的极端重要性。</p><p class="ql-block">· 黄金救援时间:急救成功率随时间急剧下降。 - 1分钟内抢救:成功率 >90% - 每延误1分钟,成功率下降10% - 10分钟后,希望渺茫</p><p class="ql-block">· 解决方案:中医生命急救解决的就是“在120来之前”的关键几分钟的问题。</p><p class="ql-block">2. 中医生命急救标准化技术(怎么做?)</p><p class="ql-block">讲座提出了五大急救技术,可根据现场情况灵活运用: 1. “扎”:在病人不省人事时中医醒神开窍术(用23G针刺人中、十宣等穴位)直到苏醒。 2. “含”:活血化瘀术。立即舌下含服急救药物,如: - 速效救心丸 - 硝酸甘油 3. “泵”:忻氏心包经泵压术(一种针对心包经的按压手法)。 4. “捂”:忻氏五心运气回阳术(一种通过捂热身体特定部位(如五心:手心、脚心、头顶心)来回阳救逆的方法)。 5. “放”:心梗&脑卒中等急救放血术(如耳尖、十指尖脚趾尖放血)。</p><p class="ql-block">3. 行动流程</p><p class="ql-block">遇到紧急情况时的标准化流程:</p><p class="ql-block">1. 先拨打120救援电话。</p><p class="ql-block">2. 在等待的同时,立即开始运用上述中医急救方法对患者进行施救。</p><p class="ql-block">3.推广与认证</p><p class="ql-block">· 主办或支持单位:中华志愿者协会应急救援志愿者委员会。</p><p class="ql-block">· 目标:让每个家庭、每个社区都有一名掌握这些技能的“生命急救员”。</p> <p class="ql-block">演示</p> <p class="ql-block">有幸聆听戴老师传授的“中医生命急救三分钟”课程,我深受震撼与感动。这不仅是一堂技能传授课,更是一次对生命至上理念的深刻洗礼,其必要性与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层面:</p><p class="ql-block">一、 必要性:填补“生死时速”中的关键空白 戴老师用触目惊心的数据告诉我们,高达70%的心脑血管意外发生在家中,而专业救援力量(120)到达现场需要时间。这期间,每延迟一分钟,患者的生存率就下降10%。这短短的几分钟,恰恰是决定生死的“黄金窗口期”。我们传统的做法往往是惊慌失措、被动等待,而这门课程教授的技术——“扎、含、泵、捂、放”——正是一套系统、有效的现场主动干预方案。它精准地填补了从意外发生到专业医疗介入前的这段“救命空窗期”,让“第一目击者”不再是无奈的旁观者,而是有能力施救的“第一响应人”。</p><p class="ql-block">二、 重要性:赋予普通人“化险为夷”的能力与勇气 这门课程的重要性在于它的 “赋权” 与 “赋能”。</p><p class="ql-block">· 赋的是“救人之权”:它打破了急救高深莫测、只能依赖医生的传统观念,将中医千年智慧凝练成普通人可学、可用的标准化技术。无论是“含服”速效救心丸的果断,还是特定穴位的精准按压,都是在遵循古法的基础上,化繁为简,让我们敢于出手。</p><p class="ql-block">· 赋的是“回春之能”:课程内容直击心梗、脑卒中等突发疾病的要害,旨在“醒神开窍、活血化瘀、回阳救逆”。这些技术的目的非常明确:在最短时间内为患者的大脑和心脏争取生机,最大程度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这不仅是救命,更是守护一个家庭的完整与幸福。</p><p class="ql-block">三、 深远意义:构建以家庭为单元的社会急救网络 戴老师及其背后中华志愿者协会的理念——“让每个家庭都有一名急救员”——具有极其深远的社会意义。当千千万万个家庭中都有一位成员掌握这项技能时,我们就等于在社会最基层、最广泛的单元中,编织了一张无比强大的生命应急安全网。这将从根本上改变我国心脑血管疾病死亡大多发生在家中的现状,将无数悲剧扼杀在萌芽状态。这是一种从“被动医疗”到“主动健康”的范式转变,是中医药学“治未病”思想在急救领域的伟大实践。</p><p class="ql-block">戴老师所传授的,不仅仅是一套技术,更是一份“生命的底气”。它让我们在面对无常风险时,从手足无措变得有章可循,从心存恐惧变得心怀信念。学习并传播这项技能,是我们对家人、对朋友、对同胞生命福祉的一份沉甸甸的责任。致敬戴老师的大爱与奉献,愿我们都能成为生命的守护者,让平安与希望常驻每一个家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