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tyle="text-align:justify;">2025年9月5日上午,兴宁支行大厅迎来一位近七旬的老年客户。她神情焦急,要求立即将5万美元汇往某境外账户,声称是参与“国际投资项目”。</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柜员在办理过程中,敏锐捕捉到多处异常:</p><ol class="ql-block"><li>收款账户为陌生海外个人,与客户提供的投资合同中公司名称不符。</li><li>客户对投资细节含糊其辞,却反复强调“对方催促今天必须到账”。</li><li style="text-align: justify;">出示的“投资合同”和“外交部批文”存在明显伪造痕迹。</li></ol>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凭借丰富的业务经验和高度的责任心,柜员立即向运营主管报告,启动防诈骗应急预案,暂停汇款操作,并耐心安抚客户情绪。随后,工作人员主动联系客户子女,共同核实情况。</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经了解,客户一周前被所谓“海外投资顾问”拉入微信群,对方以“高回报、低风险”诱导其尽快汇款。工作人员当场列举多起类似诈骗案例,帮助客户认清骗局。最终,客户及时终止汇款,避免了数万美元的经济损失。</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tyle="text-align: justify;">此次事件不仅彰显了兴宁支行员工在反诈工作中的敏锐洞察力与快速反应能力,也体现了工商银行在客户资金保护方面的完善机制。该行表示,将继续强化风险防控,坚定守护客户的金融安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