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50827—20250921</p> <p class="ql-block"><b>廉价人生</b></p><p class="ql-block">一段通透的话:“人若过度的节省,舍不得吃,舍不得穿,那你省下来的,其实不是钱,而是一个廉价的人生。钱就像水,它是流动的。若只进不出的话,憋在那里很容易因某种变故,把你之前口攒肚挪的钱都吐出来。”这世上最讽刺和可悲的事儿,莫过于一个人省吃俭用了一辈子。最后发现,自己省下的不是财富,而是深深的遗憾。钱这东西,攥得太紧,反而会从指缝儿里溜走。就像古人说的:“流水不腐,户枢不蠹。”金钱也一样,只有流动起来,才能创造价值。有些人一辈子精打细算,衣服穿到褪色,饭菜冷了又热,连杯咖啡都舍不得买。可到头来,攒下的钱未必能抵御一场意外,反而错过了无数本该享受的美好时光。这不是节俭,这是对生活的亏欠,是对生命的克扣。真正聪明的人,懂得让钱为自己服务,而不是被钱奴役。真正会生活的人知道,该花的钱一分也不能省,不该花的钱一分也不多花。就像《增广贤文》里说的:“省吃俭用,不如开源节流。”与其紧巴巴地过日子,不如想办法去多挣些钱,让生活更有底气。金钱,作为物质交换的媒介,其本质在于流通与交换,而非囤积。你省下的每一分钱,其实都是在用损害当下的生活质量为代价。待到那一日,你终于愿意慷慨解囊了,却惊觉自己已步履蹒跚、味蕾迟钝、年华老去,美景既便在前而无法亲至,佳肴满桌而无福消受,一切欢愉皆打了折扣。人生最可悲的不是没钱,而是有钱的时候,已经不会和无需花了。所以,别让省钱成为习惯,而要让花钱成为智慧。该投资自己的时候别吝啬,该享受生活的时候别犹豫。毕竟,金钱可失而复得,而消逝的时光与体验,却如流水东逝,一去不返。记住:真正的富有,不是银行卡上的那些数字,而是你人生那些美好的体验。还有每当花钱买乐时,都能理直气壮地说:“这钱,花得值!”待自己真的老了,回首一生,能心满意足地跟自己说:“这辈子没白活,值得!”足矣!</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和光同尘</b></p><p class="ql-block">真正有本事、有底蕴的人,无需靠标签、头衔或高谈阔论来证明自己。其光芒内敛于心,像温润的玉,不刺眼,却自有力量。深水静流,智者寡言。不标新立异,不格格不入。他们能够自如地融入各种环境,无论是与普通人品茶闲聊,还是与大咖研讨学术,都能表现得从容不迫。不慕清高之境,不弃凡俗之尘。深知人间烟火中,柴米油盐,皆修行之所在。看透世事沧桑,他们依然热爱生活。深知人性复杂多变,世事难料,规则亦非黑即白,但他们从不愤世嫉俗,也不冷眼旁观。选择以平和之心参与其中,带着理解与慈悲,而非批判与疏离。内心澄明,外显平常,智慧藏于胸,见解融于行。不轻易评判,不急于指点。该明白时心如明镜,该糊涂时自得无视。相处起来,如沐春风,毫无压迫感。与光同在,与尘同存。“和光同尘”,是灵魂的返乡,是智慧的沉淀,是见天地、见众生,最终见自己后的豁达与安然。当一个人能褪去所有浮华与造作,以最本真、最平常的姿态融入这万丈红尘,在平凡处闪耀内在的光华,在喧嚣中保持内心的澄澈,便活出了见世面的最高境界:与万物同频,与众生共舞,自在欢喜,如如不动。此乃大智若愚,返璞归真矣。注:编辑自网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和光同尘”是见世面的最高境界</b></p><p class="ql-block">它超越了“看”的层面,抵达“融”的境界。见过世面,不仅在于眼眸所及之处的风景广袤、人脉繁多,更在于内心能拥抱多少差异、领悟多少不同。能“同尘”,是真正理解了世界的多元与复杂。消解了“我执”与“分别心”,不再执着于显示自己的“与众不同”或“高人一等”。放下了“我见”“我慢”,才能真正平等地看待一切人、一切境。无分别,才得大从容、大自在。拥有了真正的自信与底气,内在的丰盈与稳定,无需靠外在的彰显来获取和认同。这份从容不迫的底气,根植于对自我价值的深切认同与对世界本质的深刻洞察。体现了最深的智慧与包容。“和光”乃守护内心之光与信念,“同尘”则为尊重外界之运行、规则与世俗。在两者间找到完美的平衡与融合,是洞察和理解世事后的圆融智慧。活出了松弛感与生命力,不紧绷、不造作、不拘泥。犹如一棵根深叶茂的大树,枝叶在风中轻轻摇曳,而根基深扎进泥土,稳如磐石。这份松弛,是内在力量的外显,是生命本然的舒展。注:节自网络</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人生,最可怕的事是什么</b></p><p class="ql-block">最可怕的不是死亡,因没人能活着回去,而是你从没真正地活过。世间的芸芸众生,犹如自然界的生灵,仅仅作为物种延续的一环,虽有生命的盛衰更替、繁衍不息,却未能真正领略到人世间的绚烂多彩与快乐真谛。一生劳碌奔波、苦不堪言。最终,只能怀揣着满腔的怨恨与绝望,黯然地告别这个纷扰的世界。这样的人生,仿佛从未启程,便已抵达了终点。许多人活在既定的轨道上,被外界的标准牵引着,步履匆匆,却茫然无方向。他们追逐名利,却未找到内心真正的归宿;他们看似忙碌充实,却始终空虚寂寞。最可怕的是,他们在麻木中失去了感知幸福的能力,在惯性中遗忘了追寻自我的勇气。这样的人生,不是活着,而仅是存在。存在的尽头,便是无尽的遗憾与惋惜。所以,真正可怕的是:明明还在这世上,却早已与生活脱节,与自己失联,不知为何而,怎么活?生命的意义不在于外在的成就,而在于内心的觉醒与充盈。一个人若能看清自己、理解本心,便能打破麻木的枷锁,走出惯性的泥沼,真正触摸到生活的温度。在点滴中感知欢愉与幸福,在平凡中活出丰盈与精彩。这样,你才能拍着胸脯说:“这一生没有白来。”</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本次欧洲行的感受</b></p><p class="ql-block">人文荟萃,历史厚重,但社会的发展进步已明显停滞了,较少看到现代文明的身影。欧洲人享受大航海时代、工业革命和现代技术进步的红利,已近尾声。这里物质虽丰富,但通讯、交通、支付方式等相对落后,特别是电讯太差了,不仅信号弱,还经常无信号,满楼顶到处是中国至少20年前的天线,家庭车辆受限于狭窄的道路,难以进行改造,只能妥协于现状,车身因此显得格外紧凑小巧,且多停在露天、路边。随处可见的是年久失修、改造困难的基础设施,而当地居民似乎更倾向于维持现状,生活节奏虽显得悠然自得,却少了些锐意进取的精神。这不禁让人感叹,欧洲的时代是否已经悄然翻篇?他们已难有大的突破与改变。相反,随着中国在科技领域的突破,包括新能源、AI科技、空间技术、量子通信等,标志着亚洲,特别是中国时代的开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绝妙的讽刺</b></p><p class="ql-block">庞贝古城建造于公元前六世纪,距今已有2600多年,在此可看到早期人类生活与繁荣的完整痕迹。这座古城的墙体和各种设施几乎都是用火山岩砌成的。然而,戏剧性或悲催的是,最终整个城市也是被火山灰掩埋的。</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善良</b></p><p class="ql-block">宗萨仁波切说:“真正的善良,不是放生、不是捐款,也不是做公益,而是在任何时候,都能做到尊重他人,不伤人也不自伤,不制造麻烦也不麻烦别人;情绪稳定、和颜悦色,在某种程度来说,是一种持戒,更是顶级的善良。”善良不仅是外在行为,更是内在修养与稳定心性的体现,其表现是对他人始终如一的尊重。既便你是对的,也不用非得证明别人是错的。所以,对他人的尊重是一切善良的外化,也是人性清明的本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得意时淡然,失意时豁达</b></p><p class="ql-block">人生就如同潮水般,常起起落落、沉沉浮浮,这是很自然的事。没有谁的人生会一帆风顺、毫无波折,有上坡路自然会有下坡路;没有谁的一生一直顺遂如意,有得意也必然有失意之时。得意时谦逊低头,彰显的是一种冷静与自知;失意时勇敢抬头,流露的则是坚韧与不屈。得意之时,不要狂妄自大、趾高气扬;失意之时,不要垂头丧气、萎靡不振。做到仰头无愧于天,低头无愧于人。保持一颗平和的心,淡然面对得失荣辱。脚踏实地做事,以谦逊之姿待人接物。这样,人才能走得稳健、走得更加长远。注:编辑自网络</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看破不说破,知人不评人</b></p><p class="ql-block">世事如棋局,能够看透是智慧,而能保持沉默则是修养。人人皆有因果轮回,各自面对的难题与挑战。不要轻易以师长自居,去指点别人。要尊重他人的选择,尊重彼此的边界。看破了某些事情,但不说破;看透了某些人,却不加以评判;知晓某些道理,但不与人争辩。不去干扰他人的命运与因果关系,有时候沉默才是大智慧与慈悲。做不到这些,不仅会伤到对方,也会影响到自己的心境。注:编辑自网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随心、随意、随缘</b></p><p class="ql-block">宗萨仁波切说:“路走得太急,疼的是脚;人想得太多,累的是心。折磨你的多不是别人的绝情,而是你一直心存幻想的期待。看开则随意,看淡即无忧。学会放手,万般皆自在。任一切随心流转,随意起伏,随缘聚散。”心之所向,素履以往,理解人性,不为所扰。不迎合世俗,不勉强逐流,随性自在。顺应内心的节奏,不被外界的标准绑架。缘来则聚,缘去则散。以平和的心境,接纳生命中每一次的相遇与离别。如此,方能在纷繁复杂的尘世中,寻得一方属于自己的宁静。让心灵在豁达与通透中,绽放最本真的光彩。注:编辑自网络</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水清方映月,人善见本心</b></p><p class="ql-block">宗萨仁波切说:“无论空中的月亮如何皎洁,倘若池塘是混浊的,月亮就无法在水中映现出来。”当池塘被淤泥、杂草与污垢充斥,水面动荡不安时,即使月亮再明亮,也无法完整映照出月亮的轮廓。这恰是现实中,人们内心充满烦恼、嗔痴等负面因素时,就会被执念、欲望迷失了本心的原因。以善行之甘霖滋润心田,使内心由喧嚣混沌归于明澈宁静,让慈悲如清泉般流淌于每个思绪之中。这样,便会内心清明,自会映出那些自然美好的东西来。注:编辑自网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财富、健康、快乐</b></p><p class="ql-block">一段非常有力量的话:“如果你现在拥有健康,就是强者;拥有快乐,就是赢家;拥有平安,就是福气;拥有幸福,就是完美。时光因懂得而美好,岁月因感恩而厚重,生活因知足而温暖。所以,在人生的旅途中,让我们昂首挺胸,满怀信心地向健康、平安、幸福和快乐的彼岸进发。”人这辈子,无论风光还是平凡,无论精彩还是平淡,健康、平安、快乐就好。在晨光初照的清晨,踏着希望的节拍,让心灵在清新的空气中自在翱翔。健康是人生中最为宝贵的财富。纵使我们坐拥金山银山,一旦失去了健康,一切繁华皆成虚妄。英国学者研究发现,拥有充足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人,方能享受到营养饮食、良好的医疗及丰富的业余生活。而这类人身上会分泌一种激素,有助于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延年益寿。快乐的人具有更积极的生活态度和更高的创造力。他们的心中充满着希望与激情,这种状态赋予了他们对生活的充实感与满足。注:编辑自网络</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偷懒与长寿</b></p><p class="ql-block">李银河说:“真正长寿的人往往是那些平静和无所事事的人。而那些疲于奔命和精进自己的人却会短命。”其实,人生如同蜡烛,火苗越旺,燃烧得越快,熄灭也就越早。天天琢磨着名利,盯着票子、房子、车子,总是算计得失,这种活法最耗心神。人活到最后比的不是谁更拼命,而是谁更会偷懒。懂得偷懒的人,才会更容易让身体恢复平静,而不会过度透支自己。你看那些熬夜加班、应酬不断的中年人,哪个不是早早地或秃或白了头发?那些争强好胜、事事要占上风的人,往往五十多岁就查出一身病。人生就是要学会内心清静,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遇到烦心事,就当看别人演戏,反正到最后都是黄土一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顶级的善良</b></p><p class="ql-block">弘一法师说:“情绪稳定,和颜悦色,在某种程度来说是一种持戒,更是顶级的善良。能让别人快乐一定很善良,能让自己快乐一定很智慧。”情绪稳定绝不是压抑自我,而是历经风雨后对内心的驯服。当我们以平和的目光看待世事纷扰,用温言软语化解他人不安,实则是在尘世烟火中践行一场静默的修行。克制自己的戾气,守护他人的体面,这恰是对“与人为善”最完美的践行。让他人快乐,是把善意化作照亮他人的光。注:编辑自网络</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成功的交易员</b></p><p class="ql-block">许多成功的交易员,他们在实现财富自由的同时都遵守着交易的三大铁律:第一掌握交易的底层逻辑。交易的核心是什么?就是在关键点位上带着止损搏一把。往往只有那些历经各种交易模型磨砺的人,才能深刻领悟关键点位的重要性。交易不是随意在某个点位上冒险,而是基于逻辑和策略的精准行动。悟道,即于纷繁复杂中洞悉本质,如弱水三千,唯取一瓢饮。交易的精髓在于预判在前,跟随在后。只有这样,你的交易能力才会突飞猛进。第二守住人性,做好止损。止损的意义,不仅在于应对突发情况,更在于对人性的掌控。无论采用何种交易技术,盈利之门或许稍纵即逝,而最终胜负,关键在于能否驾驭自我。达到交易高手层次的人,都是情绪上的佼佼者,这样的人万里挑一。交易之巅,较量非技术之深浅,乃是盈亏之智慧与防守之坚韧。听懂这句话的人已然是高手。第三学会控制随心与冲动。交易如猎豹,不会一直追逐猎物。它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等待最佳时机。同样优秀的交易者,也懂得等待。他们靠耐心解决问题,而不是随意出手。冲动交易,貌似英勇无畏,实则往往是通往失败的歧路。唯有克制随性,耐心等待,你才能如猎豹般在关键时刻精准出击。交易的成功从非偶然,它深植于逻辑的缜密、人性的洞见及纪律的严守之中。牢记这三大铁律,你的交易之路将会走得更远。注:节自网络</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乌云遮日时,愚者以为太阳消失了,智者知道光明从未离开</b></p><p class="ql-block">宗萨仁波切说:“真正的邪见,是你不相信你的心本自具足圆满的,你会自我贬低,这才是真正的邪见。”每个人生来都是圆满具足的,只是不知不觉,我们逐步会通过自己的外在表现去贬低自己。考砸了试卷就自认蠢笨,搞砸了项目就断言自己无能,说错句话便羞耻难当。这种自我矮化的习性,比任何外界的批判都更能伤害到自己。每个人犹如璀璨钻石的原矿,一旦自我矮化,便会渐失光芒。所以说,自我贬低是对自己最隐蔽的暴力。它让一个人在阳光里蜷缩成影子,在掌声中听见的是倒彩,在爱意涌来时筑起高墙。学会赞美和肯定自己,才是善待自己最好的方式。觉醒始于发现,我们不是需要修补的残次品,而是擦亮被灰尘遮蔽的明镜。那些“我不配”“我不行”的魔咒,不过是我们在生活中后天习得的错误程序。就像乌云遮日时,愚者以为太阳消失了,智者知道光明从未离开。不要用外在的评价,去衡量圆满具足的自己。高级的圆满不是完美无缺,而是接纳生命原本的一切。接纳自己的不完美,因为正是这些裂缝,让光芒得以穿透;拥抱自己的跌倒,因为大地总会以宽广的胸怀,承载着重生的希望。当我们不再执着于“修正”自己,才能真正触碰到内在的神性。培养觉知,如同擦拭心镜。每当自我否定的念头升起,就轻轻说:“我看见你了,但这不是真相。”就像母亲拥抱哭泣的孩子,用慈爱融化内心对自己的否定。你不需要向任何人证明圆满,你只需坦然做自己,活出自己的光。注:编辑自网络</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注:某些图片来自网络</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