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之旅-山西游记(4)

侯斌

<p class="ql-block">大同这座小城,曾经是北魏,辽,金三代都城的古城,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丰富的人文景观,漫步于其街道,随处可见的古迹,仿佛在低声诉说着过往的硝烟和辉煌。</p><p class="ql-block">公元938年,太原节度使石敬瑭急于称帝,为了抗衡唐朝的压力,竟然将燕云十六州拱手送于辽国,开启了一段长达430年的漫长等待,直到朱元璋出现,才将这片土地重新收回,其中的燕是指北京,而云州就是大同了。</p><p class="ql-block">大同曾是北魏的帝都,盛极一时,风光无二,到了辽金二代,他又作为军事中心的西京,当之无愧的成了陪都。</p> 一、华严寺 <p class="ql-block">华严寺有全国保存最大的单体辽金建筑,有“东方维纳斯之称菩萨塑像”,有全国最大的鸱(chi)吻,(鸱吻是中国古代建筑屋脊正脊两端的一种饰物)。</p><p class="ql-block">寺庙整体分上下两寺,上寺以大雄宝殿为中心,下寺以薄伽教藏殿为中心。</p><p class="ql-block">华严寺内的建筑、塑像、壁画、平綦、藻井等,以历史之悠久,规模之浩大,技艺之高超,堪称辽金艺术博物馆。</p><p class="ql-block">【注:(1)平綦(qi)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的一种天花板形式,由大方格子组成,格子内常绘制彩绘,用于装饰室内空间,具有重要艺术和文化价值。</p><p class="ql-block">(2)藻井(zǎo jǐng)传统建筑中宫殿、亭阁、厅堂等顶部的一种装饰,因向上凹进呈井状,有各种雕刻或彩画图案】</p><p class="ql-block">主殿大雄宝殿始建于辽清宁八年(公元1062年),是我国现存辽金时期最大的佛殿;薄伽教藏殿建于辽重熙七年(公元1038年),面阔五间,殿内依墙排列重楼式小木作藏经阁38间及“天宫楼阁”五间,玲珑之致,被梁思成先生誉为“海内孤品”。</p><p class="ql-block">这样一座寺庙,因何而生?又因何而衰?又因何而火爆?</p> <p class="ql-block">华严寺始建于辽重熙七年(公元1038年),辽国皇帝从大漠草原来,信奉萨满,又为何对佛教如此热衷呢?</p><p class="ql-block">契丹这个民族最开始信奉的是自然崇拜,形成了祭山,拜日等祭祀活动的萨满文化。迟子建在《额尔古纳河右岸》对鄂温克族的萨满信仰(自然崇拜,图腾崇拜和灵魂崇拜)进行过详细的描写。</p><p class="ql-block">由于契丹民族的太阳崇拜,契丹在大同修建的寺庙是坐西朝东,迎接晨起第一缕阳光,因此不同于惯常的坐北朝南,这也是为什么华严寺没有采用坐北朝南的布局。</p> <p class="ql-block">华严寺在历史上大概经历了这么几个阶段:辽代初建,辽金战火,寺庙被毁的七七八八,后金代又复建,元朝盛极一时,明代重修补塑,清顺治六年,大同遭多尔衮屠城,全城十多万军民无一活口,华严寺随之没落,直到2008年,时任大同市长的耿彦波启动大同古城复兴工程,华严寺作为大工程的一部分,斥资4亿多元,历时2年多,这才有了今天我们看到的华严寺。</p> 二、为什么在北魏辽金时期如此推崇佛教? <p class="ql-block">在<span style="font-size:18px;">北魏、辽金时期,统治者为什么如此推崇佛教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大同地区地处晋、冀、蒙交界,历史上是鲜卑、契丹、匈奴、女真等多民族活动的交汇地,北魏(鲜卑)、辽(契丹)等少数民族政权在统治过程中,通过吸收汉地文化巩固统治,佛教作为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被纳入其文化体系,其作为少数民族统治者巩固政权的政治需求,通过佛教的宗教功能实现社会的稳定,加速了佛教在大同的传播与融合,华严寺、善化寺、净土寺等规模宏大的寺庙成为大同佛教文化的重要的载体。</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辽立国开始,贵族阶层就受唐朝的影响,开始接触佛教,燕云十六州纳入辽国的版图后,辽国开创性设立了一国二制的政治制度,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燕云十六州的汉族生活习俗和信仰,并没有受到辽国统治而受到影响,反而使得佛教大面积传播到契丹民族内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大同同时也成了辽国的宗教中心,辽兴宗耶律宗真对佛教崇拜达到了顶峰,本人曾出家为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佛教为帝王所喜,能帮助统治阶级消灭阶级矛盾,民族矛盾,这就是帝王家对佛教尤其偏爱的原因吧。</span></p> 三、悬空寺及恒山的自然风光 <p class="ql-block">悬空寺是中国古代建筑奇迹之一,也是世界文化遗产。它位于恒山脚下悬崖峭壁上。它始建于北魏时期,经过辽、金、元、明、清等朝代的修缮和扩建,形成了现在规模。悬空寺由40多间殿堂、阁楼、廊道组成,共分为三层。它们依附于峭壁上凿出的凹槽或洞穴中,并用木柱或铁链支撑在半空中。</p><p class="ql-block">悬空寺是中国唯一一座集佛、道、儒三教合一的寺院,内有佛教的释迦牟尼、道教的老子、儒教的孔子等神像,体现了中国古代宗教的融合与包容。</p> <p class="ql-block">“五岳寻仙不辞远,登高壮观天地间”。</p><p class="ql-block">登北岳恒山,圆五岳梦想。</p><p class="ql-block">2025年8月12日中午,到达恒山脚下,天气下起小雨,心中充满了期待,今天,我们将登上北岳恒山,完成登遍三山五岳的梦想。</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我们搭乘景区观光车,到达半山的登山步道处,然后乘索道到上口再徒步登山。</p> <p class="ql-block">恒山,横跨晋,冀两省,莽莽苍苍,横亘塞上。</p><p class="ql-block">沿途风景也不错,站在顶峰,环顾四周,只见大地苍茫,远山如黛,道路如带。我们终于登上北岳恒山了,也算是实现了心中的一个愿望。</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人生有许多愿望,有了愿望,就有了目标,然后就要去不懈地追求,总有一天会实现的。</p> 四、大同的饮食 <p class="ql-block">一千多年来,中原王朝与游牧民族围绕阴山反复拉扯不仅塑造了其文化的多元性,也丰富了大同的人间烟火——可耕可牧的大同盆地上,既有黄土地上绽放千年的碳水记忆,又有属于草原的豪迈肉食。</p><p class="ql-block">碳水+肉食的组合,是大同饮食的特色,还好吃不贵,您来大同可不要错过了!</p> <p class="ql-block">行于天下,止于大同。大同这座古老而又崭新的城市令我印象深刻,晋北这片神奇的土地也让我心生敬意,三天来,我们游古城,探古迹,访石窟,登恒山,看古寺,处处都给我们留下美好印象,也深入地体验古代优秀文化的底蕴,意犹未尽。下一站,我们将奔赴佛教圣地五台山,敬请关注和期待。</p><p class="ql-block">侯斌与2025年9月21日</p><p class="ql-block">谢谢你的关注和浏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