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第四天:7月29日 星期二</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天气:晴</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路线:伊宁市 → 霍尔果斯口岸 → 伊宁六星街 → 喀赞其民俗村</b></p> <p class="ql-block">早晨九点,自伊宁出发,驶向霍尔果斯口岸。百公里的高速路穿行在绿意盎然的伊犁河谷与农田之间,车窗两侧林木葱郁,蓝天白云,令人心旷神怡。途中经过检查站,我们依照指示降下车窗,面向摄像头完成人脸识别。在新疆,这类安检颇为常见,甚至进入加油站也需刷身份证,严谨之余,也让人倍感安心。</p> <p class="ql-block">霍尔果斯地处中国西部边陲,与哈萨克斯坦接壤。霍尔果斯蒙古语意为“驼队经过的地方”,哈萨克语意为“积累财富的地方”,自古以来就是古丝路北道上的一个重要驿站。现今的霍尔果斯口岸,作为中哈两国陆路贸易、物流、人员往来的核心通道,不仅是中亚天然气管道起点,更是“一带一路”倡议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欲进入口岸自贸区,须持护照或办理通行证。我们当中的小哒哒未带护照,于是在办证大厅排队近一小时,才拿到口岸通行证。随后通过安检与海关查验,终于踏入自贸区。</p> <p class="ql-block">区内免税商店林立,陈列着服装、烟酒、香水、化妆品、箱包、手表等商品,国内外品牌应有尽有,价格实惠,但购买数量有所限制。我们首先奔赴“中哈合作中心连接通道”的标志塔,体验“一步跨两国”的奇妙时刻--红色一侧属中国,蓝色则为哈萨克斯坦。众多游客在此拍照,感受“一秒出国”的趣味。</p><p class="ql-block">乘观光车沿边境线缓行,中哈两侧风貌迥异:我方高楼耸立、现代感十足,哈方则多为低矮建筑,仿佛时光放缓。司机兼导游介绍,对岸经济发展近似我国二十年前水平。有意思的是,哈方免税店里的售货员多是中国人,而中方店里也有能说流利普通话的哈方员工。</p> <p class="ql-block">离开展区,我们驱车前往几公里外的新国门。老国门已成历史景点,第六代国门则气势恢宏,每日承载大量人员、货物及中欧班列的出入境业务。2024年,经此口岸出入境的旅客达137万人次,其中外籍人员60万,“祖国西大门”的称号实至名归。</p> <p class="ql-block">下午四点返回伊宁,直奔因《苹果香》一曲闻名的六星街。这座始建于上世纪30年代的街区,以六角形街巷闻名,民族多元,文化深厚。一踏入这里,便被浓浓的“疆式烟火气”包围--音乐随处可闻,游人与本地居民翩翩起舞,连小贩都随节拍摇摆。水果摊上蜜果飘香,大列巴琳琅满目,风味美食更令人目不暇接。如今,六星街已发展为融合旅游、文化与手工艺的热门景点,吸引无数遊人前来感受这座老城的活力。</p> <p class="ql-block">随后,我们走进有“民居博物馆”之称的喀赞其,恍若步入一座蓝色童话世界。“喀赞其”在维吾尔语中意为“铸锅匠人”,源于早年居民多以铸锅为业。这里保留三百余幢自乾隆年间的传统民居,建筑以蓝为主调,配以白窗木雕,清新别致。细腻的木雕、砖饰与石膏花纹,处处流露维吾尔民族的审美智慧。岁月流转,风韵犹存,每座建筑都犹如精致的艺术品。</p> <p class="ql-block">最令我难忘的,是喀赞其的“马的”--马车穿行于蓝色巷弄,仿佛时光倒退了百年。街头歌舞不绝,美食摊前馕坑肉、手抓饭、烤包子香气四溢,让人驻足不愿离去。我们回到住处快凌晨12点钟。</p> <p class="ql-block">若你来到北疆,请一定不要错过伊宁老城的六星街与喀赞其。它们不只是一处风景,更是一段流动的历史,一种温热的生活,它一定会给你带来难忘的旅行体验。</p> <p class="ql-block">明日,我们将驶向被誉为“一日四季、云端天路”的伊昭公路,探访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八卦城——特克斯。远方的故事,仍在继续。敬请期待《新疆旅行日记⑸》。</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