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管教学夯基 认同法治铸魂 晚上场 <p class="ql-block"> 遵照县教育局临时紧急通知,原定于2025年9月21日下午的培训调整至9月20日晚上开展。面对时间临时变动,地理组、音乐组共151名教师以高度职业自觉积极响应、全力配合,在沿河县第四中学培训期间全程专注投入,认真听课、细致记录,充分彰显了过硬的职业素养与强烈的学习热忱。</p> <p class="ql-block"> 2025年9月20日晚上的第一场培训是由沿河县第五中学的冉艳艳老师带来的《做“快乐掌门人”——有温度的班主任管理实践》。</p><p class="ql-block"> 培训围绕班主任核心工作痛点展开,聚焦三大核心模块:一是心理健康管理,强调“先照顾自己,再照亮别人”,结合费斯汀格法则解析情绪处理,建议教师通过同事交流缓解压力,同时关注学生“突然沉默/暴躁”等心理信号,必要时转介心理老师;二是“差生”转化,指出行为问题背后是“痛苦”的求救信号,需以共情为先,挖掘学生优势、构建同伴支持网络,并联动家长“慢下来”陪伴;三是安全管理,明确班主任为安全第一责任人,需落实隐患排查、日常行为监管,通过主题班会、安全标语强化学生安全意识。最后给出“设置教室安静角”等即时可用的行动清单,助力教师高效带班。</p> <p class="ql-block"> 第二场培训是由沿河县思源实验中学王朝君老师带来的《教学常规管理》。</p><p class="ql-block"> 培训以“规范教学行为,筑牢质量基石”为核心,覆盖教学全流程。首先明确常规管理意义:赋能教师成长(提升教学能力、增强职业认同)、促进学生发展(提效、培养自主管理、落地教育公平);其次细化备课规范,要求初级教师写详案、骨干教师体现教学特色,覆盖新授课、复习课等6类课型必备要素;再者明确课堂要求,教师讲授不超25分钟、学生独立学习≥15分钟,严禁迟到、带手机等行为;同时警示失范后果,累计3次违规将全县通报并扣分。此外还提及毕业班“三会制度”与教研研讨活动,为教学质量提供保障,助力教师落实“双减”与素质教育要求。</p> 上午场 <p class="ql-block"> 2025年9月21日上午的第一场是由夹石镇初级中学的朱江艳老师,带来的《十年讲台路 一寸初心长》。</p><p class="ql-block"> 本次培训以“十年讲台路 一寸初心长——在细碎光芒里扎根的职业认同感”为主题,为教师们带来一场深刻的职业成长洗礼。</p><p class="ql-block"> 培训开始的破冰游戏,让教师们在互动中快速熟悉彼此。随后,从“我的十年”职业成长历程切入,通过“职业情绪曲线图”直观呈现市县级名师的认同发展轨迹。培训深入剖析教师职业认同感,强调其与政治认同的深层联结,从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五个认同维度,阐述教师如何将个人职业价值与国家教育使命相融。</p><p class="ql-block"> 同时,从课堂价值、学生成长、专业发展、微小联结四个方面,展现教师扎根日常的奉献与坚守。最后,全体教师庄严宣誓,以“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潜心培养时代新人”的誓言,彰显深耕教育、践行初心的坚定信念。</p> 全体教师庄严宣誓 <p class="ql-block"> 第二场培训是由甘溪镇初级中学的田宇老师带来的《师德师风之法律法规》。</p><p class="ql-block"> 为强化教师法治素养,推动师德师风建设与未成年人保护深度融合,本次培训聚焦教育法律法规与《未成年人保护法》,为教师筑牢育人法治防线。</p><p class="ql-block"> 培训系统解读《教师法(修订草案)》《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重点阐释《未成年人保护法》中教师的法定职责,明确在教育教学中需保障未成年人受教育权、身心健康权,严守隐私保护、校园欺凌防治等法律红线,将关爱学生的师德要求转化为依法执教的行为准则。</p><p class="ql-block"> 通过“以案释法”,剖析涉及未成年人权益侵害的师德失范案例,强调教师需以《未成年人保护法》为标尺,在教育惩戒、心理疏导、家校沟通等环节践行法治精神,平衡教育管理与权益保护的关系。</p><p class="ql-block"> 此次培训让教师深刻认识到,依法保护未成年人是师德的底线要求,为护航青少年健康成长提供了坚实法治保障。</p> <p class="ql-block"> 全体教师深感培训紧贴教学实际,将把班级管理策略、教学规范要求转化为日常教学行动,以职业热忱坚守育人初心,以法治思维筑牢师德底线,全力回应县教育局提升教师素养的部署,为沿河教育提质增效践行使命。</p> 部分教师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