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学山 <div><br></div>窗棂外的云总在走,像被风牵着的絮,前一刻还堆在檐角,转眼就漫过了远山。<br><br>我常对着这样的云发怔,忽然明白人们总是把往事比作烟云,原是因为二者最像 —— 都抓不住,也留不得。 <div><br></div>小时候的一年深秋,我不小心打碎过一只青瓷碗,是几辈人传下来的旧物。那天我蹲在地上捡碎瓷片,指尖被划出道细痕,血珠渗出来时,心里的懊恼比伤口更疼。我怨自己毛手毛脚,怨地板太滑,甚至怨前一晚没把碗放进消毒柜。直到母亲过来,轻轻扫开碎片:“碎瓷片垫在花盆底,倒比瓦片透气。” 后来我真把那些碎片垫进了月季花盆,再看花开时,竟忘了当初有多心疼那只碗。<br><br>原来过去的遗憾,就像天上的乌云,你盯着它看,只会觉得天阴沉沉的,可等风一吹,云散了,阳光依旧会照下来。<br><br>小时候总爱为没得到的玩具哭,为写错的作业闹,为朋友一句无意的话耿耿于怀。那时觉得天大的事,如今回头看,不过是童年记忆里的一粒尘埃。<br> <div><br></div>就像去年夏天,我因为错过了一班公交,迟到了重要的面试,回家后躲在房间里哭了一下午,觉得人生都要因此黯淡了。可后来再想起,却发现那场面试的岗位,其实并不符合我的职业规划;而错过公交的那天,我在站台旁的梧桐树下,恰好看到了一场绝美的晚霞 —— 橙红的光染透云层,连风里都带着草木的清香。若不是错过了那班车,我或许永远不会留意到那样的风景。<br><br>人总是这样,容易被困在过去的褶皱里。做错的事、错过的人、没实现的愿望,像一团团凝固的云,堆在心头,挡住了眼前的光。可我们忘了,云从来不会停留在同一个地方。就像山间的雾,清晨弥漫山谷,正午便散成了山间的风;就像雨后的积云,傍晚还沉甸甸的,夜里就被月光揉成了轻烟。过去的事,无论好坏,无论对错,都早已成了过眼云烟。你埋怨它,它不会回来;你纠结它,它只会让你错过当下的风、眼前的花、身边的人。 <div><br></div>前几日去山里写生,遇到一位守林的老人。他说自己年轻时曾因为一场大火,弄丢了辛苦种了十年的杉树林,当时差点跳了山涧。可后来他看着烧焦的树桩旁,慢慢冒出了新的嫩芽,才忽然想通:“树烧了能再种,日子过差了,总能再好起来。” 如今老人守着新种的林子,每天清晨煮一壶茶,看云从山头飘过来,再飘走,脸上总带着淡淡的笑。他说:“你看这云,今天过了就不会再是今天的样子,人也一样,昨天的事,何必揪着不放?”<br><br>是啊,过去的就让它成为一片云吧。不必追,不必留,不必怨。那些遗憾的、懊悔的、痛苦的,就让风把它们吹向远方,散在天际。我们的心房,该像辽阔的天空,容得下云来,也放得下云去。毕竟,今天的风正推着新的云絮,而我们的眼前,还有未开的花、未走的路、未遇见的美好。与其对着过去的云叹气,不如抬头看看此刻的天 —— 说不定,正有一缕阳光,穿过云层,落在你的肩头。 <h5><font color="#9b9b9b">说明:插图为AI生成,仅服务于阅读。</font></h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