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5年9月14日,我们太钢老年大学摄影中级班在边总的带领下,一行25人从太原出发,行驶246公里,来到了吕梁市,开启了期待已久的旅行。清晨的阳光洒在车窗上,大家一路谈笑,有人翻着相机里的旧照,有人低声讨论着构图技巧,车厢里弥漫着一种久违的轻快。此行目的地是碛口——那个藏在黄土高原褶皱里、被黄河水与岁月共同雕琢的古镇。而第一站,正是传说中的李家山。</p> <p class="ql-block">走进李家山,仿佛一脚踏进了时光的缝隙。入口处的指示牌静静立在绿荫下,写着“宝善处”“桂兰轩”“西财主院”……名字古雅,像从老账本里走出来的。沿着石阶往上,阳光穿过树叶,在地上洒下斑驳光影,脚下的路蜿蜒而上,通向层层叠叠的窑洞人家。这里不像景区,倒像是谁不小心遗落的一幅水墨画,静得能听见风穿过屋檐的声音。</p> <p class="ql-block">转过一道弯,两位老哥在一处老院前站定,笑着摆好姿势。一个戴着红帽子,一个穿着条纹衫,快门一按,笑声就定格在了斑驳的墙前。他们身后,窑洞依山而建,一叠高过一叠,像从山体里自然生长出来的。砖雕门楼、石阶木窗,每一处细节都透着旧日的讲究。我站在几步之外,没上前打扰,只用镜头轻轻记录——这不只是合影,是人与历史的一次温柔相逢。</p> <p class="ql-block">再往里走,人群渐渐多了起来。石板路上,三三两两的游客缓步前行,有人举着相机对焦屋檐下的雕花,有人驻足在小摊前买一碗酸枣茶。路边的老树投下浓荫,远处山峦起伏,层层叠叠的土黄色屋舍在绿树间若隐若现。那一刻,我忽然明白,为什么吴冠中会说这里是“平生三大发现之一”——不是因为惊艳,而是因为真实。这里没有被过度修饰的痕迹,只有生活本身静静流淌。</p> <p class="ql-block">一位穿白衬衫的学员站在高处,双手叉腰,望着眼前的村落,脸上是藏不住的满足。他身后,石砌的房屋错落有致,像被谁精心堆叠过。我快步上前,与他并肩而立。他说:“这地方,光是站在这儿,就觉得值了。”我点头。的确,有些风景不需要言语,只需一眼,就能让人心静下来。</p> <p class="ql-block">阳光正好,一对学员在一处向阳的墙角停下。男的举起手机,女的笑着摆了个俏皮的姿势,粉色外套在阳光下格外亮眼。他们身后,老屋层层叠叠,绿树环抱,仿佛整个村庄都在为这一刻微笑。我悄悄按下快门——不是拍风景,是拍那份属于我们的、热气腾腾的快乐。</p> <p class="ql-block">一位学员站在高处,白衬衫被风吹得微微鼓起,右手抬起来挡着阳光,眼神明亮。他望着远处的山峦,像是在寻找最佳取景角度,又像是在发呆。我顺着他的目光望去,土黄色的建筑群依山而建,屋顶的瓦片在阳光下泛着微光,远处的山脉沉默而辽阔。那一刻,我忽然觉得,我们这些学摄影的人,拍的从来都不是风景,而是自己心里的那份向往。</p> <p class="ql-block">在一处开阔的平台,四位学员站成一排,对着镜头笑得灿烂。他们身后,是李家山最典型的层层窑洞,绿树掩映,山势起伏。有人比着“V”字,有人挥手,快门声一响,笑声便在山谷里轻轻回荡。这画面,比任何明信片都动人——因为我们不是过客,是带着热情与期待,真正走进了这片土地的人。</p> <p class="ql-block">石墙粗粝,由一块块黄土石垒成,岁月在上面刻下了深浅不一的痕迹。几位学员沿着墙边慢慢走,有人伸手轻抚墙面,像是在读一本无字的书。阳光洒在肩头,远处山色如黛,我忽然想起那句“建筑是凝固的音乐”——而这里,是黄土高原上最安静的乐章。</p> <p class="ql-block">一座老屋前,两个拱形门洞静静立着,窗格雕花依旧清晰。一群人站在这里合影,帽子、墨镜、相机,五颜六色的衣裳给古朴的背景添了几分生气。我站在一旁,看着他们笑,听着他们喊“茄子”,忽然觉得,这趟旅行的意义,或许就藏在这些看似平凡的瞬间里。</p> <p class="ql-block">三位学员坐在一段老石墙上,轻松地聊着天。一人举起手臂,像是在自拍,又像是在向远处的朋友打招呼。背景是传统的中式屋檐和绿树,阳光透过树叶洒在他们身上,温暖而宁静。我走过去坐下,没说话,只是静静感受这一刻的悠闲——原来,旅行最美的部分,常常是停下来的时候。</p> <p class="ql-block">在一处高台,大家又一次聚拢,面对镜头齐声喊“茄子”。身后是古城墙般的石砌建筑,绿树成荫,山势绵延。快门按下,笑容定格。那一刻,我忽然觉得,我们这群人,不只是来拍照的,更像是来赴一场与时光的约会。</p> <p class="ql-block">整个村落依山而建,土黄色的房屋层层叠叠,像从山体里长出来的一样。绿树环绕,蓝天白云倒映在瓦片上,宁静得让人舍不得大声说话。我站在高处,看着这一切,心里涌起一种难以言说的感动——这不仅是风景,更是一种生活方式的延续。</p> <p class="ql-block">我们走过的石板路蜿蜒曲折,连接着每一户人家。一群人站在这条路上合影,背景是老屋与树木,阳光洒在脸上,笑容自然绽放。这条路,曾走过多少挑夫、商旅、归乡的游子?而今天,它也记住了我们的脚步。</p> <p class="ql-block">村落安静地卧在山坡上,灰色瓦顶,土黄墙壁,小路如丝线般缠绕其间。远处山峦起伏,白云悠悠。这里没有喧嚣,只有风吹过屋檐的轻响,和偶尔传来的鸟鸣。我站在一处观景台,久久不愿离开——有些地方,看一眼,就会住进心里。</p> <p class="ql-block">建筑错落有致,砖石结构的房屋带着拱门与窗棂,绿树掩映下,显得格外古朴。我蹲下身,拍了一张墙角的细节,斑驳的砖缝里,竟长出了一小丛野花。那一刻我笑了——生命,总能在最坚硬的地方,开出柔软的花。</p> <p class="ql-block">两位学员在一处老院前合影,笑容灿烂。他们身后,石砌的房屋层层叠叠,绿树成荫,阳光洒在墙头,像镀了一层金。这画面,简单却动人——因为我们都在,因为我们都笑着。</p> <p class="ql-block">一位学员站在街角,手遮阳光,脸上带着笑意。他身后,老屋的瓦片清晰可见,一扇木门挂着红饰,透着浓浓的年味与人情。我拍下这一幕,心里想:所谓乡愁,大概就是这些细节堆叠起来的温暖。</p> <p class="ql-block">一位穿红衣的老哥站在石板路上,背景是层层叠叠的平顶屋舍。他望着远处,神情安详。几位游客在身后缓缓走过,绿树在风中轻摇,天空湛蓝。这一幕,像一幅老照片,安静,却有力量。</p> <p class="ql-block">一位女学员站在村口,笑着竖起大拇指,肩上挂着相机。她穿着粉外套,黑白条纹内搭,整个人神采奕奕。她身后,老屋布满岁月痕迹,绿树环绕,阳光正好。她不是在打卡,是在用镜头,记录属于自己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在一段老石墙前,大家又一次合影。石块斑驳,岁月留痕,而我们的笑容新鲜而热烈。背景里甚至能看到一盏现代路灯,新与旧在此刻奇妙共存——历史没有被遗忘,反而在我们的笑声中,重新活了过来。</p> <p class="ql-block">整个建筑群依山而建,土黄色的砖石屋舍层层叠叠,拱门、平顶、绿树、远山,一切安静而有序。我站在高处,看着这一切,忽然觉得,这不只是一个村落,更像是一首写在山间的诗。</p> <p class="ql-block">又一次合影,背景是层层石屋与蓝天。大家手持相机,戴着帽子,笑容洋溢。我们不是专业摄影师,但我们用镜头,认真地爱着这个世界。</p> <p class="ql-block">两位学员在老屋前拍照,一个专注拍摄,一个撑着伞记录。他们身后,砖瓦房屋与绿树相映</p> <p class="ql-block">2025年9月14日,我站在吕梁李家山碛口古镇的黄河岸边,望着滔滔河水,心中满是对这片古老土地的敬畏。最终,我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登上了快艇,想要近距离感受黄河的魅力。</p><p class="ql-block">快艇如离弦之箭般飞驰在水面上,风在耳边呼啸,黄河水奔腾翻涌。我紧紧抓住把手,感受着速度与激情带来的快感。水花不断溅起,打在脸上,凉凉的,还带着黄河水特有的泥沙气息。</p><p class="ql-block">极目远眺,黄河两岸的景色如诗如画。连绵起伏的山峦,古老的窑洞,还有那在风中摇曳的树木,构成了一幅绝美的山水画卷。此时,我仿佛穿越时空,看到了当年晋商在这里的繁华景象,听到了那阵阵驼铃声。</p><p class="ql-block">短短十几分钟的快艇之旅,却让我对黄河有了更深的理解。它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更是一部活着的历史,见证了无数的兴衰荣辱。这一趟,我感受到了黄河的雄浑与壮阔,心中满是震撼,也对这片土地有了更多的眷恋。</p> <p class="ql-block">邂逅李家山与碛口古镇</p><p class="ql-block">2025年9月14日,我有幸奔赴吕梁,邂逅了李家山与碛口古镇,这场旅程如同一幅徐徐展开的历史长卷,让我沉醉其中。</p><p class="ql-block">初至李家山,错落有致的窑洞层层叠叠,镶嵌在黄土山坡上,似岁月精心雕琢的艺术品。顺着蜿蜒的石板路拾级而上,古朴的气息扑面而来。走进一户人家,热情的主人递来一杯热气腾腾的枣茶,坐在窑洞前,眺望远方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内心满是对这片土地的敬畏。这里的宁静祥和,与都市的喧嚣形成鲜明对比,宛如世外桃源。</p><p class="ql-block">告别李家山,我来到碛口古镇。踏上古老的青石板路,街边保存完好的明清建筑错落林立,货栈、票号、当铺等仿佛在诉说着昔日的繁华。沿着黄河岸边漫步,滔滔黄河水奔腾不息,河面上偶尔有几艘小船划过,勾勒出一幅动静相宜的画面。登上黑龙庙,俯瞰整个古镇与黄河,余晖洒在身上,时光仿若倒流,当年“水旱码头小都会”的盛景似乎就在眼前。</p><p class="ql-block">这次吕梁之行,李家山的静谧与碛口古镇的厚重历史,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领略到了不一样的风土人情,收获了一段难忘的回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