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欧洲行特辑—巴黎凡尔赛宫绚烂豪华奢侈精美的18个大厅和美艳绝伦的“轴线式”法国宫廷大花园

婉兮清扬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凡尔赛宫(法文:Château de Versailles)位于法国巴黎西南郊外伊夫林省省会凡尔赛镇,是巴黎著名的宫殿之一,也是世界五大宫殿之一(中国故宫、法国凡尔赛宫、英国白金汉宫、美国白宫、俄罗斯克里姆林宫)。1979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担负着炫耀王朝荣光重任的凡尔赛宫拥有26个宫殿,2300个房间,67个楼梯和5210件家具,宫殿富丽堂皇,房间里肆意的堆砌着这个王国的最珍贵的珍宝。似乎只有这样一个无时无刻不在发光的宫殿才配的上太阳王路易十四。</p><p class="ql-block">在历史上,凡尔赛宫的建立,源于路易十四对奢靡享受生活的追求。在扩展完法国疆域之后,这个一代帝王开始考虑搭建属于自己的王宫。</p><p class="ql-block">凡尔赛宫的建立花了三十年,路易十四为了能够给在生前住上这座雄伟的宫殿。除了没日没夜加紧工时之外,所采取的最简单粗暴的方式就是掠夺。著名的镜宫就是掠夺了当时被威尼斯垄断的镜厂而修建的,凡尔赛完工那年,路易十四72岁。</p><p class="ql-block">而关于太阳王的称号,则源于路易十三岁登台演出因为扮演过太阳王而得名,而此刻的他真的宛如闪闪发光的太阳,他扮演太阳被大贵族的后代们包围,如同众星环绕太阳,他用这样的方式来决定自己的王权。</p><p class="ql-block">凡尔赛宫是法国17世纪艺术成就的巅峰之作。1661年,路易十四委任安德烈·勒诺特尔负责设计规划这片复杂的区域。自始至终历时近40年,方告完成。最终的结果没有辜负人们耐心的等待。游览凡尔赛宫,去发现“太阳王”的宏图愿景如何成就了世界园林的典范。</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凡尔赛宫的建筑风格因为极尽奢华以其奢华富丽和充满想像力的建筑设计闻名于世,在17~18世纪的欧洲各国引发巨大轰动 ,后来也成为欧洲各国皇宫效仿的对象 ,神圣罗马帝国(现奥地利和德国)、俄罗斯帝国、波兰立陶宛联邦和瑞典王国等欧洲大国的君主纷纷仿效,形成一股修建皇宫的跟风之潮……</p><p class="ql-block">凡尔赛宫有着寝宫、花园、美术收藏库、辩论场、剧场、情报中心和政治会议室等诸多功能,是一座兼具观赏性和实用性的宫殿,以金色、蓝色和粉橘色为主基调,倾其所能表现“绚烂豪华的奢侈美”,这种风格被后世称为“巴洛克”风格,不过在其后任法国国王路易十五的末期和整个路易十六时期,还加入了一些甜美风格“洛可可”装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迷失在凡尔赛宫的花园里,如果说世界上只能参观一座宫廷,那么一定要选凡尔赛宫。这座路易十四动用了三万人修建的宫殿奢华无比,每一寸的建筑都在透露着当年法兰西的强盛和皇室的穷奢极欲。</p><p class="ql-block">凡尔赛宫的花园被称为欧洲最美的宫廷花园,极其讲究对称和几何图案的呈现,可谓法式园林的经典之作。凡尔赛宫内的镜廊更是金碧辉煌,闪得人睁不开眼。 </p><p class="ql-block">法国凡尔赛宫是在“低调炫富”吗?</p><p class="ql-block"> 到巴黎,大家都想看看凡尔赛宫(Château de Versailles)。在某个时间点的中国网络文化中,曾流行用“凡尔赛”一词,指一种低调炫耀的修辞策略,如“抱怨”"豪宅太大”以暗显财富。其命名源于法国凡尔赛宫的奢华象征。住在凡尔赛宫法国太阳王路易十四以宫殿为舞台,展示其绝对君权与无尽财富,表面低调地称凡尔赛宫为“狩猎小屋”,实则炫耀国力。凡尔赛宫作为17世纪的“低调炫富”的典范,被聪明的中国网友借用,将其转化为幽默的文化符号。网友以夸张表达(如“我不小心买了私人飞机”)戏仿这种低调的奢华,反映了当代消费文化与社交媒体的表演性,于是凡尔赛宫的历史意涵,便在现代汉语语境中焕发了新意,一个不错的中外合资的网词。</p><p class="ql-block">凡尔赛宫,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宫殿中的建筑面积约为11万平米,而园林的面积高达100万多平方米。正宫前的是一座风格极具法兰西风格的大花园,园内种植的花草树木别具匠心,可以想像到古代法国国王居住在这样的美景中是有多舒适。</p><p class="ql-block">在凡尔赛宫的内部共有500多间大殿小厅,装饰以雕刻、巨幅油画、挂毯为主,处处金碧辉煌,异常豪华。宫殿里还收藏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奇珍异宝,其中就有从古中国远渡而来的巨型瓷器。在凡尔赛宫里最具特色的当数镜廊,这条长廊上共镶嵌了17面镜子,在镜廊天花板上还有法国著名装饰家勒勃兰所画的巨幅油画。如今凡尔赛宫已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中最重要的宫殿之一,也成为法国最具代表性的历史建筑……</p><p class="ql-block">本篇给朋友们介绍凡尔赛宫也是分成三大部分:</p><p class="ql-block">一是宫廷建筑内部允许参观的18个著名的大厅,</p><p class="ql-block">二是凡尔赛宫建筑本身的外观、庭院、一般的建筑参观多是看外观的,</p><p class="ql-block">三是成就世界上最大的宫殿的面积高达100万多平方米园林的风格极具法兰西风格的人定胜天代表的大花园………</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p><p class="ql-block">中部主殿是凡尔赛宫最早的建筑,<span style="font-size:18px;">也就是路易十三狩猎行宫的旧址,</span>主殿先有17个厅开放,如下图白色部份所示,主要是国王、王后居住和政治娱乐活动的地方,各个厅像个穿堂院,一条贯穿的走廊,窗边可以俯视花园的景色,每个厅就是凹进去的一个空地。</p><p class="ql-block">开放的17个厅分别是:</p><p class="ql-block">1.大力神厅(海格立斯厅);2.丰收厅;3.金星厅(维纳斯厅);4.戴安娜厅(月神厅);5.火星厅(战神厅);6.墨丘利厅(水星厅或御床厅);7.阿波罗厅(御座厅);8.战争厅;9.镜厅;10.牛眼厅;11.国王寝宫;12.小会议室;13.和平厅;14.王后寝宫;15.贵宾休息室;16.王后接待室;17.王后卫兵室。</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加上又开放的第18个厅,图中17下面的那个没有标数字的黄色大厅,是国王、王后居住和政治娱乐活动的地方。拿破仑著名的加冕礼油画就在这里了……</span></p><p class="ql-block">为什么有金星、火星和水星这些行星的名字呢?因为路易十四是法国历史上光辉熠熠的“太阳王”,这些都是围绕太阳的行星。法国凡尔赛宫“九大行星下凡来”……</p><p class="ql-block">走出雕塑长廊,就能看到教堂(如上图右下角所示)。</p><p class="ql-block">路易十四习惯在内室处理国家大事,所以国王正殿的7个大厅就成为了接待室和过道,白天向所有人开放,不管是法国人还是外国人。一条贯穿的走廊,窗边可俯视花园景色,每个厅就是一个凹进去的空间,完全无私密性可言……</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从入口进入后,游客首先会经过一些底层展厅,如介绍凡尔赛宫历史的展厅(History Galleries)或临时展览区域。这些展厅展示路易十四及其宫廷的相关文物和历史背景。 这些区域通常位于主宫殿的一楼,沿着引导路线前行。</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皇家礼拜堂(Royal Chapel):</p><p class="ql-block">继续前行,游客会经过皇家礼拜堂的入口(通常只能从外部欣赏,无法进入内部)。这座巴洛克风格的礼拜堂是路易十四时期的标志性建筑,楼上还可看到皇家礼拜堂。</p><p class="ql-block">穿过雕塑长廊就能看到教堂,教堂分两层,始建于1689年,因战争时断时续,直到1710年才完工。礼拜堂与南北翼宫一道,都是由法国建筑师蒙萨设计。教堂一层为宫廷用,二层皇家专用,路易十五、路易十六、路易十八和查理十世皆在此举行婚礼。管风琴下面的金色浅浮雕是大卫王在两位天使守护下演奏竖琴。祭坛装饰屏表现耶稣复活发出的光芒,中间三角形象征圣父圣子圣灵三位一体,三角形上面用希伯来文写着文字“雅威”,即耶和华。祭台上方半圆形拱顶是法国画家查尔斯.福斯作品《基督复活》。半圆形拱顶画下面装饰带上,有镀金浮雕:圆形人头像、方形图案。半圆形拱顶的再上方是一巨幅画。为法国画家安托万·科易佩尔1716年完成的作品《光环之中的永恒之父向人类许诺上帝的救赎》,画面中央好似阳光透射进来。教堂没布置在宫殿的主轴线上,这意味着当时的路易十四的王权已高于过去教会的权力。路易十四建造这座教堂是献给波旁王朝的主保圣人圣路易的。皇家弥撒在上午10点举行,国王站在礼拜堂的廊台上,王室成员簇拥而至,女士占据两侧席位,中殿是给朝臣和宾客留的位置。</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其实还有很多房间,如展示油画的房间、王太子套房——路易十五儿子的卧室,在镜厅、和平厅和王后套间的楼下。王太子套间主人是路易十五与妻子玛丽.莱什琴斯卡唯一活下来的儿子路易﹣斐迪南,作为王位继承人,他成为了法兰西王太子。不过,他未及即位36岁的时候就去世了,他的3个儿子路易十六、路易十八、查理十世陆续继承了法国王位。1747年,为了预备他的婚房,国王请来当时最出色的艺术家按照时兴的洛可可风格,对这里进行了全面改造,形成了今天卧室。工作室、书房、各个房间里的雕像……洛可可风格起源于18世纪的法国,最初是为了反对宫廷的繁文缛节艺术而兴起的。洛可可风格以抽象的火焰形、叶形或贝壳形的花纹、不对称花边和曲线构图,展现整齐而生动的、神奇的、雕琢的形式。洛可可风格设计,不论使用在室内设计方面或者家饰品设计,甚至建筑外观设计上,都令人无法忽视。框缘的建筑的部分中如画的、细致的、形状独特地表现于塑造性物料如木雕和雕塑中的装潢。墙、天花、家具、金属和瓷器制的摆设展现一种统一风格的和谐。相比起巴洛克品味带着丰富强烈的原色和暗沉色调,洛可可崇尚柔和的浅色和粉色调。</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接下来,登上楼梯进入二楼的国王大居室区域。<span style="font-size:18px;">国王大居室(King’s State Apartments):</span>巴洛克室内艺术传奇之作,一是统称凡尔赛宫国王大居室,二是战争廊等等……</p><p class="ql-block">已被列入世界人文遗产三十年的凡尔赛宫,是十七世纪法国最辉煌的艺术成就之一,这座宫殿是专制王权的象征和法国古典艺术的体现。整个宫殿的室内装饰集巴洛克室内艺术之大成,其中如“镜廊”、“战争廊”等着名空间,是巴洛克室内艺术的传奇之作。</p><p class="ql-block">凡尔赛宫里最着名的宫室“国王的大居室”,<span style="font-size:18px;">Le Grand Appartement du Roi,</span>由路易十四时期最伟大的建筑师路易•勒沃(Louis Le Vau 1612-1670)设计、首席画家夏尔•勒布伦(1619-1690)主持装饰;以及路易•菲利普国王下令修建的,加上凡尔赛宫规模最大的历史长廊“战争廊”。</p><p class="ql-block">统称的国王大居室其实是由一连串七个带“炫耀”性质的豪华厅组成,所有配室大厅的名字均取自某一颗行星,例如维纳斯厅取自金星。总所周知,路易十四选择太阳作为标志,所以国王居室中也有大量以行星围绕着太阳运转为主题的装饰。这一风格是十七世纪七十年代凡尔赛宫整个装饰风格的灵感源泉。</p><p class="ql-block">大居室是国王从事公事活动的场所。为此目的,房间按照当时意大利宫廷的式样进行了极度奢华的装饰。当时这些厅针对所有人(不论法国人还是外国人)开放,他们可以趁着国王穿过大居室去往小教堂的时机前来觐见。另外,大居室每周有三个晚上预留给宫廷。</p><p class="ql-block">七星:海格力斯厅 Le salon d'Hercule 丰收厅 Le salon de l'Abondance 维纳斯厅 Le salon de Vénus 狄安娜厅 Le salon de Diane 玛尔斯厅Le salon de Mars 墨丘利厅 Le salon de Mercure 阿波罗厅Le salon d'Apollon ……也称法国凡尔赛宫“九大行星下凡来”,太阳王路易十四……</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国王大居室由一系列以希腊神祇命名的厅组成,按照参观顺序包括:</p><p class="ql-block">海格立斯厅(Hercules Salon):装饰华丽,展示路易十四的权力象征,墙上有大幅壁画。</p><p class="ql-block">海格力斯厅 Le salon d'Hercule</p><p class="ql-block">是国王大居室的第一个厅,维洛奈思(Véonèse)壮观的画作《西蒙家的一餐》布置在这里,这是他1570年为威尼斯的圣母玛利亚会修道院餐厅所创作的。为了在与土耳其的对抗中得到太阳王的支持,意大利总督于1664年把它赠送给了路易十四。巨幅穹顶画《海格力斯的颂歌》由弗朗索瓦•勒穆瓦纳完成于1736年,这幅包含了142个人物的寓言作品,力图表现“美德让人类超越了自身”,可与意大利壁画家的杰作相媲美。</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天花板上是法国油画家弗朗索瓦·勒穆瓦纳的油画《海格立斯的神化》,海格立斯厅也因此而得名。</p><p class="ql-block">油画描绘的内容是:天神宙斯牵着女儿希比的手站在奥林匹亚山上,旁边坐着天后赫拉,一起迎接英雄海格力斯。战胜无数邪恶妖魔的海格力斯屹立在战车之上接受宙斯的祝福,由凡人升天为“大力神”。他提着狼牙棒,向万神之王朱庇特驶去,朱庇特牵着美女赫柏的手,要把她许配给海格力斯为妻。整幅画共有希腊神话诸神共142人,包括战神马尔斯、黎明女神欧荷伊(即极光女神欧若拉)、彩虹女神伊利斯等,甚至连啄食普罗米修斯内脏的那只鹰都画在了宙斯脚下。<span style="font-size:18px;">大力神海格力斯是英雄,历代法国国王都把他视为典范。路易十四的父亲路易十三把狼牙棒作为纹章上的题铭……</span></p><p class="ql-block">弗朗索瓦·勒穆瓦纳是法国油画家,他于1736年完成《海格立斯的神化》这幅画,耗时三年,几乎是独自一人完成了这幅480平米的天顶画。这幅画也是欧洲最大的天顶画之一,画家也因此被封为“皇家第一画师”。弗朗索瓦·勒穆瓦纳也是洛可可(或称路易十五式)美术的创始人之一,但遗憾的是,由于画家自身原因,在完成这幅巨作六个月后就自杀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丰收厅(Salon of Abundance):以丰收为主题,装饰有金色浮雕。</p><p class="ql-block">丰收厅 Le salon de l'Abondance</p><p class="ql-block">丰收厅是晚宴时人们享用饮品之处;这儿的一个餐台为人们提供咖啡、葡萄酒和甜烧酒。在这里的门上方有一件珍品“王室的大帆船”。这艘卸下了桅杆的船是权力的象征,每个人经过时都要向它致敬。在重大的日子里,它会被放在国王的餐桌上,船里面摆放着国王的餐巾。</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丰收厅,也称富饶厅。</p><p class="ql-block">丰收厅曾是觐见国王的必经之地,路易十四时是古玩陈列室的前厅,路易十六用作娱乐室。墙壁上贴满了绿色织绒,并挂有路易十四的子孙画像。厅内还陈列着家具及历代国王的珍藏。穹顶是法国画家安托万·霍阿瑟于1678-1683年绘制的——《王室的富丽》……</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维纳斯厅(Venus Salon):以爱神维纳斯为主题,展示巴洛克风格的装饰。</p><p class="ql-block">维纳斯厅 Le salon de Vénus</p><p class="ql-block">该厅和狄安娜厅是大居室的主要入口,“大使扶梯”(国王大居室壮观的荣誉阶梯,1752年时被拆毁)就通向这里。大居室晚宴的餐桌布置于此,当时的盛宴是证明君主权力的机会,这一传统还铸就了“法国式服务”和法国美食的美名。晚宴餐桌上摆满了新鲜的稀有水果(如橘子和柠檬)、摆成金字塔形的蜜渍水果和小杏仁饼、还有花篮。</p><p class="ql-block">在大居室的房间中,维纳斯厅的装饰最具典型的巴洛克风格。建筑、雕塑和绘画间的呼应亦幻亦真:大理石壁柱和圆柱在雅克卢梭创作的风景画中得以再现,而窗户一侧的两尊立体透视雕塑则与让•瓦兰(Jean Warin)笔下的路易十四形象相互呼应。</p><p class="ql-block">天花板上正中是爱情女神维纳斯的形象,其周边向下、共同装饰穹顶的绘画作品展现了古代英雄的英勇事迹,以赞颂维纳斯和路易十四的功绩:一幅画展现了主持马戏的小丑,影射的是1662年为了向王后表示敬意而举行的着名的骑兵竞技表演;还有一幅画展现亚历山大迎娶罗科萨娜的场景,令人联想到路易十四的婚礼。</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维纳斯厅,又称金星厅</p><p class="ql-block">这个厅的装饰为典型的巴洛克风格,大厅是爱奥尼亚的大理石墙壁和圆柱。大厅正中壁龛内的路易十四雕像。雕像左侧是古希腊女神维纳斯半身像,右侧是罗马开国皇帝皇帝奥古斯都半身像。墙壁有一幅雅克·卢梭用错视画法绘在墙壁上的远景图,使得房间感觉比实际深,图中大理石柱有以假乱真的效果。天花板上是黑内-安东尼·乌阿斯的画——《维纳斯在她的王国中施展神性和力量》。椭圆形的图画中央,美惠三女神正在为爱神维纳斯戴上花冠。维纳斯斜靠在车中,手持玫瑰花环。花环缠绕在战神玛、火神伏尔甘、酒神巴克斯、海神诺普敦和主神朱庇特周围。椭圆形壁画的两个顶端,各有一幅如黄金般的单色壁画,描绘的是变成了公牛的朱庇特抢走欧罗巴和骑在海豚上的海神之妻安菲特里特。四个角部是有关圣经故事的油画……</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还经过狄安娜厅(Diana Salon):以狩猎女神狄安娜为主题;</p><p class="ql-block">狄安娜厅 Le salon de Diane</p><p class="ql-block">在古希腊文化中,狩猎女神狄安娜是和月亮联系在一起的。她也是太阳神阿波罗的妹妹。狄安娜厅也是大居室的前厅,这里充当路易十四时期晚宴时的台球室。太阳王非常精通这种游戏,他玩得太好了,经常赢得女眷们的热烈掌声,以至于这个客厅还被称作“掌声室”。</p><p class="ql-block">穹顶上的装饰展示了古代英雄狩猎的场景,非常明显是暗示与颂扬神猎手路易十四。壁炉对面的托脚小桌上方,是加布里埃尔•布朗夏尔的《狄安娜和恩底弥翁》。古代半身像是马扎然主教留给路易十四的藏品。</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戴安娜厅,又称月神厅。</p><p class="ql-block">路易十四时期,每逢举行套间晚会时,这里便改成台球室。据说路易十四的球技很高超。台球桌就放在房间中央房间里,铺着红色天鹅绒毛布,并有金色的流苏装饰。房间四周曾搭有一些台子,铺着金银色绣花的波斯毯,这是方便夫人们观看游戏准备的,尤其当国王也在大显身手的时候。大厅中央有一尊路易十四半身像,这是意大利雕塑大师贝尔尼尼1665年的作品,当时的路易十四27岁,已亲政了几年。壁炉上是拉福斯的作品《戴安娜携来准备献身的伊菲革尼亚》,讲述的是古希腊神话:伊菲格尼亚是阿加门农的女儿,因为不慎射死了狩猎女神戴安娜的鹿后,被父亲推上了斩首台,以此换取戴安娜对阿加门农对特洛伊战争所必须的海风的帮助。但是行刑的最后一刻,依菲革尼亚则被女神救起,倒下的是一头鹿。但是,作为代价,依菲革尼亚必须呆在陶里斯岛上的女神神庙里做祭司。画的下面是法国雕塑家雅克·萨拉兹的作品——出埃及记浮雕。壁炉对面布兰查德的作品《戴安娜和恩底弥翁》 。</p><p class="ql-block">天花板中心是加布里埃尔·布朗夏尔于1680年完成的油画——《戴安娜主宰狩猎和航海》。画的内容是掌管航海和狩猎的女神戴安娜,在夜灵和晨灵陪伴下指挥着航海和狩猎。圆顶四周,有几幅描绘亚历山大大帝故事的油画。穹顶角部的金色雕像下是国王路易十四的国徽标志——三朵百合花。作为法国皇室的标志,三朵百合徽章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只有皇帝一人才有资格佩戴三朵百合徽章,皇室成员只能佩饰两朵或一朵百合花徽章……</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玛尔斯厅(Mars Salon):以战神玛尔斯为主题,过去用作卫兵室;</p><p class="ql-block">玛尔斯厅Le salon de Mars</p><p class="ql-block">玛尔斯既是一颗行星也是战神的名称。之所以选择军事作为房间的主题,是因为这里原本是演示室的卫士厅。后来,这个房间是晚宴时听音乐和跳舞的地方,所以通常人们称之为“舞厅”。</p><p class="ql-block">作为一位醉心艺术的国王,路易十四本人是一名出色的舞蹈家和芭蕾舞编排者,他于13岁首次登台演出,先后在26部大型芭蕾中担任主角,曾经出演希腊神话中的太阳神“阿波罗”,而被后世尊称“太阳王”。</p><p class="ql-block">在天花板中央,克洛德奥德朗(Claude Audran)描绘了玛尔斯坐在群狼拉动的战车上的场景。壁炉上方是路易十四最喜欢的画作《弹奏多米尼加竖琴的大卫》,在路易十四时期,它是被放在国王寝宫的床室中的,与拉斐尔的《圣让在帕特摩丝》相辉映。力图表现法国画家可以与意大利最伟大的大师们相匹敌的愿望。</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玛尔斯厅,又名战神厅或火星厅。</p><p class="ql-block">在路易十四时期,这里被用作舞厅,所以又称为“舞会厅”。原来壁炉两侧的演奏台在1750年被拆掉。路易十五王后-玛丽·莱辛斯卡肖像…路易十四…</p><p class="ql-block">天花板是油画《战神驾驶狼驭战车》、《常胜将军海格立斯被财富和赞颂包围》、《恐怖、疯狂和焦虑占领地球》。穹顶角天使浮雕……水晶吊灯……</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墨丘利厅 Le salon de Mercure </p><p class="ql-block">墨丘利厅(Mercury Salon):以商业与艺术之神墨丘利为主题。</p><p class="ql-block">最初,墨丘利(水星)厅是大居室中的卧室,它“床室”的名字正由此而来,虽然很快这张床在冬天时就被搬走了,为的是腾出空间在那里摆放游戏桌。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张床,是路易•菲利普把凡尔赛宫改建为博物馆时,命人放置在国王的卧室内的。</p><p class="ql-block">穹顶画作是让-巴蒂斯特德尚佩涅绘制的,表现墨丘利(罗马神话中是为众神传递信息的神祇)在两只雄鸡拉动的战车上的场景。穹顶周边装饰着四幅画作:左边玛尔斯厅一侧是描绘奥古斯特接见印第安使团;后部面对窗户的地方,是描绘书房里的托勒密•菲拉德尔夫;右边窗户一侧,描绘亚历山大和接受他赠与的多种异国动物的亚里士多德(曾为亚历山大撰写史书)。</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墨丘利厅又叫水星厅</p><p class="ql-block">墨丘利厅是路易十四的正式卧室,据说他只在此居住了很短的时间。床的位置正对着太阳升起的方向,从正对着床的窗户望出去便是太阳门。床的右边这幅画是意大利画家多梅尼基诺的作品《演奏竖琴的大卫》。路易十四非常喜欢这幅油画,曾把这幅画放置在自己的寝宫里。</p><p class="ql-block">天花板上是让·巴蒂斯特·德尚佩涅的作品《墨丘利在两只雄鸡拉动的战车上》。画面上晨星闪耀,墨丘利威严地坐在由两只公鸡拉着的车上。身穿加冕服的路易十五肖像。墨丘利厅的角落里有一座由安东尼·莫朗设计的黄金自鸣钟,在 1706 年送给路易十四。自鸣钟每隔一个小时的整点就会有一只公鸡扑腾着翅膀出来唱歌,同时路易十四的小雕像也从神庙中走出,信息女神驾云而至,在一片风铃声中为他戴上王冠……</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阿波罗厅(Apollo Salon):以太阳神阿波罗为主题,是路易十四的觐见室,象征其“太阳王”称号。</p><p class="ql-block">阿波罗厅Le salon d'Apollon</p><p class="ql-block">太阳神阿波罗,被路易十四视为艺术的化身与和平之神,因此阿波罗厅也是众多厅堂中最奢华的。今天仍能从天花板的装饰中看出这一点:那里所有的绘画作品(如穹顶中央、以及周边和墙角石处的画作)全部都是彩色的,所有的雕塑作品都是整体镀金的圆润浮雕。</p><p class="ql-block">但这里的银质家俱如今已不在了,尤其是2.60米高的御座在1689年被熔毁了。一把镀金木椅代替了路易十四的御座,被放置在铺着金底波斯地毯的台上,上方有华盖。如同所有其它王室住宅一样,厅里深红色天鹅绒制作的壁衣是依照季节而更换的:冬天时人们用18条金色和银色刺绣装饰带把天鹅绒分隔开,夏天时则使用丝绸底料的金色和银色刺绣饰带。</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阿波罗厅,又名太阳神厅、御座厅,是国王进行日常的接见的地方。</p><p class="ql-block">阿波罗厅是敬献给太阳神的,他是路易十四视为化身的艺术与和平之神,因此阿波罗厅也是众多厅堂中最豪华的,天花板上有镀金雕花浅浮雕,墙壁为深红色金银丝镶边天鹅绒。绘有法王王冠和波旁王朝徽记的高布林挂毯。壁炉上方路易十四62岁肖像……路易十六肖像……穹顶画正中是阿波罗站在黄金战车上的油画……</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阿波罗厅:又名太阳神厅,是法国国王的御座厅。布置极为奢华绮丽,天花板上有镀金雕花浅浮雕,墙壁为深红色金银丝镶边天鹅绒,中央为纯银铸造的御座,高2.6米,位于铺有深红色波斯地毯的高台之上。由于路易十四自诩为“太阳王”,因此凡尔赛宫内主要的大厅均以环绕太阳的行星命名。与二楼各大厅的位置相对应,一楼北侧为法国公主居住的套房。</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战争厅</p><p class="ql-block">战争厅内的装饰主要以军事胜利为主,还有反映路易十四征服西班牙、德意志、尼德兰等功绩的油画。战争厅一角……镀金壁炉之上为路易十四的骑马踏敌浮雕像,上方有两个信息女神,下方有两个手负镣铐的俘虏……</p><p class="ql-block">战争厅(Salon de la Guerre)。孟莎与 1678 年开始了战争厅的建造,大厅装饰工作于 1686 年在勒布朗一手打造下也顺利完工。大厅主题以军事胜利为主,反映路易十四征服西班牙、德意志、尼德兰等功绩的油画。</p><p class="ql-block">镀金壁炉之上为路易十四的骑马浮雕像:凡尔赛宫-战争厅-椭圆浮雕像《路易十四骑马踏敌》,柯塞沃克作品【600x800】【超大图】【3744x5616】上方有两个信息女神,下方有两个手负镣铐的俘虏。【超大图】【4256x2832】</p><p class="ql-block">局部1:路易十四骑马踏敌【480x675】路易十四【799x1200】局部2:奴隶【1416x2128】局部3:宙斯女儿(主管史诗和历史的神正在写着国王的历史和未来)【1200x800】【超大图】【4256x2832】</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战争厅-墙壁椭圆浮雕像上面的天顶画【408x292】正中穹顶画:法兰西女神,穹顶(正中画)【690x460】,正中穹顶画四周拱券,描绘的是被法国打败的条约签署国的情景,分别为:跪倒的德国和一只大鹰【即下图上部】;被击倒的荷兰躺在狮子身上;咬牙切齿的西班牙和咆哮的狮子;愤怒的战争女神贝洛娜(Bellona,罗马神话中的战争女神)。</p><p class="ql-block">1、穹顶-奈梅亨条约(Treaties of Nijmegen)主题画1:跪倒的德国和一只鹰【800x514】。拱券画《趴在一头狮子上被打倒的荷兰》</p><p class="ql-block">2、穹顶-奈梅亨条约(Treaties of Nijmegen)主题画2:被击倒的荷兰躺在狮子身上【685x456】。拱券画《咬牙切齿的西班牙和咆哮的狮子》</p><p class="ql-block">3、穹顶-奈梅亨条约(Treaties of Nijmegen)主题画3:咬牙切齿的西班牙和咆哮的狮子【超大图】【4256x2832】。拱券画《愤怒的战争女神贝洛娜》(Bellona,罗马神话中的战争女神)</p><p class="ql-block">4、穹顶-奈梅亨条约(Treaties of Nijmegen)主题画4:愤怒的战争女神贝洛娜【408x295】。穹顶-奈梅亨条约(Treaties of Nijmegen)主题画局部【408x279】</p><p class="ql-block">穹顶中间《轻云之上、胜利之中的法兰西》勒布伦绘制【800x1200】</p><p class="ql-block">战争厅-一座胸像1【800x533】-一座胸像2【800x533】-装饰1:头盔、盔甲、军旗、盾牌和国徽【800x533】-装饰2【800x533】-装饰3【800x464】</p><p class="ql-block">天花板上还是勒布朗的壁画,画的是“法国军队驾云凯旋而归”。盾牌上有路易十四的肖像。拱顶上布满了描绘路易十四征战功绩的壁画。壁画分成四个部分,其中三个描述的是路易十四的手下败将:德国人跪在脚下,旁边有一只鹰;气势汹汹的西班牙人和一只狮子;荷兰人被打倒在一头狮子身上。第四部分是在背叛和冲突之间的狂怒女战神柏洛娜……</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战争厅(Salon de la Guerre / War Gallery)</p><p class="ql-block">战争厅(Salon de la Guerre):在主楼的西北角、阿波罗厅之西,北、西两面面向花园,南面通往镜厅。厅内的装饰由孟莎和勒布伦完成,主要为反映路易十四征服西班牙、德意志、尼德兰等功绩的油画。镀金壁炉之上为路易十四的骑马浮雕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战争画廊:在南翼建筑群中。曾为王子和亲王的住处。展出众多战争主题的绘画作品,如《拿破仑翻越阿尔卑斯山》、《普瓦蒂埃大捷》、《里沃利战役》、《亨利四世进入巴黎》等。</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提前放到这里吧,许多人都搞糊涂了,以为是同一个地方,也有很多团队会掠过不去游览,但游客又觉得去过上面描述的相比很小的战争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其实还有凡尔赛宫南翼配殿战争大厅……战争大厅也称“战神长廊”,长120米,宽13米,是凡尔赛宫著名的大厅之一。厅内有33幅描述法国历史上重大战役的油画,82尊法国各个历史时期的著名将领雕塑胸像,展示了法兰西战争历史……</p><p class="ql-block">从镜厅出来就到达战争厅:镜厅是国王大居室与战争大厅之间的过渡区域。</p><p class="ql-block">战争大厅(Salon de la Guerre / War Gallery):</p><p class="ql-block">镜厅的西端连接到战争大厅,这是一个装饰华丽的沙龙,以战争为主题,象征路易十四的军事胜利。</p><p class="ql-block">战争廊 La galerie des Batailles</p><p class="ql-block">战争廊(La galerie des Batailles)是凡尔赛宫规模最大的历史长廊,它占据了城堡南翼两层楼的整个空间,一直延伸到顶。由路易•菲利普国王下令,于1833年设计和建造,1837年6月10日正式落成,这里是整个博物馆参观线路的精华所在。也是十九世纪博物馆大改造中最好的典范之一。</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先回到最最著名的大镜厅吧,实在是等不及了……</p><p class="ql-block">到达镜厅(Hall of Mirrors):</p><p class="ql-block">穿过战争厅后,游客直接进入必看的镜厅(Galerie des Glaces,Hall of Mirrors):),这是凡尔赛最炫耀的部分之一,是凡尔赛宫最著名的房间,也是游览的一个重点。镜厅长73米,宽10.5米,一侧是17扇巨大的拱形窗户,另一侧是17面巨大镜子,阳光折射下呈现出梦幻般的辉煌景象,装饰有357面镜子和勒布伦绘制的天花板壁画,展示路易十四的统治成就金色装饰与水晶吊灯使整个大厅显得奢华无比。镜厅面向花园,窗户提供壮丽的景色。镜厅也是法国历史上重要事件的发生地(如1871年德意志帝国的加冕仪式、1919年《凡尔赛条约》签署)。</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看过来凡尔赛宫的18个大厅,用一个震撼一词应该不以为过了,许多照片就选最著名的大镜厅的吧,一可以给朋友们加深印象突出重点,二也是自己留个记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8个大厅,就选个精华大镜厅的照片吧,后面加几张战争长廊的,唯一的拿破仑厅也可以加上两张……</p><p class="ql-block">大镜厅!!!加深印象先来一个三连拍……</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著名的大镜厅,能抓空拍出几张这样少背景人群的机会稍纵即逝,我们走过大厅后马上就几乎同时涌进了好几个参观团,都是大部队还都戴着耳机,几个导游不但要解说还要不时照管着自己的队伍,听我们的导游说,她们几个小组导游专门做这个线路,一些贵宾团提前安排好,一到就快速分散成好几组检票进入,灵活方便专业,总能安排好大部队到来之前的空档……</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从镜厅朝外看,可见大运河:</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换个主角另一个三连拍……离开最奢华耀眼金碧辉煌的大镜厅……</p><p class="ql-block">镜厅(Galerie des glaces):又称镜廊,在战争厅之南,西临花园。凡尔赛宫最著名的大厅,由敞廊改建而成。长73米,高12.3米,宽10.5米,一面是面向花园的17扇巨大落地玻璃窗,另一面是由483块镜子组成的巨大镜面。镜廊拱形天花板上是勒勃兰的巨幅油画,挥洒淋漓,气势横溢,展现了一幅幅风起云涌的历史画面。厅内地板为细木雕花,墙壁以淡紫色和白色大理石贴面装饰,柱子为绿色大理石。柱头、柱脚和护壁均为黄铜镀金,装饰图案的主题是展开双翼的太阳,表示对路易十四的崇敬。天花板上为24具巨大的波希米亚水晶吊灯,以及歌颂太阳王功德的油画。大厅东面中央是通往国王寝宫的四扇大门。路易十四时代,镜廊中的家具以及花木盆景装饰也都是纯银打造,经常在这里举行盛大的化妆舞会。</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88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96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是战争长廊了,另一个最最著名的地方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长廊的建筑布局是由弗雷德里克•内普弗(Frédéric Nepveu)设计。长廊构成了一个庄严的空间,处处都是金碧辉煌的大理石和仿大理石,画幅间是突出的圆柱饰,光线从拱顶玻璃窗透过。</p><p class="ql-block">为了符合博物馆彰显“法国荣耀”的主旨,路易•菲利普(Louis-Philippe)将三十三幅描绘铸就法国历史的大型战役的油画汇集于此,自公元496年的托尔比亚克战役(Tolbiac)起,直至1809年的瓦格拉姆战役(Wagram),回顾了一千多年间法国历史上的重大战役。所有统治过法国的王朝在此都有其一席之地:墨洛温王朝(Mérovingiens)、加洛林王朝(Carolingiens)、卡佩王朝(Capétiens)、瓦卢瓦王朝(Valois)、波旁王朝(Bourbons),还有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一世。它想传递这样的信息:法国是历经无数次内、外部战争建成的,自今往后的法国将是辉煌而稳定的,且已准备好踏入和平与繁荣的新纪元……</p><p class="ql-block">路易十六被送上断头台之后,凡尔赛宫曾一度被废弃,直到1833年,奥尔良王朝的路易·菲利普一世(Louis Philippe I,1773.10.6-1850.8.26)将凡尔赛宫重新修复,改建为法国历史博物馆。他设计了一系列历史画廊,战争大厅是最重要的一个,在修复首年就开工建造,1837年6月10日竣工开放。</p><p class="ql-block">战争大厅长120米,宽13米,几乎覆盖了整个南翼的一楼,透光的玻璃顶棚加强了室内采光,希腊式大理石柱和镶金雕花的拱顶又增添了几分庄严肃穆,是凡尔赛宫参观的亮点之一。可惜,很多游客只知道镜厅,毕竟那么多锃光瓦亮的大镜子和“blingbling”的水晶吊灯不需要动脑子就能看明白,好看就完了。其实,战争大厅才是凡尔赛宫最重要的房间之一……</p><p class="ql-block">它通过33幅法国历史上大型战役的油画作品和82尊在沙场上殉国的著名将领的胸像,展现了影响法国历史最伟大的一系列战役:从公元496年克洛维斯在托尔比亚克的胜利起,直至1809年拿破仑在瓦格拉姆的胜利,墨洛温王朝、加洛林王朝、卡佩王朝、瓦卢瓦王朝、波旁王朝,还有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一世,都在此占有一席之地。包括梅罗文人、卡洛林人、开普提亚人、瓦洛伊人和波旁人。当然,展示的并不完整,因为所有油画描绘的都是胜利的战役。</p><p class="ql-block">路易·菲利普希望借此融入对革命和帝国胜利的描述,毕竟他登基时法国刚刚经历了一段动荡的岁月,他希望战争大厅能够激励臣民,也展示自己的态度。他宣称:法国是在无数次内战和外战中一路走来的,从今往后,这个国家是光荣、辉煌、稳定的,并准备进入一个建立在和平与繁荣基础上的新时代。遗憾的是,路易·菲利普1848年就下台了,他修建凡尔赛宫的宏伟计划也被迫中止。但战争大厅被保留了下来,是凡尔赛宫游览路线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一楼另一组房间也被改造成路易十四的宫廷画廊,展示家具、绘画和雕塑。</p><p class="ql-block">在战神长廊里最大、放置在最中间、也是最著名的一幅油画,就是由弗朗索瓦·吉拉德(François Gérard)创作于1810年的《奥斯特里茨战役(Battle of Austerlitz)》。其重要性并不仅仅在于它的历史意义,今天看到巴黎市区内的著名景点,也跟这场战役相关。</p><p class="ql-block">恩格斯曾经评价这场战役是“拿破仑一生中,甚至是法国历史上最辉煌的战役,甚至是人类战争史上最辉煌的胜利之一”。1805年3月,36岁的拿破仑·波拿巴继在巴黎圣母院加冕后,进一步加冕为意大利国王,此举激怒了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弗朗茨二世。那一年,当时的英,俄,奥,普等国组织起了第三次反法同盟,号称是反对法国大革命的“神圣同盟”。8月奥地利和俄国大军,向德国巴伐利亚的乌尔姆(Ulm)进逼。没想到的是,俄历比欧洲日历要晚两个星期,所以俄军并没有按计划与大部队汇合(这么看,秦始皇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不够,还得统一日历啊)。拿破仑趁各国军队尚未集中之际,率领7.3万大军(实际参战6.5万),在50天内急行军800公里,突然包围了德国集团军并迫使其于10月20日投降。法军乘胜追击,兵不血刃占领奥地利首都维也纳。</p><p class="ql-block">画中奥军身穿白色军服,鱼贯出城投降。远处可见欧洲最高的乌尔姆教堂。</p><p class="ql-block">关于战争的过程,我在此不多赘述。战役于12月2日发生在维也纳城北150公里,今天捷克境内的奥斯特里茨(Austerlitz),因参战方为法兰西帝国皇帝拿破仑·波拿巴,俄罗斯帝国沙皇亚历山大一世,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弗朗茨二世,三国皇帝御驾亲征,所以又称“三皇之战”。这次战役是是体现拿破仑军事天才的典型战例,拿破仑孤注一掷,故意示弱于敌,引诱俄奥联军来攻。法军共有5.6万人,俄奥联军则在汇合了后援以后增加到8.6万,还有十几万在赶来的路上。仗打了整整一天,联军死亡1.6万人,2万人被俘。</p><p class="ql-block">这场战役改变了欧洲的格局,也改变了世界历史的发展方向。12月4日,弗朗茨二世和拿破仑会谈,达成停火协议。12月27日,奥地利和法国签订《普雷斯堡和约》。奥地利退出反法同盟,弗朗茨二世取消自己“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封号。至此,第三次反法同盟瓦解,神圣罗马帝国的历史也告终结,拿破仑成为欧洲的霸主。</p><p class="ql-block">画中法军拉普回到普拉岑高地(Pratzen Heights)最高处向拿破仑(骑白马者)报捷,他头负剑伤,身挂破损马刀,向皇帝献上缴获的军旗以及他抓获的俄军近卫中队指挥,白衣骑马者是尼古拉·列普宁·沃尔孔斯基(Nikolai Repnin Volkonsky)公爵……经此一战,拿破仑成了战神,他下令建造巴黎凯旋门,以纪念此次战役……</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其中四幅最大定购油画作品是:</p><p class="ql-block">1.帝国时期的《奥斯特里茨战役Bataille d'Austerlitz》,画家是热拉尔男爵(Baron Gérard 1770-1837),完成于19世纪,油画高5.10米、宽9.5米,描述拿破仑一世皇帝最辉煌战役之一,1805年12月在奥斯特里茨战役中,拿破仑以少胜多,大败俄、奥联军,第三次反法联盟勉强维持四个月即宣告失败。次年6月,奥地利皇帝弗兰茨取消了自己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称号,历时800馀年的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寿终正寝。</p><p class="ql-block">2.复辟时期的《亨利四世进入巴黎Entrée d'Henri IV à Paris》,画家同样是热拉尔,完成于19世纪,油画高5.10米、宽9.58米,描述前一年正式宣布放弃新教信仰的亨利四世于1594年3月在欢呼声中进入巴黎,并成为全国公认的国王,至此为持续32年之久、对法国造成的损害与百年战争相比犹有过之的胡格诺战争基本画上了句号,这位被后人誉为“亨利大王”的君主文治武功兼备,成为“这个国家的复兴者和解放者”。</p><p class="ql-block">3.《腓力•奥古斯都在布汶战役中 Philippe-Auguste à la bataille de Bouvines》,画家是奥拉斯•韦尔内(Horace Vernet 1789-1863),完成于1827年,油画高5.10米、宽9.58米,描绘1214年7月21日卡佩王朝国王腓力二世领导法军与英王约翰和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奥托一世的联军在布汶战役中展开决战,法军在战斗中获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此役堪称决定法国王权乃至法国民族存亡与否的生死之战。也正是这一战役,首次真正激起了法兰西民族感情的高涨。由于布汶大捷,法国王权大为巩固,腓力二世也被誉为“奥古斯都”。</p><p class="ql-block">4.《丰特诺伊战役La Bataille de Fontenoy》,画家同样是韦尔内,完成于1828年,油画高5.10米、宽9.58米。描绘1745年5月11日,法军于丰特诺伊会战中击溃英国、汉诺威与荷兰联省共和国的同盟军,获得压倒性的大胜,并且夺取了比利时的控制权。</p><p class="ql-block">长廊也设计成一座像征民族荣耀的先贤祠,120米长、13米的长廊中陈列着82尊法国最着名的在沙场上殉国的军事将领的胸像、以及16幅记载所有为法国的伟大战争做出贡献英烈名字的青铜铭牌。</p><p class="ql-block">厅内有勒布伦绘制的壁画和浮雕,中央有一幅路易十四的骑马浮雕。战争厅是国王大居室与后续区域的过渡空间,游客通常在这里稍作停留。</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国王寝宫(King’s Bedchamber):</p><p class="ql-block">国王寝宫是路易十四的私人卧室,位于宫殿的中心,面向皇家庭院。寝宫装饰华丽,中央有一张四柱大床(复制品),周围有金色装饰和壁画。</p><p class="ql-block">寝宫是路易十四进行“起床仪式”(Le Lever)和“就寝仪式”(Le Coucher)的场所,象征其绝对君权。</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国王套房:位于主楼东面,路易十三的旧狩猎行宫之内。中央为国王卧室,内有金红织锦大床和绣花天篷,围以镀金护栏,天花板上是名为《法兰西守护国王安睡》的巨大浮雕。这里是凡尔赛宫的政治活动中心,在这里举行起床礼、早朝觐、晚朝觐和问安仪式。寝宫北边为小会议室,南边为牛眼厅,得名自通往国王寝室的大门上方牛眼形状的天窗,是亲王贵族和大臣候见的场所。牛眼厅之东为大候见室和卫兵室。</p><p class="ql-block">牛眼厅位于国王套房外,是每天早上最重要的王室成员等候国王起床的场所。这些王室成员一般为国王血缘关系最近的亲属,比如国王的弟弟、子侄等。所以此厅悬挂的画像均为王室最重要成员的画像,比如国王路易十四的弟弟奥尔良公爵及其夫人莉兹女爵等。此厅悬挂的重要王室成员画像根据其历史地位会在画像下悬挂壁毯,壁毯上绣有其家族徽章。</p><p class="ql-block">王后套房:位于主楼南侧,包括王后卧室、王后私室、王后候见厅、宫妇退居室、王后卫兵室等七间房间。王后套房的楼下为王太子套房(Apartment du Dauphin)</p><p class="ql-block">剧场:由路易十五下令修建,位于北翼。设计师为加布里埃尔(Ange Jacques Gabriel)。剧场深26米,宽22米,可以容纳750名观众,为其照明需要3000多根蜡烛。1789年10月2日剧院最后一次举行演出,招待路易十六招来保护王宫的佛兰德斯卫队。1871年巴黎公社期间,凡尔赛政府的国民会议曾设于此。</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和平厅(Salon de la Paix / Peace Salon):离开国王寝宫区域后,游客会经过和平厅,这是镜厅东端的对称沙龙,与战争厅相对。和平厅装饰以和平为主题,壁画展现路易十四的和平成就。</p><p class="ql-block">和平厅(Salon de la Paix):在主楼的西南角、镜厅之南,为一方厅,装饰风格与镜厅相似,但壁炉上的油画主题为“路易十五创造和平”。厅内装饰以罗马帝王像、狮子、法国和纳瓦拉王国国徽为主题。</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王后寝宫(Queen’s Bedchamber):</p><p class="ql-block">和平厅之后,游客进入王后居室(Queen’s Apartments),其中最核心的是王后寝宫。这是玛丽·安托瓦内特等王后居住的地方,装饰以丝绸、镀金和洛可可风格为主。</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王后寝宫的床铺、家具和墙壁装饰反映了18世纪的奢华风格,游客可以看到王后进行日常活动的空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18厅,唯一的拿破仑的专属大厅……</p><p class="ql-block">加冕厅的画作展示的都是拿破仑统治时期的重要事件。当时房间的改造被称为凡尔赛宫的“拿破仑计划”。这个房间,最显眼的就是拿破仑御用画师雅克﹣路易·大卫的巨型油画《拿破仑一世加冕大典》,房间因此而得名。凡尔赛宫和卢浮宫各有一幅,都是出自雅克﹣路易·大卫之手。两幅画作最大的区别,即拿破仑妹妹波利娜·波拿巴的衣服颜色,卢浮宫版本是淡蓝色,凡尔赛宫版本是粉红色。皇后约瑟芬。天顶画是安东尼·弗朗索瓦创作于1800年的作品《雾月十八日政变的寓言》。法国日历有热月、雾月等,1799年11月9日,拿破仑派军队控制了督政府,接管了一切事务。第二天把法国议会——元老院和500人院全部解散,夺取了议会大权,并宣布成立执政府。在执政府中,他自认第一执政,大权独揽,开始了为期15年的独裁统治。从此拿破仑掌握了法国军政大权,当时是法国日历的“雾月十八日”也被称为“雾月政变”。画中头戴月桂、手持橄榄枝的是法兰西女神,身边的法老象征着法国征服了埃及。脚下是吹胜利号角的天使,大力神海格力斯身披狮子毛皮矗立于船头,象征着法国战胜了敌人。大厅中央竖立有一根“胜利女神柱”,是当时拿破仑为庆祝第一次帝国胜利(战胜德国)而委托塞夫雷斯皇家瓷厂制作的,也被称为“奥斯特里茨圆柱”。它是帝国时期陶瓷制品的杰作之一,于1807年完工,次年安置于杜伊勒里宫的官邸内。路易·菲利普时期才移至凡尔赛宫。虽然这个房间里的大部分元素都跟拿破仑相关,但拿破仑从未住过凡尔赛宫!</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选过著名的大镜厅的照片,到了这个唯一的拿破仑的18厅,就再选几张照片吧……</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大厅中央竖立有一根“胜利女神柱”,是当时拿破仑为庆祝第一次帝国胜利(战胜德国)而委托塞夫雷斯(Sevres)皇家瓷厂制作的,也被称为“奥斯特里茨圆柱(Austerlitz Column)”。它是帝国时期陶瓷制品的杰作之一,于1807年完工,次年安置于杜伊勒里宫的官邸内。路易•菲利普时期才移至凡尔赛宫。凡尔赛宫的胜利女神柱(Winged Victory of Samothrace)实际上位于卢浮宫,而非凡尔赛宫。人们常常将凡尔赛宫与卢浮宫混淆,但胜利女神雕塑和拿破仑的《加冕礼》画作属于卢浮宫的展品。</p><p class="ql-block">胜利女神柱的真实位置:胜利女神柱是古希腊时期的雕塑,现在陈列在法国巴黎的卢浮宫中,并在那里最为著名。</p><p class="ql-block">这个房间里的大部分元素都跟拿破仑相关,但略显讽刺的是:拿破仑从未住过凡尔赛宫!而且他本人对凡尔赛宫极其抗拒,因为这里到处都是路易十四的影子。幸亏这两位历史上杰出的君王不在同一时代,否则就要感叹“既生瑜何生亮”了。</p><p class="ql-block">凡尔赛宫后来成为历史博物馆,与拿破仑相关的一些艺术品才安放于此。至此中部主殿18个厅已经全部参观……</p><p class="ql-block">除了最后一个加冕厅与拿破仑相关,而拿破仑却从未住过凡尔赛宫,可以看出,参观凡尔赛宫,就是参观太阳王路易十四和他的家族的法国辉煌历史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画中头戴月桂、手持橄榄枝的是法兰西女神,身边的法老象征着法国征服了埃及。脚下是吹胜利号角的天使,大力神海格力斯身披狮子毛皮矗立于船头,象征着法国战胜了敌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凡尔赛宫,拿破仑只有一间加冕厅和战争油画,他不喜欢这里也从未住过这里,应为整个凡尔赛宫都是太阳王路易十四和他的王族的影子……</p><p class="ql-block">要想更好地了解凡尔赛宫,那必须先了解路易十四。路易十四(Louis XIV,1638年9月5日-1715年9月1日, 活到77岁),法国波旁王朝国王(1643年-1715年在位年),被称为“太阳王”(le Roi Soleil, 英文Sun King),是欧洲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之一(在位72年)。他生母为西班牙公主安娜·奥地利,生父当然是路易十三。路易十四5岁登基,由母亲摄政,红衣主教马扎然(Mazarin)辅政。凡尔赛最初是其父路易十三于1623年建造的一座小型狩猎行宫,当时法国皇宫在卢浮宫。</p><p class="ql-block">1661年红衣主教马扎然去世后,路易十四亲政,他宣称“我就是国家”。就在这一年,路易十四决定将凡尔赛宫扩建为宏伟宫殿,部分原因是-从政治上讲,当时巴黎的卢浮宫不够安全,且他希望远离巴黎的喧嚣和贵族阴谋。他为了削弱贵族权力,将他们召至凡尔赛宫生活,让他们每天参与繁琐的礼仪(如“起床仪式”),借此剥夺贵族们的政治影响力,同时通过官僚体系和常备军加强中央集权。凡尔赛不仅是政治中心,也是文化和社交中心。路易十四在此举办盛大舞会、戏剧表演和焰火晚会,宫廷生活奢华但严格受礼仪约束。不过宫殿虽华丽,但生活条件却不佳:冬季寒冷,卫生设施落后,贵族常在走廊大小便,导致恶臭。</p><p class="ql-block">凡尔赛的建造和维护耗费了法国国库的巨额资金,约占年财政收入的10%-25%。这加剧了财政危机,有压迫就有反抗,这为后来的法国大革命埋下伏笔。路易十四晚年意识到过度奢华的后果,但凡尔赛已成为他统治的永恒标志。凡尔赛宫不仅是路易十四的个人遗产,也是法国君主制的巅峰象征, 不过既然是巅峰,就说明要下落了。凡尔赛在18世纪继续作为王宫,直到1789年法国大革命,路易十六和玛丽·安托瓦内特被革命群众从凡尔赛带回巴黎送上断头台。1919年《凡尔赛条约》在此签署,结束了第一次世界大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透露着什么呢?那就转入第二部分——凡尔赛宫建筑……</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二、</p><p class="ql-block">繁华与沧桑──凡尔赛宫的前世今生</p><p class="ql-block">去过法国的朋友都知道,该国皇室宫殿,如汗牛充栋,多不胜数。不过,当中最著名显赫非罗浮宫(Musée du Louvre)与及凡尔赛宫(Château de Versailles)莫属。两者建于不同年代,同为是皇室住所,皆呈现法国宫殿建筑之美,可谓一时瑜亮,难分轩辕。前者宏伟庄严、古典雅致,后者气势磅礴、金碧辉煌;一个是端庄优雅的淑女,另一个是雍容华贵的名媛。本篇要说的是凡尔赛宫的故事。</p><p class="ql-block">路易十四是历史上其中一位最有权势及最有作为的君主,其文治武功,对欧洲以至世界的影响深远。</p><p class="ql-block">写凡尔赛宫就不能不提法王路易十四(Louis XIV),因为凡尔赛宫就是这位太阳王(le Roi Soleil)于1661年下令所建,工程之庞大属史无前例,大约50年后始竣工。路易十四是历史上其中一位最有权势及最有作为的君主,其文治武功,对欧洲以至世界的影响深远,时至今天。大文豪伏尔泰(Voltaire)也曾经批评这位太阳王,但也不得不否认这位国王统治期间是一个得怀念的时代。</p><p class="ql-block">路易十四的成功,除了有赖其文韬武略及气逾霄汉外,更重要是他得到命运的垂青,给予其时间和健康让他一展抱负。历史上不少雄才大略的帝王皆非常长寿。有「查理大帝」之称的查理曼(Charlemagne)在位42年。中国的汉武帝在位54年,康熙、干隆两爷孙分别当了61及60年的皇帝。埃及的拉美西斯二世(Ramesses II)更当了68年法老王。那么路易十四呢?他5岁登基,直到1715年与世长辞,在位长达72年,是世界史上其中一位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宫殿前广场的荣誉庭院(Place d’Armes)。路易十四的骑马雕塑就耸立在广场前,雕像呈现路易十四骑马的英姿,身着古典风格的盔甲,手持权杖,展现其作为“太阳王”的威严与权力。马匹动态生动,象征力量与荣耀。</p><p class="ql-block">抬望眼,前面就是金碧辉煌的栅栏和屋顶,似乎已经看到了炫耀的凡尔赛宫。这是去A入口的路标, 有中英法文指示:</p><p class="ql-block">这是金门</p><p class="ql-block">随后进入皇家庭院(Royal Courtyard),看出四周金碧辉煌的样子。</p><p class="ql-block">并通过主入口进入宫殿内部的大厅。</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凡尔赛宫的前身是路易十四父亲路易十三(Louis XIII)的狩猎行宫,周遭是一片茂密的森林。路易十四年幼时,巴黎爆发瘟疫,当时法国王室仍在巴黎市定居,为安全计,他被安排到行宫暂住,以避免受感染。</p><p class="ql-block">在1648年 – 1653年期间,法国发生内战,史称「投石党之乱」(Fronde)。数年的内战,国家经济严重受创,死伤者众,高达百万。巴黎市也爆发严重的武装冲突,导致路易十四要两度逃离首都避难。当时他尚未亲政,但两次的出走,令到这位年轻的君王留下深刻的烙印。他决心要建立一个专制政权,强化君主权力,唯我独尊,以维持国家稳定。此外,他也对巴黎心生厌恶,导致他决定将居所及办公地方搬迁到凡尔赛,以后也不再回去。</p><p class="ql-block">1660年某天,路易十四前往财政总监富凯(Nicolas Fouquet)的沃子爵府邸(Château de Vaux-le-Vicomte)作客。当他看到臣子的府邸金碧辉煌、美仑美奂,连自己的王宫也黯然失色,这位心高气傲的君主不禁妒火中烧。当天,路易十四忍而不发,但过了一些日子后,他倏然下令以贪污罪命将富凯逮捕,财产充公。另外,有份参与沃子爵府邸建设的三名专家,包括建筑师路易·勒沃(Louis Le Vau)、园林设计师勒诺特尔(André Le Nôtre)和画家勒布伦(Charles Le Brun)则被委派参与凡尔赛宫的工程。</p><p class="ql-block">其实熟悉我国历史的朋友也会记得明朝洪武年间,朱元璋命富商沈万三出资兴建,后者不但还提早完工,并且还主动想出资犒军,一人一两银,花费数百万两,其财力雄厚可想而知。不过,沈氏的好意,触动了朱元璋的神经,忖思他富可敌国,是对朝廷的威胁,又认为他犒劳军队,是要收买人心,图谋不轨,便打算将沈氏处死。幸好,马皇后为其求情后改叛充军,财产半数充公。富凯和沈万三的遭遇体验了一句俗语:伴君如伴虎!</p><p class="ql-block">通往凡尔赛宫正门,是一条笔直平坦的大路。有别于北京紫禁城,到访者不用经过重重深锁的宫门及高高的朱红宫墙。踏入天安门后,还有午门、端门、太和门,难怪俗语云「一入宫门深似海」。参观西方的王宫,脑海是不会有此念头。</p><p class="ql-block">宫内的厅堂灯烛辉煌、堂宇深邃,呈现一位雄主的目光和胸怀。</p><p class="ql-block">凡尔赛宫正门朝东,呈古典主义风格,气势磅薄、格局恢宏 ,展现君临天下的气派,宛若一位睥睨天下的王者,坐在大殿上,俯视着千里迢迢前来觐见的臣民。宫内的厅堂灯烛辉煌、堂宇深邃,呈现一位雄主的目光和胸怀。一般鼠目寸光的平庸国君是不会建造如此格局的宫殿。室内的水晶吊灯、地毡、家具、油画、雕塑、瓷器等,无一不是鬼斧神工之作。精雕细琢、雕栏玉砌的巴洛克或洛可可风格装潢夸耀法国深不见底的雄厚国力。色彩绚丽、巧夺天工的天花版画歌颂路易十四的文治武功。</p><p class="ql-block">伫立在镜厅(Galerie des glaces)的窗台远眺,凡尔赛宫的庭园卷入眼廉。庭园设计师以几何图形剪栽堆砌出和谐、平衡、左右对称之美。一碧如洗的穹苍、苍翠欲滴的绿叶与及活蹦乱跳的喷泉合奏着巴哈(Johann Sebastian Bach)的协奏曲,让人心情愉悦。极目远眺,庭园的前方,是那无尽伸延的密林,如同法兰西的国土,辽阔无彊。</p><p class="ql-block">极目远眺,庭园的前方,是那无尽伸延的密林,如同法兰西的国土,辽阔无彊。</p><p class="ql-block">凡尔赛宫也是路易十四拢络地方领主及贵族的工具。大阳王邀请贵族们到凡尔赛定居,他们无不被金碧辉煌与瑰丽堂皇的宫廷建筑所征服。他们尽情投入夜夜笙歌、衣香鬓影的宫廷生活,一切反叛的意志皆消弭于无形。此外,连年的内战令到地方势力式微,路易十四推动中央集权统治就更得心应手了。</p><p class="ql-block">究竟凡尔赛宫有多大?根据官方数字,整个宫殿连同园林及密林占地总面积达830公顷、屋顶面积也有13公顷、道路总长度20公里、墙壁总长度也是20公里、水管长度更有35公里、35万棵树木、2143扇窗、67段楼梯⋯⋯</p><p class="ql-block">路易十四的梦想,雕刻在美仑美奂的宫殿,他的野心,写在无穷无尽的疆土上。他扩大军队数量,聘请国外导家,扶植国防工业,改善国内水陆运输系统。在其领导下,法国成为欧洲霸主,国力空前强盛。同一时间,其「软实力」也无远弗届。法语成为欧洲贵族的通用语,据说在俄罗斯宫廷,说法语的贵族比俄语还多。法国王室也引领时尚潮流,他们的文化品味与及宫廷礼仪到各国贵族追捧仿效。路易十四也是一个非常有文化内涵的君主。他醉心舞蹈,并将古典芭蕾舞加以改良并发扬光大。他斥资创立芭蕾舞剧院,他更经常粉墨登场,在芭蕾舞剧中担任主角,多次扮演希腊神话中的太阳神阿波罗(Apollo) 。</p><p class="ql-block">顺便一提,路易十四是佛罗伦斯麦地奇家族(House of Medici)后裔。1600年,玛丽亚麦地奇(Marie de’ Medici)成为法王亨利四世(Henry IV)的第二任妻子,后来生下路易十四的父亲路易十三(Louis XIII)。因此,玛丽亚是路易十四的祖母。我有朋友认为,路易十四的文化气质,与麦地奇家族乃一脉相承,此言不虚。</p><p class="ql-block">短期而言,君主专制政权有利于维持地方跌序,维护国家稳定。另一方面,君主能够贯彻其个人意志,有效集中国家资源,扶助国营事业,推动政府政策,以富国强兵。不过,专制统治也有不少弊端,首先,由于中央集权,地方受到控制,民间工商业受到打压,地方持续贫穷。专制政权的运作,必须有赖于其庞大的官僚体系,以控制全国。官僚作风向来都是不思进取,因循守旧,当这个官僚体系不断澎涨,内部一定开始腐败,舞弊、贪污、亏空不断,国家财政足不见跗,老百姓被压榨、剥削。</p><p class="ql-block">精雕细琢、雕栏玉砌的巴洛克或洛可可风格装潢夸耀法国深不见底的雄厚国力。色彩绚丽、巧夺天工的天花版画歌颂路易十四的文治武功……</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路易十四的专制政权也无可避免出现以上流弊。加上他连年大兴土木,穷兵黩武,财政连年赤字,中央要钱,上层官员自然向地方官员施压,地方官员唯有向老百姓开刀,苛捐杂税层出不穷,老百姓苦不堪言。</p><p class="ql-block">1710年,路易十四病逝,曾孙路易十五(Louis XV)继位。据说,大阳王病危之际,曾劝勉年幼的继任人,要停止对外用武,化干戈为玉帛,让国家休养生息。路易十五年轻时也打算继承曾祖父遗志,发奋图强,可惜他天性优柔寡断,懦弱胆小,其施政受到挫折后很快便心灰意冷,自此沈耽于纸醉金迷,声色犬马的生活中,偏偏他又非常长寿,竟当了69年的国王。他在位期间挥霍无度,令到紧绌的国库和沉重的国债百上加斤。到了他的孙子路易十六(Louis XVI)即位时,病入膏盲的波旁王朝已经是奄奄一息、气若游丝了。</p><p class="ql-block">路易十六和明朝的崇祯皇帝可谓同病相怜。二人都接下了上一代留下的烫手山芋,他们都企图励精图治、力挽狂澜,可惜大厦将倾,非一木可支,二人最大敌人是时间。崇祯当了17年的皇帝,李自成便攻入北京城。历史给予路易十六的时间更少,他即位15年后,愤怒的民众忍无可忍,法国大革命爆发了。(延伸阅读《协和广场的亡魂》)</p><p class="ql-block">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路易十六一家被「邀请」离开凡尔赛宫,返回巴黎市定居,1793年,更被判成判国而遭处决。从路易十四到十六,凡尔赛宫传承了三代,见证了波旁王朝由盛世走向寿终正寝,一切的雄图霸业,恍若浮光掠影、晨曦露珠。由于革命党人急需钱,更将宫内古董家具、奇珍异宝拍卖。后来,革命进入白色恐怖时期,凡尔赛宫遭受暴徒洗劫。东坡居士说得好,琼楼玉宇果真是高处始终不胜寒,曾经灯火通明、夜夜笙歌的世界最华丽的宫殿如今变得十室九空、黯淡萧瑟。要到路易-菲利普一世(Louis-Philippe I)执政期间,政府替凡尔赛宫进行大规模修葺翻新工程,将其改建为国家博物馆,大阳王的宫殿才重现昔日芳华。</p><p class="ql-block">1870年普法战争,法国战败,国王拿破仑三世(Napoléon III)被普军俘掳后逊位。1871年1月,为了羞辱法兰西人,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竟在凡尔赛宫的镜厅内加冕成为德意志帝国皇帝,曾经象征法王无上权力的宫殿,如今见证了德国的统一。二月,德法双方在凡尔赛宫签署《凡尔赛和约》(Treaty of Versailles),德国取代法国成为欧陆第一强国。不过,德国人也不能高兴太久,风水轮流转,不到50年后,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战战败,签署了割地赔款的苛刻条约。签署地又是在镜厅,因此条约也被称为《凡尔赛和约》……</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记得当年一大早,我们就乘坐RER C线到Versailles Château - Rive Gauche站,这里的月票必须是4圈以上的,要贵很多的,然后步行约10分钟就到达,到我们按预定的时间,在凡尔赛宫的A入口排起了长队,经过安检和门票验证。凡尔赛宫的主宫殿参观路线通常从A入口(主要散客入口)开始,在这里,游客可以通常会领取免费的语音导览设备(或使用官方App)。游客会按照固定的参观路径逐步游览主要展厅和区域。</p><p class="ql-block">出来后,看到凡尔赛花园的小部分:</p><p class="ql-block">或许不少国人都会觉得,世界上最大的宫殿是中国的故宫,毕竟北京的故宫经过清明两朝皇帝的不断修建扩张,总面积达到72万多平方米。而紫禁城内共有9000多间宫殿,这些宫殿都是木质结构,由黄玻璃瓦顶、青白石底座组建而成,规模非常异常雍容华贵,雄伟状况。但遗憾的是,故宫虽然面积确实不小,但却不是世界上最大的宫殿。于是又有人会提及邻国俄罗斯的克里姆林宫,但其实克里姆林宫的面积只有27.5万多平米,甚至不及中国故宫的一半。</p><p class="ql-block">世界上最大的宫殿是位于法国首都巴黎境内的凡尔赛宫,全宫总占地面积高达111万多平米,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宫殿中的建筑面积约为11万平米,而园林的面积高达100万多平方米。正宫前的是一座风格极具法兰西风格的大花园,园内种植的花草树木别具匠心,可以想像到古代法国国王居住在这样的美景中是有多舒适。</p><p class="ql-block">在凡尔赛宫的内部共有500多间大殿小厅,装饰以雕刻、巨幅油画、挂毯为主,处处金碧辉煌,异常豪华。宫殿里还收藏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奇珍异宝,其中就有从古中国远渡而来的巨型瓷器。在凡尔赛宫里最具特色的当数镜廊,这条长廊上共镶嵌了17面镜子,在镜廊天花板上还有法国著名装饰家勒勃兰所画的巨幅油画。如今凡尔赛宫已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中最重要的宫殿之一,也成为法国最具代表性的历史建筑……</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5游客帮拍三连拍……</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三、</p><p class="ql-block">凡尔赛宫是法国国王路易十四至路易十六的主要居所。在几代建筑师、雕塑家、装饰家和景观师的努力下,宫殿及其园林影响了欧洲众多其他的大花园,成为品位和风格的终极典范。路易十四的法国为王权服务的古典主义文化繁荣发达,出现了一整套等级分明的规则和礼仪。当时从宫廷装饰、言谈举止到文学艺术,法国的一切都成了欧洲各国宫廷模仿的榜样,从而使古典主义的影响在欧洲持续了一两百年之久,这方面最突出的是法语的影响。</p><p class="ql-block">法国本土直到1795年都是欧洲人口最多的国家。 在路易十四时期,法国人口以及国力强盛科技强大,抗住多次反法联盟。18世纪欧洲各国贵族欣赏法国的生活方式,于是纷纷效仿,包括语言。法语也成了各国的宫廷语言,法语成为贵族语言也就是从那时候开始的。18世纪前后的欧洲各国宫廷都通用法语,贵族都以会说法语为荣,真正让法语变成贵族语言的,是它在法国以外很多国家贵族当中的流行,欧洲各国贵族以说法语作为高贵的象征,法语也就渐渐演变成了所谓的最美的语言,据说法语也是最接近古罗马语的语言之一。直到1920年代以前,法语还仍然是作为了欧洲外交场合的通用语。在文艺复兴时期,“城堡”一词通常是指乡村地区的奢华住宅,以别于城市的“宫殿”。因此,我们通常把巴黎市中心的卢浮宫称之为“宫殿”,而将乡村地区的凡尔赛宫称之为“城堡”。</p><p class="ql-block">凡尔赛花园的奇妙体现在四处可见的精微细节以及这些细节汇集在一起构成的整个庄园的和谐景观。法国一些最好的艺术家协作设计了每一座雕塑和喷泉。国王路易十四要求所有工程都要提交他本人审批。四十年间有几千人参与花园的建造,最终的成果令各地贵族羡慕不已,几百年来一直被效仿。</p><p class="ql-block">大视角中央景观沿着太阳起落的轨迹向天边伸展。这条独特的东西向景观的历史可追溯到路易十四(“太阳王”)王朝之前,但园艺师安德烈·勒诺特尔将其发展和延伸,拓宽了皇家大道,并挖掘了大运河。 从镜厅中央的窗户望出去,可以看到主轴线从水岸花园一直延伸到远处的地平线。不过,要领略花园美景,游人大可不必进入宫殿。沿着园中小径,便可以看到灌木树篱、色彩绚烂的花圃、精致的喷泉和草坪上修剪出的各种图案。远处是玛丽·安托瓦奈特王后的私人庭园,王后当年曾在这里隐居,避开宫廷的喧嚣……</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您可以欣赏到50个独特喷泉,喷泉装饰有镀金铅雕塑或金属雕塑,述说著一个个美丽的古希腊罗马神话,映衬着凡尔赛宫的壮丽花园,讴歌着对神的赞颂。</p><p class="ql-block">拉多娜喷泉(Latona Fountain)</p><p class="ql-block">位于凡尔赛宫和大运河之间的拉多娜喷泉(Latona Fountain),其设计灵感来自于罗马诗人奥维德的古罗马希腊传说《变形记》(the Metamorphoses by Ovide)。</p><p class="ql-block">黑暗女神拉多娜是太阳神阿波罗和月亮女神狄阿娜的母亲。在刚生他们下后,拉多娜为了逃避神后朱诺的妒嫉,而携子四处漂泊。经过了长途跋涉后,精疲力竭的她们来到了利西亚的一个池塘边。口渴至极的拉多娜向那里的乡民请求池水喝,结果乡民们遵照了朱诺的命令,不但没有给拉多娜水喝,还踢乱了池塘底部的泥浆,弄脏了池水。一怒之下,拉多娜就把他们都变成了青蛙,从此就在池塘中生活。</p><p class="ql-block">在最初设计的喷泉中,拉多娜像被放置在喷泉中心的一块低矮的岩石地基上,面对宫殿,周围是六只乡民变成的青蛙。后来经过重新设计,拉多娜像一个巨大的五层同心圆的喷泉顶部,利西亚乡民变成的青蛙匍伏在脚下,洒在人们身上的水会使亵渎神灵的人变形,有的会变成野兽,有的则变成昆虫……</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花园:现存面积为100公顷。花园内有1400个喷泉,以及一条长1.6公里的十字形人工大运河。路易十四时期曾在运河上安排帆船进行海战表演,或布置贡多拉和船夫,模仿威尼斯运河风光。</p><p class="ql-block">凡尔赛花园</p><p class="ql-block">勒托喷泉,背景为大运河</p><p class="ql-block">设计者 安德烈·勒诺特尔、夏尔·勒布伦、儒勒·哈杜安·孟萨尔、路易·勒沃</p><p class="ql-block">面积 800公顷, 树木 200,000,花卉 210,000,喷泉数量 50,水射流的数目 620</p><p class="ql-block">大运河水面 23公顷,大运河总长 5.57公里</p><p class="ql-block">喷泉管道 35公里,喷泉耗水量 3,600 m3</p><p class="ql-block">凡尔赛花园(法语:Jardins du château de Versailles)曾经是凡尔赛皇家领地的一部分,位于凡尔赛宫以西,面积800公顷,为经典的法国园林,园内是精心修剪整齐的草坪,花坛,雕塑喷泉。其周围是林地,以及凡尔赛市区。花园的东侧是凡尔赛市,东北方是勒谢奈(Le Chesnay),北面是植物园,西面是凡尔赛平原(受保护的野生动物保护区),南面是森林。</p><p class="ql-block">花园内除了精心修剪的草坪、花圃和雕塑,还有遍布整个花园各处的喷泉。</p><p class="ql-block">从路易十四时代开始,在整个旧制度期间,这些使用液压网络的喷泉,使得凡尔赛花园独一无二。在春末到秋初的周末,博物馆的管理部门举办Grandes Eaux演出,花园里所有的喷泉全部喷射。大运河由安德烈·勒内特尔设计,是凡尔赛花园的杰作。在花园中,大特里亚农宫的建造是为了为太阳王提供他想要的休养之地。小特里亚农宫与王后 玛丽·安托瓦内特有关,她与亲密的朋友在那里度过时光。</p><p class="ql-block">凡尔赛花园现在是法国参观人数最多的公共场所之一,每年游客超过600万。凡尔赛花园由“凡尔赛宫殿、博物馆和国家产业的公共机构”管理,这是一个在法国文化部主持下运作的自治公共实体。</p><p class="ql-block">1979年,花园和宫殿一同列入世界遗产名录……</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凡尔赛宫后花园的美丽 </p><p class="ql-block">很多去过巴黎旅游的朋友都知道,巴黎城内的著名景点非常多,罗浮宫、艾菲尔铁塔、凯旋门,奥赛博物馆……可以列出一长串。一般来讲,游客不用走远,巴黎城内的景点都看不完。如果时间允许,我们强烈建议去参观巴黎近郊的凡尔赛宫。凡尔赛宫是法国著名的王宫,作为王宫长达107年。凡尔赛宫不但外表宏伟华丽,它的内部也是处处金碧辉煌、豪华非凡。但是,凡尔赛宫最让人心旷神怡的,是它美丽的后花园。这座后花园同世界上其它著名花园相比,的确有不同凡响之处。</p><p class="ql-block">熟悉北京的朋友知道,故宫的御花园非常精美。御花园里布满青翠松、柏树、竹与山石。御花园面积不大,但小巧玲珑、四季长青。相比之下,凡尔赛宫的后花园要宏大多了。凡尔赛花园占地面积达100多公顷,不但有大片精心剪裁的美丽树林,还有温室、柱廊、神庙、动物园等建筑,甚至还有长达1.6公里的人工运河。大概要花两个钟头,走马观花,才能基本看完这座花园……</p><p class="ql-block">欧洲的另一座著名花园,是荷兰的库肯霍夫花园。库肯霍夫花园以郁金香闻名于世。那里的郁金香有十分天然的艳丽色彩。在多年人工精心培育下,库肯霍夫花园郁金香的色彩种类越来越多,越来越艳丽,让人目不暇接。与库肯霍夫花园的天然美丽不同, 凡尔赛花园的美丽,不以色彩取胜。在园艺专家的长年努力下, 凡尔赛花园从整体布局到单株花草树木,都呈现出各种美丽的几何图案,以图案的美丽取胜。这就使凡尔赛花园与北京皇家园林、与荷兰库肯霍夫花园相比,有截然不同的风格。换句话说,凡尔赛花园的美丽由人工雕琢、裁剪而成,而不是单纯依靠植物外形、色彩等天然的美丽。</p><p class="ql-block">凡尔赛宫后花园虽然美丽,但一百多年以来,只有王公贵族们可以在此享乐。非常幸运,到了近代,法国实现了共和体制,法国王室被废除。因此做为王宫的凡尔塞宫,不再是法国王室的专有领地,被改建成了博物馆,成为巴黎最著名的景点之一。每年都有来自世界各地的成千上万游客,在这里尽情观赏这座后花园的美丽,回顾法国曲折的历史与辉煌的文化艺术……</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室外园林景观,现存面积约为100公顷,是法国著名的古典园林之一。凡尔赛宫全园以“轴线式”进行布局设计,将建筑统筹到全园的景观布局之中。全园主体景观结构中,平坦的地形上应用了大量水渠和运河等静态水景。这些像镜面一样的规则式水面使全园增加了一种辽阔、深远的气势。</p><p class="ql-block">凡尔赛的地形没有意大利台地园那样刻意台地高差上变化多样,而是使用了大量的缓坡和微地形变化。更加注意造园手法的细腻和考究。特别是在其主轴的营造上,高差不大的地形变化产生了舒缓的视觉效果。地形斜坡和水池运河的交错,以精确的比例,利用了视错觉。体现出了极为强烈的外向型的延展性,突出了广袤空间的无限性。完成了建筑到自然的完美过渡。</p><p class="ql-block">在一些局部园林节点上营造了丰富的地形变化,更加注重主轴两侧不同小园林中的景观样式和景观特点的营造。并在园林中散布着大大小小的喷泉为整体园林布局和景观结构增加了点缀和装饰:以海神喷泉为中心,主楼北部有拉冬娜喷泉,主楼南部有桔园和温室。花园内共有1400个喷泉供人们赏乐。一条长1.6公里的十字形人工大运河尤其吸引人的注意,路易十四时期曾在该运河上安排帆船进行海战表演,或模仿威尼斯运河风光布置贡多拉和船夫。花园内还有森林、花径、温室、柱廊、神庙、村庄、动物园和众多散布的大理石雕像……</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法国凡尔赛宫及其园林 Versailles, 法国</p><p class="ql-block">凡尔赛宫是法国17世纪艺术成就的巅峰之作。1661年,路易十四委任安德烈·勒诺特尔负责设计规划这片复杂的区域。工程历时40年,方告完成。最终的结果没有辜负人们耐心的等待。游览凡尔赛宫,去发现“太阳王”的宏图愿景如何成就了世界园林的典范;</p><p class="ql-block">每当夜幕降临,凡尔赛花园便会上演令人眩目的视觉和音乐盛宴,在强烈、绚丽的灯光照耀下,喷泉和树林仿佛有了生命。每年夏天,灯光艺术家和舞台效果艺术家们都会点亮花园,展示他们创作的各种灯光装置,令游人赞叹不已。</p><p class="ql-block">镜厅建于1678年,由于勒·阿尔杜安·芒萨尔设计建造,是凡尔赛宫中最著名的房间。1681至1684年,夏尔·勒布伦为镜厅的拱形天花板绘制了装饰画。镜子在当时是极为昂贵的奢侈品,这17面拱形镜子折射出法兰西的权势和财富。<span style="font-size:18px;">从镜厅中央的窗户望出去,可以看到主轴线从水岸花园一直延伸到远处的地平线。不过,要领略花园美景,游人大可不必进入宫殿。沿着园中小径,便可以看到灌木树篱、色彩绚烂的花圃、精致的喷泉和草坪上修剪出的各种图案。凡尔赛庄园占地超过800公顷,包括宫殿、花园、园林、特里亚农宫 和镇上的几座建筑。游客可以在众多有着传奇故事的房间参观,穿过国王寓所,王后寓所以及凡尔赛宫最著名的房间: 镜厅。</span></p><p class="ql-block">凡尔赛宫是法国国王路易十四至路易十六的主要居所。在几代建筑师、雕塑家、装饰家和景观师的努力下,宫殿及其园林影响了欧洲众多其他的大花园,成为品位和风格的终极典范。</p><p class="ql-block">追求奢华,1631年,路易十三开始将凡尔赛作为其狩猎憩息之处。他的儿子路易十四在1682年修建了我们现在所熟悉的宫殿,并将国家的政府和法院搬到了这里。直到1789年大革命爆发,它一直是法国王室的权力中心,是政府机关所在地和朝臣们趋之若鹜的所在。<span style="font-size:18px;">大理石庭院位于国王大门内,原本是猎宫的一部分。路易十四用他从子爵城堡夺来的黑白两色大理石方砖装饰了这座庭院。这里被用来举行官方典礼,偶尔也会在此上演戏剧。五级台阶之下,便是前庭主院。皇家歌剧院是建筑师昂热·雅克·加布里埃尔最伟大的作品之一。歌剧院于1770年建成,时值路易十五当政。这是当时欧洲规模最大的音乐厅,也是一项杰出的技术成就,其装饰之细腻精致令人叹为观止。各种庆祝活动、演出和议会辩论都曾在此举行。</span>战役厅是路易-菲利普在凡尔赛宫建立的历史画廊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它几乎占据了整个南翼的一楼,描绘了近15个世纪的法国军事成就。从19世纪开始,这座宏伟宫殿的一些部分被改造为法国历史博物馆的所在地。尽管君主早已成为历史,但凡尔赛宫仍在国家治理中发挥作用—国民议会和参议院的议员们仍然会使用建成于19世纪的国会议事厅来举行特别会议。在文艺复兴时期,“城堡”一词通常是指乡村地区的奢华住宅,以别于城市的“宫殿”。因此,我们通常把巴黎市中心的卢浮宫称之为“宫殿”,而将乡村地区的凡尔赛宫称之为“城堡”。</p><p class="ql-block">凡尔赛花园的奇妙体现在四处可见的精微细节以及这些细节汇集在一起构成的整个庄园的和谐景观。法国一些最好的艺术家协作设计了每一座雕塑和喷泉。国王路易十四要求所有工程都要提交他本人审批。四十年间有几千人参与花园的建造,最终的成果令各地贵族羡慕不已,几百年来一直被效仿。</p><p class="ql-block">大视角中央景观沿着太阳起落的轨迹向天边伸展。这条独特的东西向景观的历史可追溯到路易十四(“太阳王”)王朝之前,但园艺师安德烈·勒诺特尔将其发展和延伸,拓宽了皇家大道,并挖掘了大运河。</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远处是玛丽·安托瓦奈特王后的私人庭园,王后当年曾在这里隐居,避开宫廷的喧嚣。1774年,玛丽·安托瓦奈特王后得到了小特里亚农宫,随即开始彻底改建这片园林。路易十五的植物园被拆除,取而代之的是一座融合了英式与东方风情的大花园,这种风格更符合当时人们的品位。玛丽王后还刻意控制园内建筑的数量。图为爱神亭。</span>随着“装饰农场”风靡欧洲,玛丽·安托瓦奈特王后指示建筑师理查·米克向北扩建园林,并在人工湖四周修建一座完整的仿真村庄。玛丽王后将多种乡土建筑风格融为一体,与密友在舒适的村舍里享受着无拘无束的生活。参观大马厩,可以看到当年为玛丽·安托瓦奈特王后的子女们准备的奇妙藏品,其中包括气派的马车、小巧的车厢、轿子和雪橇。这些物件向游人生动地展示了旧制度时期、帝国时代和复辟时期盛大浮华的宫廷生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阿波罗喷泉(Fountain of Apollo)</p><p class="ql-block">The Apollo Fountain 阿波罗喷泉位于凡尔赛宫大运河旁边。黎明时分,俊美活泼、热情四射的太阳神乘坐着金光闪耀的金色座驾从海中升起,划过天际开始危险的天空之旅。鲸鱼和吹着海螺的海之信使,簇拥着太阳神和他的金色座驾。当阿波罗喷泉打开时,古希腊传说中的这一幕,栩栩如生的展现在我们的眼前……</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巴黎 凡尔赛</p><p class="ql-block">虽然路易十三1630年开始在凡尔赛建立一个花园衬托的城堡,但凡尔赛宫的真正的创作者却是路易十四.1677年路易十四宣告朝廷和政府机构设立在凡尔赛,于是长达50年的工程从此全面展开……</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花园-喷泉:</span></p><p class="ql-block">1. 拉朵那池 取自奥维德名著变形, 体现了阿波罗和狄安娜之母的神话传说.</p><p class="ql-block">2. 拉朵那坛上是拉朵那和她的子女</p><p class="ql-block">
3. 宫前的两个水坛之一,每池的四角设有卧式雕塑,象征法国的主要河流,这是象征罗纳河
</p><p class="ql-block">4.橙园 1684-1686年之间建立,由四块草坪和一个圆形池塘构成,树木有棕榈,夹竹桃,石榴,甜橙等.</p><p class="ql-block">5. 阿波罗池 阿波罗的战车</p><p class="ql-block">6.南坛-又称为花之坛,和爱之坛,这是南坛的雕塑睡中的阿雷娜</p><p class="ql-block">7.三泉中最上面的一泉
8.水坛旁美女雕塑之一</p><p class="ql-block">8.水坛旁美女雕塑之一</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9. 阿波罗池特写 </p><p class="ql-block">10. 弗洛尔池和小径 半裸的弗洛尔被编织花环的小天使围绕着依偎在花床上
</p><p class="ql-block">11. 龙池 阿波罗传奇中的一个故事情节:被阿波罗用弓箭刺死的巨蟒皮东被海豚和骑着天鹅和手持弓箭的爱神团团围住.</p><p class="ql-block">12.阿波罗池旁的林荫道
</p><p class="ql-block">13.昂瑟拉德喷泉 描绘了泰坦无视朱比特的制止,妄想攀登奥林匹克山被制服的故事,雕塑表现出下半身压在岩石下作垂死挣扎的泰坦.</p><p class="ql-block">14. 从拉朵那池眺望皇家大道和大水渠.皇家大道长335米宽40米,中心铺设绿色草坪,因此也被称为绿色地毯.大水渠在阿波罗池前方,工程长达11年之久,许多水上节日在此大放光彩.
</p><p class="ql-block">15. 园林中的塑像之一
</p><p class="ql-block">16. 蔚蓝色天空下美丽的拉朵那</p><p class="ql-block">几个著名的凡尔赛喷泉:</p><p class="ql-block">1. Le Bassin de Latone · 2. Bassin d'Apollon · 3. Bassin de Neptune · 4. Bassin du Dragon · 5. Bassin de la Pyramide · 6. Fontaine du Point du Jour · </p><p class="ql-block">1. 拉托纳喷泉 2. 阿波罗喷泉 3. 海王星喷泉 4. 巨龙喷泉 5. 金字塔喷泉 6. 黎明喷泉</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尼普顿喷泉(Neptune Fountain) </p><p class="ql-block">Bassin de Neptune in Versailles 尼普顿喷泉中的海神坐在贝壳中,周围簇拥着他的妻子和丘比特。海神尼普顿被描绘成一个留着三叉戟的大胡子形象,统治着大海、地震。他可以召聚所有的河流,撼动大地,为洪水开路。阳光下,整个喷泉五光十色,这是凡尔赛宫中最美丽的设计之一。</p><p class="ql-block">尼普顿喷泉是凡尔赛喷泉群中最大的一个,有99股喷泉水柱。它始建于1679年至1682年之间,最初设计只是以海神尼普顿为主题的海洋装饰品,当时被称为“龙下池”或“杉树池”。经过整整60年的陆续建造和改建后,在路易十五时期正式开放了此喷泉。</p><p class="ql-block">“龙”喷泉(Dragon Fountain)</p><p class="ql-block">“龙”喷泉是凡尔赛中喷出水柱最高的喷泉,水从龙池上的一个半月形装饰中流出,最高可喷出27米高的水柱。太阳神阿波罗,为了给母亲拉多娜报仇,用箭射死了“龙”皮同,并在皮同占据之处建起了自己的神庙。在皮同的旁边,围绕着海豚和带着弓箭骑坐在天鹅上的爱神们。</p><p class="ql-block">从这个喷泉中“龙”的造型、以及古罗马希腊传说《变形记》的插图中,我们能了解到,在西方神话中的“龙”是一种类似蛇蟒、恐龙、带着翅膀的形象,它是邪恶的象征;这与东方文化中的龙应该不是同一个概念。Virgil Solis - Apollo Python (Wiki)</p><p class="ql-block">四季喷泉(Four Seasons Fountains)</p><p class="ql-block">在凡尔赛宫中矗立着四个喷泉,这些喷泉建于1670年代,分别代表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从拉多娜花坛尽头和皇家之路的入口看,可以同时欣赏所有四个喷泉。</p><p class="ql-block">春季喷泉,也称芙罗拉喷泉(Flora Fountain),位于多个丛林园的交叉路口处。芙罗拉是罗马神话中的春天和鲜花之神。花床上的芙罗拉头戴花冠,她的身边围绕着正在编花环的爱神们。</p><p class="ql-block">色列斯(Ceres )是罗马神话中夏天的象征。因此夏季喷泉也称色列斯喷泉(Ceres Fountain)。在爱神们的簇拥下,这位收获女神,手执镰刀、坐在遍布麦穗的地面上,身边还有矢车菊和玫瑰环绕。</p><p class="ql-block">秋季喷泉(Bacchus Fountain)则以酒神巴克斯为主体,在金秋葡萄收获的季节,他的身边围绕着半童半羊的小森林之神。</p><p class="ql-block">冬季喷泉,与春季喷泉形成了完美对称的是萨图恩喷泉(Saturn Fountain)。象征农业之神的萨图恩,居中端坐在一个散布着贝壳的小岛上,身边围绕着他的小爱神们。</p><p class="ql-block">Bassin de Cérès in Versailles 最后,当您白天欣赏了这些喷泉后,也别错过了喷泉夜景。五彩缤纷的焰火,把斑斓的色彩映在水面上,更营造出神话般的气氛……</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大特里亚农宫:1687年由路易十四为其情妇曼特侬夫人建造,只有一层,室内装潢相比之下比较朴素。路易十四时期,国王有时厌倦豪华的凡尔赛宫,也会到这里居住。1805年至1815年,拿破仑经常居住于此。</p><p class="ql-block">小特里亚农宫:路易十五为其王后建造。为典型的古典主义风格建筑,主要的房间有大沙龙、小沙龙、画室、卧室、化妆室等。附近有路易十六为玛丽·安托瓦内特王后修建的瑞士农庄,有茅屋、磨坊、羊圈,王后常化妆为乡间牧羊女在此游玩。</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如何到达</p><p class="ql-block">凡尔赛宫距巴黎16公里,自驾(有停车场)、坐出租车、巴士或火车均可轻松抵达。</p><p class="ql-block">城郊快线C(RER C)将巴黎市中心和Versailles Rive Gauche站连接起来,车站距离宫殿仅有10分钟步行路程。还可以坐火车从巴黎Montparnasse站到凡尔赛Chantiers站,或从巴黎Saint Lazare站到凡尔赛Rive-Droite站,从这两个车站步行20分钟均能到达凡尔赛宫。也可坐171路公共汽车(RATP)从Pont de Sèvres地铁站前往凡尔赛。</p><p class="ql-block">何时游览</p><p class="ql-block">游览凡尔赛,四季皆宜,但是它广阔的花园在春季和夏季观赏最佳。</p><p class="ql-block">凡尔赛宫的建筑周一关闭,但花园和园林仍然开放。每年有超过700万人访问凡尔赛宫,所以最好在非高峰时间(例如在上午9点开放时)即购票进入。每周也有几天游客较多,比如周日和周二,因为这两天巴黎不少博物馆均闭馆。</p><p class="ql-block">冬季也是好时机,可以探游一个光线更加柔和也更为安静的凡尔赛。</p><p class="ql-block">如何游览</p><p class="ql-block">想游览宫殿和庄园,应该计划在凡尔赛度过一天或更长时间。音频导览包含在门票价格中,您也可以在Google Play和App Store上免费使用三款移动应用软件。导游团可以进入庄园的封闭区域,并直接进入博物馆的主要地点。</p><p class="ql-block">每天都有数个展览及导游团。皇家礼拜堂、皇家歌剧院和凡尔赛马术学院会举办许多活动。每年夏季,音乐喷泉表演让花园里的花坛和林园随着巴洛克音乐而灵动。</p><p class="ql-block">凡尔赛宫将支持艺术创作视为责无旁贷的使命。自2008年以来,每年都会举办当代著名艺术家的作品展,如杰夫·昆斯、吉赛普·佩诺内和安尼施·卡普尔。</p><p class="ql-block">凡尔赛宫为旅游团体提供各种特别优惠,如贵宾之旅和特别的晚间旅游,可进入通常不对公众开放的区域。欲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 http://en.chateauversailles.fr/tourism-professionals/guided-tours-upon-request</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