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晨光漫过公园长椅时,我与这位有着同样爱好的丁兄又见面了。见他手里提着一袋手擀面,我随口说道“这面条质量很好,煮时不粘锅也不断条,在哪里买的?”这无意的一句问询却让他记在了心里。</p><p class="ql-block"> 没过几天,他打来电话问我在家吗,说有事找我,我疑惑的问什么事电话里不能说吗?他答道:“你在家稍等一下,我马上过来,见面再说。”之后就挂断了电话。</p><p class="ql-block"> 不大一会儿,门铃响起,我从猫眼探视到是他,便立马开门。他说:“我就不进家了,你那天不是问这手擀面吗?怕你难得找,我买了几斤给你送来。”说罢,将沉甸甸的一袋面条递到我的手里。我接袋子的时候,看见塑料袋在他掌心勒出深红的印痕,像团将熄的炭火。随即,他按了电梯按钮,说了句“我走了”,便转身离去。</p> <p class="ql-block"> 收到面条的那一瞬间,我特别感动,感觉面条里蕴含的温度,真是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啊!这寻常市井里最平凡的食物,此刻在我手中竟像块温热的玉,晶莹剔透,清新而纯净。我若有所思,为什么古人要把情意比作丝线?原来最动人的牵系,往往藏在生活中最不经意的褶皱里。</p><p class="ql-block"> 其实,我与丁兄平时联系并不多,只不过偶尔在门球场或其他的娱乐场所碰到。现在都已是退休多年的老人了,他长我两岁,所以称他为兄。与他在过往的接触中,我对他的印象是:有骨气,有硬气,有担当,是一个充满豪气又细心的男人。从他的言语中得知,他的老伴近几年是医院的”常客”,一个儿子又远在千里之外,老伴病榻上的事全是他自己在照顾料理。</p><p class="ql-block"> 而我不经意的一句话,竟让这位古稀老人默记在心,且付诸行动,足见他的心细与真诚,他的行为让我体会到了平平淡淡才是真的情感之光。</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那天早晨煮面时,沸水在锅里咕嘟响着,面条在筷尖舒展成透明的碟。每一道皱褶里都漾着麦香。老伴对我说,“丁兄这心意比金子还贵啊!”此时,我忽然想起十多年前,我们刚退休在门球场初遇时,也只是这样简单的寒暄。只是那时的他发梢还泛着青黑,岁月,像这碗升腾的热气,把淡如水的缘分熬成了醇厚的汤。</p><p class="ql-block"> 面汤的热气模糊了我的眼睛,氤氲中,我仿佛觉得丁兄的身影在蒸汽里沉浮:邀我去他农村老家喝喜酒时的豪爽热情,把窖藏在地下多年的自酿米酒挖出来送给我的美好片段……这些瞬间像面汤里的油花,平常又金贵,最终都凝成碗底那口绵长的回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