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行(11)纳米比亚-历史与现代交融的非洲明珠

子明

纳米比亚是一部厚重的历史书卷,每一页都写满故事。在首都温得和克,德国殖民时期的建筑静静伫立,无声诉说着被殖民岁月里的挣扎与变迁,城市内现代建筑比比皆是,彰显着国家浴火重生的坚韧与力量。这些建筑相互对望,是不同历史阶段的对话,触摸到这座城市的沧桑过往,也深刻感受到它对自由与独立的执着追求。 纳米比亚首都温得和克市中心的圣福音教堂,是一座基督教堂,温得和克的标志性建筑之一,采用新哥特式和新文艺复兴式的混合风格,建筑材料主要是来自德国,其中教堂的彩色玻璃窗是德国皇帝威廉二世赠送的。 圣福音教堂,最初是德国阵亡者的安息教堂,坐落在温得和克市中心的山丘顶端,高耸的尖顶引人注目,顶部十字架成为城市的天际线。这里交通便利,周围有多个著名建筑,独立纪念馆、国家博物馆、国会花园等。 与教堂一街之隔的独立纪念馆,这是由朝鲜援建,其设计和建造体现了朝鲜的建筑风格,金色的幕墙在夕阳的映射下熠熠生辉,中心浮雕的太阳寓意:初升的太阳,充满生机与活力,向着光明的未来迈进。 纳米比亚独立纪念馆前,竖立开国总统萨姆・努乔马的雕像,<br>萨姆・努乔马是纳米比亚的国父,他带领纳米比亚开展了独立解放运动,在1990年纳米比亚独立后,担任首任总统直至 2005 年。雕塑中的他右手高举开国宪法,象征着纳米比亚走向独立与民主。 竖立在独立纪念馆底层的石碑,铭记着纳米比亚人民争取独立的艰难历程,石碑是这段波澜壮阔历史的见证,时刻提醒着人们不要忘记过去的苦难,珍惜来之不易的独立与和平,石碑矗立在独立纪念馆底层中心,象征着纳米比亚维护国家主权的独立、完整和自主发展的决心。<br> 独立纪念馆底层的浮雕,生动展现了纳米比亚人民为争取独立而奋斗的场景,人物姿态充满力量与激情,纪念纳米比亚摆脱殖民统治、赢得国家独立的艰辛历程,传承和弘扬纳米比亚人民为自由和民族解放不屈抗争的精神,是对那段历史的铭记与致敬,让后人能直观感受到先辈们追求独立的决心与勇气。 位于独立纪念馆旁边的纳米比亚独立雕塑,也被称为 <b>“他们的鲜血为我们换来自由”</b> 雕塑,意在缅怀那些在独立战争中英勇牺牲的烈士。男女并肩站立的姿态,高举挣脱的锁链,代表着国家从被压迫到获得独立自由,铭记来之不易的独立历程,团结一致在国家建设和发展中,继续保持不屈不挠的精神风貌。 站在朝鲜援建的纳米比亚独立纪念馆屋顶,风拂过耳畔,眼前,那座德国建筑风格的教堂静静矗立,在阳光下像是凝固的历史记忆,殖民时代的印记,而脚下的独立纪念馆,是朝鲜友人相助铸就的丰碑,金色外立面如炬火,照亮纳米比亚挣脱枷锁的路,两栋建筑,两段岁月,在此刻的视野里无声对话。<br> 眺望前方的国家博物馆,它像一本摊开的大书,外墙的砖石仿佛印刻着过往岁月的褶皱,曾经的殖民印记与如今的国家记忆在此交织,此时,在视野里仿佛能看到无数先辈为自由抗争的身影,心中充满对历史与当下交融的感慨,对这片土地未来的期许。 再将目光铺展向温得和克城市,现代楼宇与传统街区错落,道路如银色丝带穿梭,车辆像流动的光斑。远处山峦若隐若现,心中涌起复杂的情绪,有对历史沧桑的感怀,有对友谊的珍视,更有对这片土地当下与未来的期许,温得和克正带着多元的记忆,朝着属于自己的方向,沉稳又充满希望地生长。 纳米比亚的国家博物馆,这座建筑外观具有鲜明的特色,白色的立柱整齐排列,支撑起黄色的建筑主体,搭配红色的屋顶,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显得庄重而典雅。纳米比亚国家博物馆承载着展示国家历史、文化和艺术等方面的重要功能,是了解纳米比亚发展历程和多元文化的重要场所。 纳米比亚国家博物馆前,纳米比亚的开国总统萨姆・努乔马的雕塑,领导纳米比亚人民进行反对殖民统治、争取国家独立的斗争,纳米比亚独立后,他担任总统,致力于国家的建设与发展,深受纳米比亚人民的尊敬与爱戴。 国家博物馆前草坪上的人物雕塑:约翰・穆托科是纳米比亚著名的版画家,在纳米比亚艺术领域有着重要地位。他作品以木刻版画为主,艺术风格独特,有强烈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不仅在纳米比亚国内备受推崇,在国际艺术界也有一定的知名度。 国家博物馆前草坪上的人物雕塑:塞缪尔・马赫雷罗,是纳米比亚的重要酋长,在纳米比亚历史上地位举足轻重。19 世纪末到 20 世纪初,纳米比亚处于德国殖民统治之下,塞缪尔・马赫雷罗领导赫雷罗族人民坚决抵抗德国殖民者的压迫,是纳米比亚反殖民斗争历史的关键人物之一,对纳米比亚争取国家独立的运动产生了深远影响。 今天,在非洲最大的酒吧<b>“乔的啤酒屋”</b>用餐。“乔的啤酒屋”金字招牌,悬挂在酒吧庭院的最显眼的地方,酒屋创立于1990年,当时纳米比亚刚获得独立,正处在经济与文化发展的新时期。餐厅创始人希望打造一个能展现纳米比亚本土特色的餐饮场所,将当地的饮食文化与热情好客的传统结合起来,于是乔的啤酒屋应运而生。 起初,它只是一家普通的小餐馆,但凭借着别具一格的装饰风格和丰富多样的纳米比亚特色美食,逐渐声名远扬。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游客慕名而来,它不仅成为当地人聚会休闲的好去处,也在纳米比亚的餐饮文化发展中占据了一席之地,也成为展示纳米比亚文化的重要窗口。 这个鼎鼎大名的啤酒屋是温得和克必去的特色餐厅,有特色美食和德国醇酿啤酒,在庭院内甬道两旁,郁郁葱葱的树下散落着各种主题特点不同的酒吧屋,四周摆放着老板收集的动物标本,废弃的物件、指示牌等,不经意抬头就可能有猎豹或长颈鹿正看着你,栩栩如生,给人一种在非洲丛林里用餐的感觉。 乔的啤酒屋餐厅吧台周围挂着各式酒瓶、酒杯等,充满浓郁的酒文化氛围。煤油灯散发着温馨、柔和的光,独特的装饰风格,复古的情调,让人感受到其别具一格的餐饮与饮酒氛围。在这里,可以品尝到烤羚羊肉、鳄鱼肉、鸵鸟肉等具有当地特色的美食,从舌尖上感受纳米比亚的独特饮食文化。 乔的啤酒屋,有不同主题特色的酒吧屋,依据风格特点进行了设计,内部装饰充满了浓郁的非洲风情和纳米比亚本土特色,墙壁上挂着各种野生动物的标本、古老的狩猎工具、传统的手工艺品等,展现了纳米比亚的自然风貌、狩猎文化和传统技艺,成为人们就餐时抬眼就能触摸到的历史脉络场所。 啤酒屋长桌上整齐摆放着餐垫,餐具等,煤油灯散发着暖黄的光,整体环境展现出乔的啤酒屋别具一格的用餐氛围,既有着复古的情调,又能让食客感受到其独特的餐饮文化。当然,乔的啤酒屋用餐,都需要提前预订座位,眼前桌上的标识牌提醒该区域已被预订了。 一盏带有德国知名贝克啤酒标识的灯,弥漫着暖黄色的光晕,营造出啤酒屋的特色定位,同时彰显老牌贝克啤酒的品牌形象。<br> 乔的啤酒屋内,可见古朴的木质吧台上,煤油灯散发着温暖的光,喜力啤酒的杯垫,在灯光下更外引人瞩目,看来乔的啤酒屋不仅有知名的德国贝克啤酒畅饮,还有其他品牌啤酒的助威。 招牌烤猪肘是一道备受食客青睐的佳肴,端上桌的烤猪肘和搭配当地特色配菜土豆泥和酸菜,猪肘油亮酥脆的外皮泛着诱人的光泽,若想吃掉整个猪肘,看来还需努力一把。 咬上一口,外皮“咔滋”作响,酥脆到极致,紧接着是鲜嫩多汁的肉质,咸香的味道在口腔中散开,香料的味道与猪肉本身的肉香完美融合,同时,再喝上一扎贝克啤酒,一边感受着餐厅独特的装饰氛围,一边与朋友分享美食,是一种极具地域特色的餐饮体验,遗憾的是猪肘太大啦,没有吃完。 乔的啤酒屋,像一盏灯,又像时光精心打磨的明珠,长久悬挂在温得和克的街巷里。它的诞生,本就是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在杯盏碰撞间,诉说着历史和现代文明交融的深意,让我们在味觉与视觉的双重盛宴里,懂得了现代餐饮文化与纳米比亚的历史文明共生共荣的美好与力量。 今晚,入住温得和克乡村俱乐部度假村酒店,门前的绿植被精心布置的灯光勾勒出曼妙的轮廓,绿色的光束星星点点,似是从大地深处生长出来的萤火,又像是把草原的生机与活力,搬到了这里。 踏入酒店大堂,明亮的吊灯如璀璨的花火,在头顶绽放,洒下的光晕让整个空间都变得温馨而雅致,装饰融合了现代与当地的风格,既有都市的精致,又有非洲草原的粗犷与热情。 大堂中央摆放着大型艺术摆件,具有当地特色的雕塑,成为大堂的视觉中心之一,吸引客人目光的同时,也展现了纳米比亚的文化艺术特色。 透过明净的玻璃望去,温得和克乡村俱乐部度假村的餐厅,似精心营造的温柔小世界,暖黄的灯光如薄纱般笼罩着整个空间,给每一处角落都镀上了柔和的光晕,食客们轻声交谈,低低的笑语,品味着美食,一曲舒缓的乐章,在餐厅里悠悠回荡,每一位食客沉浸在这片刻的美好里。 站在窗前,向外望去,度假村的夜景在眼前铺展开来。远处的灯光稀稀落落,酒店内的灯火交相辉映。偶尔能听到远处传来的细微声响,或许是晚风拂过树叶,或许是夜行动物的低语,都为这静谧的夜增添了几分生动。 温得和克,这颗非洲大陆上的明珠,将历史的经纬与现代的丝线,密密匝匝地织进城市的每一寸肌理,那些带着欧式风情的房屋、教堂,曾是外来文明的象征,承载着一段复杂的过往,它们沉默地伫立,像是在时光长河里坚守的老者,诉说着殖民时代的喧嚣与沉寂。 眼前的景致,天成的岩石,倒映在泛着幽幽绿光的水面上,恍惚间,竟觉出历史与现代在此处的一场温柔相拥。温得和克早已褪去殖民的枷锁,焕发出崭新的现代活力,既有现代都市繁华,也能触摸到历史留下的深刻印记,是在历史与现代的交融中,一颗历经岁月打磨的明珠,散发着温润而璀璨的光芒。 清晨,准备再次出发,此刻,在温得和克乡村俱乐部度假村的这个夜晚,没有喧嚣,没有纷扰,只有宁静与舒适,感受到度假村的温馨惬意,这里更像一个温柔的港湾,让我在旅途中得以停歇,积蓄力量,好去迎接更多关于纳米比亚的美好遇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