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当电影《731》的镜头对准侵华日军731部队那座隐藏在东北密林的“死亡工厂”,一段被鲜血浸透的历史便以最震撼的方式重现在观众眼前。这部由赵林山执导,姜武、王志文、李乃文领衔主演的战争电影,没有刻意渲染戏剧化冲突,而是用写实的笔触,将731部队的滔天罪行与中国人的抗争精神交织,成为一部叩击人心的历史教科书。</p> <p class="ql-block">影片以1933年为起点,采用多线叙事串联起3000多名同胞的悲惨遭遇。当地小贩王永章的命运,是无数受害者的缩影——他与其他人被强行抓入“特设监狱”,日军先用谎言掩盖暴行,随后便露出獠牙:零下30℃的严寒中,受害者裸露的手臂被高压水冲击,肌肉冻裂后再遭铁棍敲碎,这是日军精心设计的冻伤实验;密闭空间里,毒气缓缓弥漫,生命在痛苦挣扎中流逝,只为记录一组组冰冷的中毒数据;甚至在无麻醉的状态下,活人被送上解剖台,器官被生生摘取,日军眼中没有“人”,只有可肆意摧残的“马路大”(实验材料)。电影对这些细节的还原,没有丝毫回避,每一个镜头都在诉说:这里不是战场,而是日军用科学外衣包裹的“人间炼狱”,每一寸土地都浸透了同胞的血泪。</p> <p class="ql-block">但《731》的价值,不止于揭露暴行,更在于刻画中国人在绝境中的反抗与坚守。王永章因粗通外语被迫从事杂务,当认清日军本质后,他效仿抗日英雄王子阳,带领狱友策划越狱——哪怕知道失败即是死亡,哪怕付出惨重代价后发现仍是陷阱,这份反抗的勇气从未熄灭。影片之外,历史中的抗争同样动人:地下工作者冒着灭顶之灾记录罪证,普通百姓用家园庇护抗日战士,无数先烈握着简陋武器冲锋陷阵。正如胡桂平诗句所写:“蹂躏奴役十四载,众志成城驱鬼狼”,十四年里,千万同胞失去生命与家园,但“还我河山”的信念如星火燎原,这份忍辱负重的坚韧,正是中华民族不倒的脊梁。</p> <p class="ql-block">电影的结尾,1945年的战火与溃败成为罪恶的注脚:美军投下原子弹、苏军宣战,日军仓皇撤离前,石井四郎下令销毁资料、炸毁基地,将剩余“马路大”全部杀害焚尸。那个被善良日本兵偷偷带出的孩子“小石头”,最终还是没能逃过死亡,他的逝去,是日军残暴本质的最后佐证——即便战争即将结束,他们对生命的漠视仍未改变。而石井四郎等人逃回日本、免于追责的结局,更让观众清醒:历史的伤痛从未因时间流逝而消失,那些未被彻底清算的罪恶,更需要我们永远铭记。</p> <p class="ql-block">当影片落幕,脑海中不禁回荡起九一八事变的警钟。1931年“日寇炸轨移祸端”,开启了中华民族十四年的苦难;如今每年鸣笛长响,既是对英烈的祭奠,也是对当下的警醒。我们今天能安稳生活、自在呼吸,不是凭空而来,而是先烈用生命换来的。电影《731》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让每一个中国人看清:和平来之不易,历史不容遗忘。唯有铭记731部队的暴行,铭记九一八的耻辱,才能守住眼前的安宁;唯有传承那份不屈的抗争精神,才能让中华民族在未来的道路上,坚定地走向更光明的明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