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9.3阅兵所想起的(7)

王崙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观9.3阅兵所想起的(7)</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抗日烽火三</b></p><p class="ql-block"><b>亚五亚六的故事</b></p><p class="ql-block"> 在战火纷飞的冀中根据地,流传着这样一句民谣:“区小队是捣乱的,县大队是吃饭的,亚五亚六是作战的。”这句话,道出了百姓对不同抗日武装力量的认知与评价。区小队人数较少,仅二三十人,虽无法正面迎敌,却以灵活机动著称,常以突袭扰敌,令鬼子惶惶不可终日;县大队人数众多,装备落后,打不了硬仗,又常因目标太大难以隐蔽,被乡亲们戏称为“吃饭的”。而真正让敌人闻风丧胆、令百姓交口称赞的,是亚五亚六——那支英勇善战的八路军主力部队。</p> <p class="ql-block">  亚五亚六,是百姓对八路军120师三五八旅七一五团与七一六团的亲切称呼。他们虽神秘,却令人安心。晋西北的老百姓常说:“贺老总有三宝:亚五亚六、战斗篮球队和战斗剧社。”这“亚五亚六”,正是贺龙将军手中的利剑,在战场上所向披靡。</p> <p class="ql-block">  1939年春天,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在冀中大地悄然传开,齐会打了一场大胜仗!亚五亚六的战士们英勇作战,歼灭了近800名日本侵略者。这场战斗,不仅让敌人胆寒,也让百姓扬眉吐气。据说,战斗打响时,外线部队从外向内猛攻,内线部队从村中向外猛打,将敌人团团围住,如同包饺子一般,打得日本鬼子鬼哭狼嚎四处逃窜,那叫一个干净利落。</p> <p class="ql-block">  1939年4月23日清晨,日军在炮火掩护下猛攻齐会村,数次进攻未果后,竟丧心病狂地施放毒气,焚烧民房。贺龙师长与120师司令部的二十多名指挥员虽中毒,仍坚持指挥战斗。当夜,七一五团与七一六团对敌军形成夹击之势,日军腹背受敌,死伤惨重,被迫南逃。次日拂晓,逃至马村的敌军又遭伏击,几乎全军覆没。此役共歼敌七百余人,俘虏七人,缴获山炮一门、轻重机枪二十挺、步枪两百余支。这是平原游击战中一次成功的外线速决战,为华北抗日斗争树立了光辉典范。</p> <p class="ql-block">  齐会战斗激烈进行的同时,国际共产主义战士白求恩大夫带领医疗队,冒着枪林弹雨,就在离前线不远的一座小土地庙中抢救伤员。他连续工作两天两夜,为伤员施行手术,未曾合眼。</p> <p class="ql-block">  有一天夜晚,八路军主力部队从我们村中悄然经过,乡亲们奔走相告:“亚五亚六来了!”大家纷纷烧好开水,拿出干粮、鸡蛋、红枣和山药,塞进战士们的怀里。战士们一边摆手推辞,一边笑着说着什么,一口浓重的南方口音,听得人一头雾水。后来才知道,他们是从南方来的老红军,如今改称八路军。而离村二三里外的日军据点,那一夜确鸦雀无声,灯不敢亮,枪不敢放,敌人龟缩如鼠,只因他们知道——亚五亚六来了,惹不起。</p> <p class="ql-block">  那一阵子,日本鬼子老实了许多,伪军更是不敢轻举妄动。每当乡亲们提起亚五亚六,总会竖起大拇指,自豪地说:“那是这个!”</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图片选自网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