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拍摄:青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美篇号:11035574</p><p class="ql-block">拍荷是每个摄影人的必修课,时间跨度之长,表现形式之广,是其它自然草木花卉无可比拟了。拍荷,尤其是发现荷花终其一生,每个生长阶段都有其妙不可言的自然形态。即使衰败,也散发出楚楚动人,令人扼腕叹息。于是,《我拍残荷10年》出现了。</p> <p class="ql-block">十年前第一次举起相机对准池塘里的残荷,没想到这一拍就是十年。那时刚退休,偶然路过公园一角,一片枯荷斜插水中,茎秆如铁,莲蓬低垂,风一吹,沙沙作响,竟让我站了半小时。从那以后,每个秋冬,我都往荷塘边跑。</p> <p class="ql-block">深秋之后,花谢了,叶枯了,水面上剩下几根歪斜的茎,顶着焦褐色的莲蓬,反而让我心头一紧。那种美不说话,却像一根细线,轻轻扯着你往回忆里。</p> <p class="ql-block">拍残荷久了,竟也些门道。有的莲蓬紧闭,像攥着秘密不肯松手;有的已裂开,黑籽裸露,仿佛把一生的果实都交给了风。荷叶蜷缩如拳,边缘焦黄,可叶脉还在,一道道伸展着,像老人手背上的青筋,倔强地连着生命。</p> <p class="ql-block">美不止一种,有人爱春华,我偏爱秋实。残荷不争不抢,却把时间走过的痕迹都留在了身上,每一处裂痕都是故事,每一道弧线都是风骨。</p> <p class="ql-block">水墨画里的残荷,向来是文人笔下的清冷意象。我拍的虽是实景,却总想靠近那种味道——不喧哗,不取悦,只静静立着,任霜打雨淋。</p> <p class="ql-block">去年冬上,天光微亮,塘面浮着一层雾,等阳光破云。忽然,一束光斜照下来,打在一支孤零零的残荷上,莲蓬泛着金边,倒影在水中轻轻晃动。那一刻,我仿佛看见它从盛放到凋零的全过程——花开时无人知,花落时却有光来吻别。</p> <p class="ql-block">十年,我拍的从来不只是荷。是时间,是坚持,是一个人如何在岁月里保持挺立的姿态。唯有这塘残荷,年年枯,年年生,像一场无声的约定。</p> <p class="ql-block">《我拍残荷10年》,只想让那些匆匆而过的人,停下来看看——原来凋零也可以如此庄严,原来老去也可以如此美丽。生命不必始终灿烂,只要在最后仍能挺直脊梁,便值得被记住。</p> <p class="ql-block">拍了残荷10年,各种姿态,形态的残荷都记忆犹新,这是一种执着,一份追求,一份自我欣赏。残荷的美有其自身特点,残荷的品相尤其让人赞叹。从摄影角度,残荷在于取材,在于后期表现,在于与人的心灵相通。择其一二,与美友们共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