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学山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39b54a">自卑的藤蔓委屈的躲藏着</font></h5><div><br></div>窗台上的常春藤曾蜷曲着茎蔓,总往墙角的阴影里钻。<br>我望着它皱巴巴的叶片,像望见年少时的自己——<br><br>说话时爱盯着鞋尖;集体活动时缩在角落;连照镜子都觉得眉眼间满是局促。<br><br>那时的自卑,像细密的藤蔓,悄无声息地缠绕住心脏,每一次呼吸都带着若有若无的束缚。<br><br>总以为自卑是源于 “自己的不够好”——:年少时成绩不如同桌耀眼,唱歌没有同学动听,连笑起来时眼角的纹路都显得笨拙。<br><br>于是拼命模仿别人的模样,把自己塞进不合身的 “完美模板” 里 —— 学着开朗的同学大声说话,却在话音落下时更觉尴尬;刻意模仿优雅的姿态,却在转身时差点绊倒自己。<br>直到某天暴雨过后,窗台上的常春藤被打得枝叶凌乱,可待阳光重新洒下,它竟不再执着于墙角的阴影,反而顺着窗台向外舒展,嫩绿的新叶在风中轻轻摇晃,那般自在。<br>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39b54a">原来阳光下竟然这般美好啊!</font></h5> <br><div><div>忽然懂得,自卑从来不是因为 “不够好”,而是源于对 “独特” 的误解。就像每片树叶都有不同的纹路,每朵花绽放的姿态都各不相同,我们本就无需用别人的标尺衡量自己。曾经以为的 “缺陷”,或许正是独一无二的印记:说话时的轻声细语,能让倾听者更觉温暖;安静的性格,让我们更能捕捉到生活里细微的美好;就连那些曾让自己羞愧的 “不完美”,也在时光里慢慢沉淀成独特的气质。</div><div><br>告别自卑,从来不是一场轰轰烈烈的 “改造”,而是一次温柔的自我和解。就像常春藤慢慢挣脱阴影的束缚,我们也需要一点点卸下对自己的苛责:不再因他人的评价否定自己,不再为迎合别人隐藏真实的模样,学会在独处时与自己对话,在喧嚣中守住内心的节奏。当我们开始接纳自己的所有模样 —— 包括那些曾让自己自卑的部分,便会发现,原来生命本就自带光芒,无需借他人的光来照亮。</div><div><br>如今再看窗台上的常春藤,它已爬满了整个窗台,翠绿的叶片在阳光下闪烁着光泽。而我也终于学会坦然地抬起头,笑着与世界对话,不再被自卑的藤蔓缠绕。原来,当我们愿意与自己和解,接纳每一个独特的瞬间,生命便会像挣脱阴影的常春藤一般,自在生长,向阳绽放。</div></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