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我们出差带货

蜗牛也是牛

<p class="ql-block"> 现在,人们都知道直播带货,网红带货。这里,我给你说说,我们以前是怎样出差带货的。</p><p class="ql-block"> 上世纪的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是国家经济困难,物资贫乏时期。在郑州买东西,好多都要凭票!买电视、自行车要票,买花生、水果糖也要票…… 就是有些不要票的,你可能见不到、也买不到?那时候,你要是有一个卖肉的朋友,啧啧,比现在认识一个厅官都管用!</p><p class="ql-block"> 那些年,单位要是有人去外地出差,好多同事听说后,都会让他帮忙买点东西,捎带回来。我记得出差带货,去上海出差,多是捎带皮鞋;去广州出差,多是捎带衣服;去内蒙出差,多是捎带毛线;去北京出差,多是捎带“六必居”和木制的搓衣板……</p> <p class="ql-block"> △ 七十年代,我出差乘坐过的绿皮火车。 图/网络</p> <p class="ql-block"> 前日,自己无意中找出来一个旧笔记本。翻看上面,模模糊糊的字迹还记载着,1977年9月,我到单位第一次出差去重庆,给同事们买东西、带东西的“旧账”。</p><p class="ql-block"> 上面记写的有:</p><p class="ql-block"> 鲍*珠:竹篮、桔子、榨菜</p><p class="ql-block"> 李*云:竹制小桌</p><p class="ql-block"> 陈*芬:榨菜(6斤)、桔子</p><p class="ql-block"> 杨*国:桔子</p><p class="ql-block"> 傅*华:竹编小孩圈椅</p><p class="ql-block"> 刘*亭:黑皮鞋(39码)</p><p class="ql-block"> 陈*颜;榨菜、竹篮、桔子</p><p class="ql-block"> 孙*鉴:竹椅(带靠背)</p><p class="ql-block"> 王*玄:豆瓣酱</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1977年,重庆还隶属于四川省。看得出来,来这里给大家带买的,大多是本地的竹器、四川的桔子、郫县的豆瓣,涪陵的榨菜。</p><p class="ql-block"> 在我们今天看来,这些上千公里背回来的,都是些平常不能再平常的东西了。但是在那个年代,它可是郑州的紧俏货、稀罕物!哪像现在,物产丰富,物流便利。天南地北能有的东西,郑州也都是应有尽有。</p> <p class="ql-block"> △ 1977年9月,我在重庆北碚。</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到改革开放,我们从过去的出差带货,到今天的直播带货;从过去想办法“买的到”,到今天想办法“卖的出”。你说,这是不是也折射出,一个时代的变迁和发展啊! </span> </p><p class="ql-block"> 时光走过了五十年,今天再来重庆。我不买桔子,不买榨菜,不买豆瓣酱。没有人捎带东西,我再也不用大包小包,手提肩扛,“做大自然的搬运工”了! </p><p class="ql-block"> 2025年9月21日</p> <p class="ql-block">作者简介:</p><p class="ql-block"> 方宏,网名:蜗牛也是牛,50后,郑州人,籍贯江苏。扛过枪,穿过白大褂。喜欢写作和摄影,作品上过报刊,获过奖誉。做过宣传、人事、党务和行政。现已从河南省直一家卫生事业单位退休。</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