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编辑/口琴演奏:凡尘</p> <p class="ql-block">《花好月圆》是一首充满欢庆气氛的民乐合奏曲,以其朴实自然的旋律、真挚的情感和深远的意境,深受海内外听众的喜爱。</p> <p class="ql-block">这首曲子由黄贻钧创作于上世纪三十年代,原是以齐奏方式演奏的轻音乐作品。后来在1956年,经彭修文改编成民族管弦乐版本,增加了乐曲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使其更加生动活泼。改编后的《花好月圆》采用了有再现的单三部曲式,全曲从热烈的快板引子开始,立即给人强烈的感染。随后,柔和、轻盈的音乐主题出现,由笛子以明亮音色呈示,然后转入高胡和二胡的变化重复,描绘了一幅轻歌曼舞的画面。</p> <p class="ql-block">在乐曲的中段,扬琴和秦琴上出现了轻快活泼的主题,随后由笛子和二胡、高胡进行变化重复。通过一个切分节奏的变音,乐曲由G调转入C调,低音乐器以深厚的音色演奏出有舞蹈性的节奏型,生动地表现了人们在月下花丛尽情欢舞的场面。最后,乐队以快速的加花演奏,变化再现最初的音乐主题,使乐曲在热烈欢腾的情绪中结束。</p> <p class="ql-block">《花好月圆》不仅是一首经典的民乐作品,更是一个富有民族特色和人文情怀的音乐瑰宝。它以其独特的韵味和魅力,在文化传承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了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象征之一。黄贻钧在创作这首乐曲时,正值年轻有为,对生活充满希望和信心,这种乐观的情绪也体现在乐曲中,使得《花好月圆》充满了积极向上的精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