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视频图文版权》</p> <p class="ql-block"> 艺术本是创作者心底的微光,是用笔墨、音符或镜头,把对世界的感知酿成能触碰人心的东西。它像山谷里的花,不为路人的赞叹而开,只为顺应时节的生长——这份纯粹,是艺术最动人的底色。</p><p class="ql-block"> 而沽名钓誉,更像追逐花期的蜂蝶,在意的不是花的芬芳,而是停在花上时能否被更多人看见。当两者邂逅,未必是尖锐的碰撞,有时更像一场无声的拉扯:有人把艺术当作敲门砖,精心包装“作品”去迎合流量,却忘了笔尖该有的温度;也有人在盛名里慢慢迷了路,把外界的夸赞当成创作的目的,渐渐丢了最初动笔的初心。</p><p class="ql-block"> 其实艺术从不怕被看见,怕的是为了“被看见”而丢了本质。就像好的文字该先打动自己,再打动他人;好的画作该先藏着创作者的思考,再被观众读懂。若把名利当作终点,艺术便成了空壳;唯有守住那份对创作本身的热爱,才能让艺术在时光里真正站稳脚跟——毕竟,人们记住的从来不是“谁借艺术成名”,而是“艺术曾怎样照亮过人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