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盛宴

宝儿

<p class="ql-block"><b>照片:</b></p><p class="ql-block"><b>2019年11月5月,拍摄于北京香山公园红叶节。当夭早晨公园一开门就从东门进入公园,从东门一路徒步上山到香炉峰,然后徒步下山出公园北门,在公园里大约连续走了五、六个小时。现在岁数大了再这么围着公园上、下山连续走一圈已不可能了,岁数不饶人要懂得量力而行不可盲目为之,以免发生意外。</b></p><p class="ql-block"><b>红叶节期间,静翠湖周边的景色也很美,由于静翠湖在南,眼镜湖在北,因此这次观赏红叶从山上下来后直接去眼睛湖了,因太累了没有去静翠湖,故有点小小的遗憾。</b></p> <p class="ql-block"><b>香山红叶是北京最浓最浓的秋色,每年一入秋,爱好游山玩水的北京人心里便自然涌出一个迫不及待的问题:香山红叶红了吗?这份期待自1989年首届红叶节举办以来,已持续了三十余载。红叶节期间,香山公园内游人如织,漫山遍野的红、黄、绿色彩交织,构成了北京金秋最绚丽的画卷。</b></p> <p class="ql-block"><b>香山红叶是北京最浓最浓的秋色,每年一入秋,爱好游山玩水的北京人心里便自然涌出一个迫不及待的问题:香山红叶红了吗?这份期待自1989年首届红叶节举办以来,已持续了三十余载。红</b></p> <p class="ql-block"><b>香山公园位于北京西郊,占地188公顷,是一座具有山林特色的皇家园林。其历史可追溯至辽金时期,金代诗人周昂在《香山》一诗中就描写了香山四大景观,即红叶(黄栌)、黄花(野菊花)、泉水和古松。元代至明代,观赏香山红叶都受到文人墨客的偏爱。</b></p><p class="ql-block"><b>乾隆十年(公元1745年)开始大兴土木,建亭台楼阁,并形成二十八景,将香山赐名为“静宜园”,名列京西三山五园。可惜的是,咸丰十年(1860年)和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香山先后两次遭帝国主义侵略者的焚掠,名胜古迹毁于一炬,二十八景残存无几。</b></p> <p class="ql-block"><b>1949年3月,中共中央进驻香山,毛主席在双清别墅指挥了渡江战役、筹建了新中国,为香山的历史增添了光辉的一页。1957年5月1日,香山正式开放为公园,此后被列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b></p> <p class="ql-block"><b>红叶节与勤政殿的“消息树”</b></p><p class="ql-block"><b>红叶节期间,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勤政殿前的两棵元宝枫,它们被喻为香山红叶的“消息树”。这两棵树的变化预示着香山红叶的观赏状态。</b></p> <p class="ql-block"><b>每到深秋时节,元宝枫叶片由绿而黄而红,仿佛穿上了一条金灿灿、红艳艳的袍子。叶片飘落到水池里,就像漫天的星星,游客纷纷在元宝枫前拍照打卡。这两棵树的变化成为了香山秋色的风向标,当它们开始变色,就意味着香山即将进入最美的季节。</b></p> <p class="ql-block"><b>香山公园拥有各种树木多达20余万株,其中古树5800余株,占北京城区古树总量的四分之一。红叶树种十万余株,形成了驰名中外的香山红叶,为新北京十六景之一。红叶区主要集中在公园南麓,随着秀色前行,于看云起仰望山峦,但见风光旖旎,碧空无垠。</b></p> <p class="ql-block"><b>香炉峰俗称“鬼见愁”,海拔575米,是香山公园的主峰。登上香炉峰,可以俯瞰整个北京城的秋色,景象壮观。下山时乘坐缆车,能够目不转睛地欣赏壮美香山的全貌,在红叶衬托下的缆车成为了一道移动的风景线。</b></p> <p class="ql-block"><b>从鬼见愁上俯瞰,漫山遍野的红叶、黄叶和绿叶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巨大的自然画卷。缆车缓缓下行,游客仿佛穿梭在色彩斑斓的海洋中,不同高度、不同角度的景色变化令人叹为观止。</b></p> <p class="ql-block"><b>红叶节期间,香山公园迎来大量游客。例如在2005年的一个周末,香山就迎来了12万游人。甚至在80年代,就出现过17万前往香山观赏红叶的游人被困,交通堵塞甚至超过2小时的情况。</b></p> <p class="ql-block"><b>眼镜湖与红叶区的景色</b></p><p class="ql-block"><b>眼镜湖是香山公园内的一处迷人景点,位于北京香山公园静宜园内。两潭湖水(仿佛椭圆形的镜片)以一座白石拱桥相连,活生生一副眼镜,故得名。金秋的湖水更浓绿,镜子般倒映着游人、秋花、秋叶和远山,美不胜收。</b></p> <p class="ql-block"><b>公园东门外更是热闹非凡,游客们摩肩接踵,有的忙着拍照,有的驻足欣赏,人潮、红叶、黄叶、绿叶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秋游图景,整个公园仿佛都沸腾了起来。</b></p> <p class="ql-block"><b>香山红叶的主要树种是黄栌,这也是为什么金代诗人周昂在诗中提到的就是“红叶(黄栌)”和“黄花(野菊花)”。黄栌的叶片形如一把小团扇,秋季会变成鲜红色。而黄叶树主要是银杏和元宝枫。银杏每到深秋,楼前金灿灿的银杏自成一色。风儿一吹,一树金黄又成一景,落叶宛如金色蝴蝶在院内翩翩起舞。</b></p> <p class="ql-block"><b>以下是香山公园主要赏叶树种及其特点:</b></p><p class="ql-block"><b>树种 叶形 秋色特点 主要分布区域 来源。</b></p> <p class="ql-block"><b>黄栌 团扇状(小团扇) 变为鲜红色 全园,尤其是红叶林区</b></p><p class="ql-block"><b>元宝枫 巴掌大 呈现红、黄、绿三色,如油画般绚丽多彩 勤政殿前等 </b></p><p class="ql-block"><b>银杏 扇形 金灿灿,落叶宛如金色蝴蝶 丽瞩楼前等 </b></p><p class="ql-block"><b>槲树 - 鲜红的叶片层层叠叠,像硕大的花朵 静翠湖</b></p> <p class="ql-block"><b>这些树木在秋季呈现出红、黄、绿等不同颜色,层层叠叠,形成了“层林尽染”的壮美景观。尤其是当阳光照射时,整个山峦仿佛披上了一件五彩霞衣,美得令人窒息。</b></p> <p class="ql-block"><b>拍摄小技巧</b></p> <p class="ql-block"><b>1. 突出主题:让红叶更壮观</b></p><p class="ql-block"><b>光线是关键:避开正午强光,选择清晨或午后柔和的侧光,能让红叶纹理通透、色彩饱和。逆光拍摄能让叶片发光,尤为惊艳。</b></p><p class="ql-block"><b>构图要简洁:用长焦镜头或大光圈(如f/2.8)虚化杂乱背景,让红叶或黄叶成为绝对焦点。巧妙利用屋檐、窗框、椅子等作为前景框,增加画面层次。</b></p> <p class="ql-block"><b>2. 拍好勤政殿与无人桥</b></p><p class="ql-block"><b>勤政殿前:将宏伟的古建筑与红叶结合,用广角镜头展现规模感。等待一阵风,抓拍红叶飘落的瞬间,动静结合,故事感更强。</b></p><p class="ql-block"><b>桥上无人:等待时机是主要方法,我在拍摄殿前照片时,为了躲避游人举着相机在原地站了约30分,才拍摄出桥上无人的照片,但如果桥上有位模特效果会更好。</b></p><p class="ql-block"><b>也可选择清晨开园或傍晚闭园前,人流最少。若无法避开人群,可使用相机的“长时间曝光”功能(需三脚架),将曝光时间设为数秒,移动的人群会虚化消失,只留下静止的桥梁和红叶,轻松得到“无人”效果。如果遇到游人站在桥上长时间不动,有可能在照片中显现出鬼影。</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总结:耐心等待能出好片,但主动运用光线、构图和慢门等技术,更能主动创造惊艳大片。</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55, 138, 0);"> 谢谢观阅</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