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沈阳市值得看的地方很多,前面至少有三次来过沈阳。第一次肯定是去看张学良故居,沈阳故宫。以后陆续看过9.18事变纪念馆,皇姑屯遗址,北大营遗址和市区一些公园等地方。</p><p class="ql-block"> 9月9日上午,我来到北陵公园。清昭陵俗称北陵,位于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泰山路12号,是清太宗皇太极与孝端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的合葬陵寝。始建于清崇德八年(1643年),至清顺治八年(1651年)初建完成。后经康熙、乾隆各帝的增建和改建,最终形成独具特色的古建筑群,是盛京三陵中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座帝王陵寝。</p><p class="ql-block"> 北陵公园则是依托北陵,打造成一座市民休闲公园。分为两个部分。前面是休闲娱乐区。广场,步道,荷花池,人工湖,游船等设施。园内有很多市民在唱歌跳舞,打牌下棋。好一派安乐祥和,太平盛世之美景。</p> <p class="ql-block"> 北陵公园的后部分。才是清昭陵。 清昭陵为“前朝后寝”三进院落的建筑格局,总体分为前导和陵墓两大部分。正红门至隆恩门为前导部分的一进院落,在正红门外还有下马碑、石狮、神桥、石牌坊等装饰性建筑。方城、隆恩门、隆恩殿为祭祀建筑区的二进院落。宝城明楼、宝顶、地宫为陵墓区的三进院落。说实话,帝王将相的陵墓保存完好,与其说是文物,文化的载体。不如说是在引导人民的价值观,具有标榜的作用。以至中华文化的传统价值观有着强大的生命力。无不烙印在我们的灵魂深处。仔细想想,我们现代人对传统价值观真的不能照单全收。比如:我们能不能把为父母办葬礼,修墓的钱用在为他们解决养老的实际困难上。毕竟老人的生活难处,很多可以用钱解决。认识我的朋友很多人都知道,我用于父母葬礼的钱很少,但我对父母生前的照顾,可谓无微不至。自己己经问心无愧。我和我大女儿开玩笑,能不能预支一点给我百年之后办葬礼的钱花花。足以说明我的价值取向和对人生的态度。</p> <p class="ql-block"> 参观完北陵公园。我沿着102国道前往赵本山先生口中的大城市铁岭。102国道是北京到中国最东边的抚远市的国道。沿途经过葫芦岛,锦州,沈阳,铁岭,四平,长春,哈尔滨。来东北自驾的人,走这条路北上哈尔滨应该算是传统线路。此前我两次自驾游东北,基本上到了沈阳便拐弯,第一次自驾是到了沈阳后,就去东部的新宾,吉林通化,长白山,𨒂边,然后进入黑龙江。从内蒙古返回关内。另一次自驾则是从内蒙,经漠河,沿着国境线转了一圈,最后到沈阳后再回关内。两是所走的城市,尽量不重复。此次来的目的,就是要走传统线路北上,去铁岭,四平,长春,扶余,哈尔滨看看。同时尽量把东三省没有到过的地级市看一遍。没有住过一晚的睡一晚。东北三省,对吉林省相对陌生一些。还有好几个地级市没有去。省会城市长春还是15年前背包游东北去过一次。自驾游就没有进过长春市区。</p><p class="ql-block"> 铁岭市,古称银州,辽宁省辖地级市,地处辽宁省北部,松辽平原中部,地势大体是东高中低、北高南低,总面积1300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22.7万。</p><p class="ql-block"> 由于到达铁岭市银州区的时间比较晚,加上身体有点累。住进酒店以后睡了一觉。晚上才到火车站附近转转。</p> <p class="ql-block"> 9月10日上午,我首先还是来到铁岭火车站附近照照相。然后来到银冈书院。这是周总理读过书的银冈学堂。</p><p class="ql-block"> 周恩来,1898年3月5日生于江苏省淮安市。生父周贻能。不满一岁时,因其小叔父周贻淦病危,故过继给周贻淦。两个月后,周贻淦去世。周恩来由守寡的嗣母陈氏抚养。1908年7月间,嗣母被肺结核夺去生命。1910年春,跟随大伯父周贻赓到奉天省银州(今辽宁省铁岭市),入银岗学堂读书。此后由于其大伯父工作调动去了沈阳,天津。他才有机会到沈阳、天津求学。人生有太多的偶然,其小叔和大伯都无子女,12岁以后的周恩来实际上又被大伯父视为儿子。从后来周恩来以儿子的名义为其大伯父送葬不难发现这一事实。正因为有大伯父的财力,周才有机会跟随大伯父出来学习。他的成功,也得益于少年时代所受的苦难和所接受的教育。个人认为:人生的结果是由无数个偶然事件相互叠加而成。与自己的努力有一定关系,但不是很大。甚至不是正向关联的关系。</p> <p class="ql-block"> 大约十点。我离开铁岭,前往开原市,它是铁岭市下辖的县级市。102国道南北贯穿县域。这里是赵本山先生的故乡。赵的老家就在该市的莲花镇。当地用“开心之原,欢乐之城,幽默之都”来描述开原,还是很有道理。大约十一点半,我们在开原市火车站作了短暂停留,然后来到开原古城。历史上,开原城比铁岭城名气大多了。开原古城,始建于辽代(926年)。 辽、金、元、明、清五朝重镇。这里是明代开原总兵府所在地, 是明军在东北的重要军事基地。控制着东蒙和女真地区。努尔哈赤年轻时曾在这座城池当兵,是开原总兵李成梁的卫士。深得李成梁信任。后努尔哈赤起兵,统一了女真各部落。实际上得到李成梁的支持。 1619年,努尔哈赤攻下开原。为全面占领辽东,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当时的开原城,就是这座古城。清代,民国,这里一直是开原县的治所。直到1903年,东清铁路通车,开原的县城城区才慢慢移至现在火车站附近。我从京汉铁路至京奉,东清铁路边的城市旅游,喜欢到火车站附近看看,原因是这些铁路车站都是上世纪初就有的,附近的街区,就是这些城市最早的繁荣地带。</p> <p class="ql-block"> 从开原继续往北,就进入了吉林的重要城市四平市。但四平东面的吉林省地级市辽源,我没有去过。我决定先往东北方向去辽源看看。这一路海拔在慢慢升高,进入了长白山与松辽平原的过渡地带。途经西丰县,这里盛产鹿䇯等名贵药材。路上风景也是美不胜收。</p> <p class="ql-block"> 大约四点半,我住进了辽源市区的酒店。就迫不及待地到市区参观游览。辽源市,吉林省辖地级市,位于吉林省中南部,地处东辽河、辉发河上游,因东辽河发源于此而得名(辽河之源)。地处长白山区向松辽平原的过渡地带, 全市总面积5138.7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为91.64万人。值得一提的是,辽源市区的夜景比白天更漂亮。给我留下了难忘的印象。而且东北确实不缺文艺人才。广场上到处都是艺术家在表演。据我观察,技能性人才与地理,气候条件有很大关系。东北从每年10月至第二年5月,天寒地冻,无法出门,基本上在坑上唠嗑,吹牛。久而久之,口才和演艺才能就练岀来了。看看小品和歌唱艺员。北方明显多些。说明人家有天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