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在鄂伦春笔直的大街上,艾文和几个文友边说边走,走着走着,文友带她走进鄂伦春族的商店里。</p><p class="ql-block"> 鄂伦春民族拥有许多精美的手工制品,体现了该民族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智慧,以下为你介绍几种代表性的手工制品:</p><p class="ql-block"> 刺绣制品</p><p class="ql-block"> 刺绣是鄂伦春族民间传统艺术,制品古朴典雅、庄重含蓄,图案错落有致,色彩协调明快。常见制品包括男女狍皮(布)衣服、鞋、帽、手套、烟荷包、背包、神衣、被褥等。妇女会在皮袍、长袍镶上绣有云字花纹的黑皮边,并在脖领、大襟、开衩等处绣花,也会在手套、背包、烟荷包等用品上绣出各种花纹。刺绣团花纹、波浪形花纹、角偶花纹,是鄂伦春妇女刺绣的绝技。其针法独特,有绣一针转一圈的方式,绣制纹路多以花鸟图案为主,能彰显鄂伦春民族特色。</p><p class="ql-block"> 剪纸作品</p><p class="ql-block"> 鄂伦春族剪纸常用“弓箭”“扎柱形”“鹿角形”“云卷”“植物形”“几何形”等图案。早期没有纸张时,人们用薄桦树皮和熟好的兽皮剪刻图案,后来纸张传入,才逐渐开始用纸剪。图案内容多以自然景象、花草树木、动物形象、生产生活场景等为主,强调生活情境性和故事情节性。剪纸作品多数用在服饰及衣帽、桦皮兽皮制品上。</p><p class="ql-block"> 桦树皮制品</p><p class="ql-block"> 桦树皮船:是鄂伦春人智慧的结晶,堪称世界民间工艺一绝,也是我国东北桦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樟子松做骨架、桦树皮做船体,船体形较长,两端呈尖锥状,好似一片巨大的“柳叶”。这种船轻便无声响,载重量大,顺水用桨,逆水撑杆,既用于捕鱼,又用于打猎,是鄂伦春人理想的狩猎工具。如今,桦皮船已成为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2006年,桦树皮制作技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p><p class="ql-block"> 其它桦树皮器具:包括船、签、箱、盒、碗、帽、鞋等种类。这些器具轻便、易携带、不易破碎,且具有良好的防水、抗腐蚀性能,是狩猎民族喜爱的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树皮制品上往往装饰有花草、树木、山峰、虫鱼、石崖等图案,具有较高的欣赏价值。例如,以婚嫁制品为代表的白桦皮箱,会雕刻南绰罗花,象征夫妻白首同心;妇女制作的碗、盆、水桶、篓、帽盒、针线盒等达几十种,篓、箱、盒的口上要镶嵌薄木边,并用骨制刻具嵌上各种具有民族浓郁特色的精美图案和花纹。</p><p class="ql-block"> 看到这些,艾文由衷地佩服这个民族,惊叹鄂伦春民族善于狩猎,心灵手巧,他们能歌善舞,还能做出这些细腻的精巧的生活用品。</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