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深秋时节,天色微阴,雨意悬而未落。与三五好友相约,一同走进星海湖的秋日。阳光时而躲进云层,时而又悄然露面,我们骑至湖畔,见野枸杞树果实累累,便停下脚步,摘几颗放入口中。那小小的红果清甜如蜜,恍如童年尝过的味道。</p><p class="ql-block"> 漫步至湖边,欢笑声引来垂钓者驻足。老人说“三个女人一台戏”,我们这一路,不知已唱过了几回。忽然间大家都静了下来——原来是一棵沙枣树吸引了目光。它不似新疆沙枣那般硕大红艳,却自有一番风韵:果实如翡翠般绿中透红,似串珠缀满柔韧的枝条。我们围成一圈,各自尝了一颗软糯的沙枣,那涩中带甜的滋味,与枸杞的甘甜截然不同,却瞬间激活了味蕾,也唤醒了深藏的乡愁。</p><p class="ql-block"> 我从小爱吃沙枣,它是我多次梦回故乡的,一个友谊的见证。记忆中从夏季开始,上学的路上沙枣花的香味,就是儿时的我最喜欢的味道。她没有槐花的浓郁,没有桂花的香甜,她是宁夏特有的花香,沁人心脾。闻到花香你总能看到满树都是米粒大小的黄色花蕊,成群结队的争相开放。儿时我的小伙伴中,有同学会爬树,春季她会摘榆钱、夏季摘槐花和沙枣花,深秋沙枣红了,她会给我我们摘下来。我在下面捡小枝,就把枣儿一个个,装在奶奶缝制的衣兜里。她在上面一边摘,一边等小伙伴们都装满兜后。她也看美了风景,然后就像猴子一样,很灵巧的下来了。她曾教我爬树,可我总也学不会,就练两个胳膊向上跳跃,只能是拽着一个小矮枝,可见不到阳光的果实,只有涩涩的味道,噎嗓子不好吃。我把兜里的果实带回家给奶奶吃,奶奶看着多就用糖水淹好,放在瓦罐里。冬季小伙伴们聚在一起,听奶奶将过去的故事,童年在故乡的暖炕里,吃着自己摘的沙枣是那么香甜……</p><p class="ql-block"> 故乡的沙枣树,如今还在吗?眼眶微微发热,我悄悄转头,借看风景掩去思绪。故乡的沙枣还是那么好看,它没有红枣那么大又甜;它没有酸枣树那么多扎人的刺,酸枣开胃,酸枣仁那么安神补脑;但沙枣树木就是宁夏防风林中的最早一员,它的果实含在口中甜中带涩,它是我儿时故乡记忆中,深秋最好吃的食物!沙枣树旁,蒲公英正开得热烈,执意要把秋天留在枝头。远处湖边的凉亭下,有人架起烧烤炉,有人围炉煮茶,还有人静对湖水,等待鱼儿上钩。我们爱热闹,却不需多言,只拍几张照片,便又奔赴下一处风景。</p><p class="ql-block"> 眼前出现一座石拱桥,从桥洞望去,对岸的景致别有洞天。水中睡莲依稀,点缀着秋日的画面。我伸手去折芦苇,它摇曳生姿,茎秆却比从前更加坚韧。费尽力气才摘下一枝,手心却被划破,血珠渗出的那一刻,忽然惊醒:如此美景,何必独占?留予他人共赏,岂不更好?</p><p class="ql-block"> 于是接下来的路程,我变得小心翼翼。再美的风景也不轻易触碰,连红色的桥与护栏,也仿佛变得需要爱护。同伴察觉我的异样,贴心找来创可贴为我止血。站在石阶上远眺,但见炊烟袅袅,高楼林立,绿树成荫。远处的贺兰山朦胧如黛,宛如系上一条飘逸的彩带。湖面微风拂过,漾起层层涟漪——原是鱼儿在水中游动,溅起朵朵浪花。这般塞上江南之景,大抵便是如此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