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nt color="#167efb">布尔津儿童画。</font>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167efb">“鸡尾巴”上的童话</font></b></h1> <h1><p> <b>这是我最喜爱的边城——布尔津,中国版图“鸡尾巴”上的明珠。无论何时想起,都是那么童话:爬满青藤的俄式尖顶老楼,林荫道上亭亭玉立的白杨,山坡树林下采蘑菇的女孩,男孩们在浅水处游泳嘻戏,晚霞中河谷色彩眩目张扬……</b></p></h1> <font color="#167efb">布尔津城夜景。</font> <h1> <b>正午时分,在城头坡顶上,我们停下车,小城一览无余。一条大路在两侧白杨绿荫下直直通向远方,两旁的建筑少有超过三层的。路上偶有车辆和行人走过,静谧得让你不相信这是一座城。那是25年前。<br> 待到进城,街市的俄式风格渐渐浓郁了起来。我们找到县政府招待所,一幢淡黄色的俄式小楼,爬满青藤的窗框狭窄,三角形的尖顶指向天空,院中白桦沙沙作响。<br> 小城静卧在时光深处。老街沿堤而建,一座废弃的俄式老屋门楣上水泥塑就的五角星与俄文字母早已模糊,院子里荒草蔓生,老柳树虬枝盘曲。这是上世纪的“中苏公司”旧址,苏联的驳船曾在这座城卸下设备,运走稀有矿产和成桶的羊肠。</b></h1> <font color="#167efb">白杨绿荫下的大道。</font> <font color="#167efb">俄式风格建筑比比皆是。</font> <font color="#167efb">翻新的“中苏公司”旧址。</font> <h1> <b>朋友的朋友老杨到了招待所,他是一位县领导。寒暄之后,他也不绕弯,从挎包里拿出一个塑料袋,说是喀纳斯的虫草,不如西藏的,但也不错,一斤才千元。恰好同行的老陈有需求,便买下了。老杨很高兴,说刚好你们福建农林学院有专家来推广复合肥,一起吃饭。老杨是个直爽热心的人,他知道我们要去喀纳斯,看了看我们租来的车,便说这车不行,明天用我的车吧。还打电话帮我们预订了山上客房。说来有趣,我们开老杨的吉普车到喀纳斯的当天晚上半夜,听到有人敲门,一看是居然是老杨,他带着一身寒气进来说,省里有领导临时决定来,没客房了,只有通铺,可不可以跟你们换换?我们二话不说换了房间。这是后话。<br> 晚上七八点时,来了一辆车带我们走了半个小时,到了一处草原上的河湾边,一溜排开几个哈萨克帐篷。老杨和一个哈萨克副县长,还有农林学院的一个教授和两个博士已经到那儿了。哈萨克人喝酒很公平,决不围殴。一个盘子上放着与人数相等的杯子,由主人每杯斟上不论多少但必须平均的酒量,主人先喝,然后端盘环桌挨个敬酒,若有人不喝,就一直唱哈萨克敬酒歌,直到你喝下。酒巡一圈后,将盘子交给第二个人,照此办理。若不胜酒力,可以投降退出,但不可作弊。我们福建六人,当地也六人,哈萨克副县长扬言我们哈萨克人过去喝酒都用碗的,哪像现在用杯子!我想完了,三个记者,三个教授博士……最后我们走着出来,他们躺在里面了。</b><br></h1> <font color="#167efb">俄式风格招待所。</font> <font color="#167efb">哈萨克帐篷酒家。</font> <font color="#167efb">哈萨克帐篷旅舍。</font> <h1> <b>2021年,随牧马人兄弟再次来到布尔津,已经几乎不认得路了,小城扩大了不止一倍。曾经的宁静安祥被繁华喧闹所取代,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商业街热闹非凡,宾馆鳞次栉比,出租车穿梭于街巷,许多饭店招牌上写着大大的“鱼”字,据说现在游客特别青睐高原冷水鱼。</b></h1><h1><b> 但你稍微保持一点距离,就发现它依然保留着那份独特的魅力。</b></h1><h1><b> 布尔津的传奇,离不开那条偏执西行的额尔齐斯河。中国江河几乎尽皆东流入海,唯有它,如离群孤勇的游子,执意向西,穿越阿尔泰山南麓的准噶尔荒原,一路收拢克兰河、布尔津河等支流,浩荡涌入北冰洋的寒波。它蜿蜒曲折的河谷,竟成了北冰洋寒流长驱直入中亚荒漠的通道,阿尔泰山因此成为干渴大地上珍贵的“荒漠湿岛”。据说李白就诞生于此河流域,五岁时随父远赴巴蜀,诗仙的浪漫或许正源于这狂放不羁的西流水。</b></h1> <font color="#167efb">如今的布尔津夜景。</font> <font color="#167efb">在布尔津留个影。</font> <font color="#167efb">干渴大地上珍贵的“荒漠湿地”。</font> <h1> <b>出城寻河,水势已不复融雪时节的汹涌,里把宽的河面翻卷着细碎白浪。额尔齐斯河慷慨分出一条蓝色的臂膀——布尔津河。它源自冰川雪水,清澈凛冽,呈现出罕见的亮蓝:近岸如湖绸暗涌,浅滩是悦目蔚蓝,中流则闪耀着宝石般的亮蓝色。看过许多蓝色的湖,但却罕见蓝色的河。额尔齐斯-布尔津河,将天穹的蔚蓝尽数揽入怀中,蓝得纯粹,蓝得意外。城西大桥凌空飞架其上,桥的那端,便是被称为“天下第一滩”的五彩滩。布尔津河在此散作辫状水系,迷宫般的汊荡涵育着南岸的郁郁葱葱,世界四大杨树谱系(白杨、胡杨、青杨、黑杨),皆在此生长,素有“杨树基因库”美称。尤其白杨中的银白杨高耸入云——这种名贵树种唯此独有,其挺拔之高是新疆杨的两倍;古柳虬枝盘曲,直径常逾两米,年轮刻录着河水的涨落。</b></h1> <font color="#167efb">布尔津河从桥下流过。</font> <font color="#167efb">布尔津素有“杨树基因库”美称。</font> <font color="#167efb">流向北冰洋的额尔齐斯河。</font> <h1> <b>然而,就在这河的北岸,大自然的风与水,雕刻出参差起伏的沟壑与陡峭的小丘。赫然铺陈着一片色彩汹涌的奇境。岩层仿佛吸尽了落日熔金时的所有辉煌,以红为主调,间或泼洒出绿紫黄白黑,浓烈恣肆。风起时,沟壑深处传来长短不一的声响,这是大地的语言,人类若能听懂,世界可能会更美好。这悬崖式的雅丹地貌,与南岸的葱茏青翠被一水温柔划开——刚与柔在布尔津河畔奇妙地相生相融。黄昏是它最魔幻的时刻,当斜阳柔光抚过,五彩滩的层叠岩石便如燃烧的梦境,倒映在额尔齐斯河蓝色水流中,整个世界被渲染得瑰丽而恍惚。<br> 伫立在额尔齐斯河边,北冰洋的召唤在涛声中隐约可闻,它于是转身,向西北,向寒冷,向无人之境,沉默而坚定。<br> 并非所有河流都要向东,并非所有归宿都要温暖。</b><br></h1> <font color="#167efb">中国第一滩“五彩滩”。</font> <font color="#167efb">“五彩滩”一隅。</font> <font color="#167efb">北岸雅丹与南岸青翠被一水划开。</fo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