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图/文:邵铭</p> <p class="ql-block">许子东说:"不管世界怎么发展,旅行一定要去欧洲。但欧洲不能随便乱去,不要先去意大利,要先去德国之类的国家,看工业文明的发展;再去巴黎,哦,200年前的房子,看得开心;然后再去意大利,看千年文明;要是倒过来的话,你先去意大利再去巴黎就没意思了,再去德国就更没意思了"。</p> <p class="ql-block">漫游欧洲,早有计划,却因“口罩”久久未能启程。9月3日,终于与三位挚友踏上上海万国旅行组织的“德法瑞意11天”之旅,从上海浦东机场起飞,穿越十二小时云层,奔赴法兰克福,正式开启这场横跨中欧的文化巡礼。(图片,我们的美女领队珍妮队长)</p> <p class="ql-block">经过漫长飞行,航班稳稳降落于德国第五大城市——法兰克福。</p> <p class="ql-block">法兰克福,这座镶嵌在美茵河畔的璀璨明珠,不仅是德国的金融心脏,更是欧洲交通与文化的枢纽。高楼林立的现代天际线与古老街巷交相辉映,诉说着工业文明与历史传承的共生共荣。在这里,资本的节奏与文化的呼吸和谐共鸣,令人不禁为之倾倒。</p> <p class="ql-block">罗马广场,被誉为德国最具象征意义的城市心脏,完整保留了中世纪的建筑风貌。石板铺就的地面承载着岁月的足迹,四周彩绘山墙的房屋错落有致,仿佛时光倒流,将人带回那个骑士与市集并存的年代。</p> <p class="ql-block">法兰克福市政厅,位于罗马广场西北角,是法兰克福的标志性历史建筑,由三座15世纪重建的哥特式人字形建筑构成,现为市长办公场所及市民登记处,历史上曾作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加冕典礼的举办地。</p> <p class="ql-block">然而,这片宁静曾被战火撕裂。1944年,英国空军对法兰克福发动猛烈空袭,罗马广场几乎化为废墟。战后,德国人以惊人的毅力重建家园,一砖一瓦复原历史原貌,使这片广场不仅重生,更承载了和平与坚韧的深刻记忆。</p> <p class="ql-block">横跨美茵河的铁桥,是城市浪漫的见证者。桥身挂满情侣锁,每把锁都镌刻着一段誓言。黄昏时分,夕阳洒落河面,金融区摩天大楼的倒影在波光中摇曳,现代与温情在此刻交融,宛如一幅流动的油画。</p> <p class="ql-block">法兰克福大教堂,始建于13世纪,是典型的哥特式杰作。其95米高的钟塔耸入云霄,332级螺旋阶梯引领旅人登顶,俯瞰全城。自1562年至1792年,十位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在此加冕,使它不仅是宗教圣地,更是帝国荣光的象征。站在塔顶,风拂面而来,仿佛能听见历史的回响。</p> <p class="ql-block">新天鹅堡,坐落于巴伐利亚群山之巅,是童话照进现实的典范。始建于1869年,由国王路德维希二世倾心打造,其梦幻外观成为迪士尼城堡的灵感源泉。半圆拱门、精致雕刻、哥特式尖顶交织成一座空中宫殿,矗立于海拔800米的险峻山巅,宛如从阿尔卑斯云雾中升起的梦境。</p> <p class="ql-block">霍恩施万高小镇,浪漫之路的南端明珠,静静守护着新天鹅堡与高天鹅堡两座传奇城堡。小镇四周,福尔根湖碧波荡漾,波拉特峡谷幽深壮丽,高山草甸与密林交错,宛如一幅未经雕琢的自然画卷,令人心旷神怡。</p> <p class="ql-block">隔山相望的老天鹅堡,虽不如新堡耀眼,却更显沉静与奢华。其内部装饰极尽繁复,壁画、吊灯、雕花家具无不彰显昔日王室的尊贵气度。置身其中,仿佛能窥见国王路德维希孤独而诗意的灵魂。</p> <p class="ql-block">新天鹅堡不仅是德国的文化瑰宝,更是世界瞩目的旅游胜地。每年吸引数百万游客远道而来,只为一睹其梦幻身姿。它超越了建筑本身,成为浪漫、幻想与孤独的永恒象征,在群山之间静静诉说着一个未完成的童话。</p> <p class="ql-block">告别德国,我们驱车前往巴黎,途中短暂停留卢森堡——这个国土虽小却富甲天下的资本主义典范。人均GDP常年位居世界前三,其宁静、安全与高效,令人不禁感叹:小国亦可成就大文明。</p> <p class="ql-block">卢森堡大公宫,融合文艺复兴与古典主义风格,是国家元首的官邸与权力象征。建筑立面庄重典雅,细节精致考究。每年夏季部分开放,让公众得以一窥皇室生活的神秘一角,也体现了君主立宪制下的亲民温度。</p> <p class="ql-block">阿道夫桥,这座长84米、高42米的石拱桥,横跨佩特罗斯大峡谷,连接新旧城区,是卢森堡最醒目的地标之一。站在桥上,峡谷深邃,绿意扑面,城市景观与自然奇观在此完美交融,成为摄影爱好者的天堂。</p> <p class="ql-block">佩特罗斯大峡谷,被誉为欧洲最美的城市峡谷之一。谷壁之上,古木参天,枝干交错,形态万千,仿佛自然之手肆意挥洒的杰作。阳光穿过林隙洒落谷底,光影斑驳,尽显原始生命力的奔放与自由。</p> <p class="ql-block">沿宪法广场一侧,古老的石阶蜿蜒而下,通向峡谷深处。拾级而下,溪流在树影间若隐若现,水声潺潺,清澈见底。薄雾轻笼之时,整条峡谷如梦似幻,仿佛步入仙境,令人顿生超然物外之感。</p> <p class="ql-block">宪法广场中央,矗立着一座12米高的方尖碑,纪念一战中阵亡的三千名卢森堡士兵。二战中碑体遭毁,战后重建,赋予其双重意义——既是哀悼,亦是重生。碑顶胜利女神展翅欲飞,出自本地艺术家克劳斯之手,象征着民族不屈的精神与对和平的永恒祈愿。</p> <p class="ql-block">街心广场上,常有身着制服的乐队奏响悠扬乐章。市民围聚在啤酒桌旁,或坐长椅静听,或举杯轻啜当地佳酿。午后的阳光洒落,音符在空气中流淌,人们沉浸于音乐与思绪的交织之中,城市节奏在此刻变得温柔而诗意。</p> <p class="ql-block">卢森堡圣母教堂始建于1613年,历时八年完工,初为文艺复兴风格的教会学校。1935至1938年间扩建,增建三座哥特式尖顶,使整体风格融合晚期哥特复兴与巴洛克装饰之美。北部门廊仍保留文艺复兴时期的雕刻艺术,内部则以雪花石膏雕像、阿拉伯式纹饰与玫瑰花窗著称,光影流转间,神圣与美学浑然一体。</p> <p class="ql-block">1953年,卢森堡大公在此举行皇室婚礼,使教堂进一步升华为国家象征性场所。每逢重大庆典,钟声悠扬回荡于峡谷之间,仿佛在诉说一个古老小国对传统与尊严的坚守。</p><p class="ql-block">离开卢森堡我们将乘车前往巴黎。(后续)</p> <p class="ql-block">2025年9月20日写于浙江海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