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晴足迹(2025蛇年36):跟着外孙去旅行~醉长安之旅(2):明长城+西安博物院+回民街+音乐喷泉广场

心晴

<p class="ql-block">继2024年暑期,跟着外孙去旅行第一季《山西行》之后,2025年,外婆继续跟着外孙脚步,开启了《醉长安之旅》。</p><p class="ql-block">我们的行程是围绕着13朝古都~西安,那里的历史人文的厚重感吸引着我们去探寻,我们登上了华山之巅,那种“自古华山一条路”的险峻,吸引着我们去感受“一手拿捏”的豪迈。那些老陕味儿美食,吸引我们去一一品尝。</p> <p class="ql-block">按照这条行程安排,开始了我们的醉长安之旅。</p> <p class="ql-block">这些老陕味道,只有腊牛肉没有品尝。</p> <p class="ql-block">D2:今天的行程是西安明城墙~西安博物院(小雁塔)~回民街(观看皮影戏)~音乐喷泉广场(大雁塔)</p> <p class="ql-block">西安城墙始建于隋唐时期,扩建于明代洪武年间(1370-1378年),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垣建筑,1961年被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持续通过数字化技术实现保护与活化。</p> <p class="ql-block">西安城墙的历史可追溯至隋唐时期,迄今已1400多年,经历了隋唐起源~明代扩建~清代修缮~近代保护4个阶段。</p><p class="ql-block">现存的城墙已经基本都是明代的建筑啦。</p> <p class="ql-block">西安城墙体现了古代军事防御工程的智慧,包括护城河、吊桥、闸楼、箭楼、正楼、角楼、敌楼(马面)、女儿墙和垛口等防御措施,形成了严密体系。</p><p class="ql-block">下图即为敌楼。</p><p class="ql-block">登上古城墙,宽阔的城墙有12-14米,古代兼做马车通行和操练,现在的宽度估计可以通3-4车道,城墙周长13.74千米,游览城墙可以自行车骑行。</p> <p class="ql-block">古装小姐姐“仗剑走天涯”很应景,抓拍了一张。</p> <p class="ql-block">宽阔雄伟的古城门。</p> <p class="ql-block">小雁塔‌是位于中国陕西省西安市荐福寺内的唐代密檐式砖塔,始建于707年,现存13层(原15层),高43.4米,为世界文化遗产和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雁塔晨钟”闻名,是佛教艺术与丝路文化的重要载体。</p><p class="ql-block">小雁塔属于西安博物院组成部分,所以参观西安博物院首先要参观小雁塔。</p> <p class="ql-block">小雁塔始建于唐中宗景龙年间,后明嘉靖年间华县大地震损毁上面两层,现存13层,2014年作为“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遗址点入选世界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这次参观西安博物院,弄懂了博物院和博物馆的区别:博物馆的文物大多数在室内,博物院文物大多数在露天。</p> <p class="ql-block">西安博物院依托小雁塔而建,现在由文物展馆区,小雁塔及荐福寺为核心的历史名胜区,园林游览区三部分组成。</p><p class="ql-block">馆藏文物114077件(套),其中珍贵文物11612件(套)。拥有“帝都万象”“千年古都”等陈列,展示了周、秦、汉、唐以来西安的历史风貌。</p> <p class="ql-block">镇馆之宝之一的唐代三彩腾空马(图右上):1966年出土于西安制药厂唐墓,是中国唯一四蹄腾空的三彩马,胡人少年骑手的衣袍施有珍贵的波斯蓝釉。</p><p class="ql-block">图左下为另一镇馆之宝隋代鎏金弥陀佛像。</p> <p class="ql-block">镇馆之宝之二的西周勾连云雷纹大鼎:西周早期重器,通高85厘米,是西安博物院馆藏青铜器中体量最大的一件,造型极其精美。</p><p class="ql-block">此外镇馆之宝还有秦代玉高足杯,隋代鎏金弥陀佛像和西周永盂。</p> <p class="ql-block">精美的铜镜</p> <p class="ql-block">彩色陶俑</p> <p class="ql-block">感受了西安博物院通过文物向我们展示的历史文化的深厚,我们又来到了西安著名的回民街,它的烟火气儿令我们感觉亲切,它的美食令我们垂涎。</p> <p class="ql-block">不过先别着急,我们的首要行程是到榜眼及第的高家大院。</p><p class="ql-block">高家大院始建于明崇祯十四年(1641年),高氏家族连续七代为官,清同治十年(1871年)高岳崧高中榜眼,获御赐“榜眼及第”牌匾,故称“榜眼府”。</p> <p class="ql-block">大院融合传统文化展示与民俗体验:</p><p class="ql-block">藏传佛教唐卡、陕西剪纸、皮影戏、木偶剧及汉唐歌舞表演。‌‌</p><p class="ql-block">戏台定期演出秦腔、华阴老腔等,设古装博物馆展示古代服饰。</p> <p class="ql-block">在这里我们观看了一场15分钟的皮影戏《卖货郎》的表演。</p> <p class="ql-block">皮影戏《卖货郎》主要讲述了一对定下娃娃亲的青年男女因古代婚姻习俗素未谋面,男子假扮卖货郎借机窥探未婚妻容貌的幽默故事。</p><p class="ql-block">整部戏幽默诙谐,令人忍俊不禁。</p> <p class="ql-block">‌建筑布局采用中轴对称,含迎紫厅(会客厅)、凝瑞厅(女眷区)和中正堂(主人卧室),砖雕木雕工艺精湛。‌‌</p> <p class="ql-block">老陕味传统美食凉皮和酥脆的老潼关肉夹馍,饱了口福。</p> <p class="ql-block">西安音乐喷泉广场为我们准备了一场暮色里的水舞盛筵:</p><p class="ql-block">夕阳将西安的天际染成一片温柔的橘粉,音乐喷泉广场早已被熙攘的人群填满,空气中都弥漫着期待的躁动。</p><p class="ql-block"> 随着旋律渐起,第一缕水柱冲破水面,人群瞬间安静下来,随即又被此起彼伏的惊叹声淹没。为了捕捉这水与光的盛宴,我赶忙将手机固定在自拍杆上,高高举过头顶,仿佛举起了一个小小的取景框,努力在攒动的人头缝隙中,锁定那变幻莫测的水幕。</p><p class="ql-block"> 水柱时而如银蛇舞动,与落日余晖交相辉映,折射出细碎的光芒;时而又化作冲天的水幕,伴随着激昂的音乐,仿佛要触碰天际。自拍杆顶端的手机屏幕里,水的灵动、光的璀璨与远处模糊的城市轮廓交织,而身下,是拥挤却同样沉浸在这场视听盛宴中的人群,每个人的脸上都映着水光,满是沉醉。</p><p class="ql-block"> 这场在暮色中上演的表演,既有水舞的磅礴,又有市井的热闹,举着自拍杆拍摄的姿态,也成了这场独特体验里,一个专属的记忆印记。</p> <p class="ql-block">大雁塔位于唐长安城(今陕西省西安市)晋昌坊的大慈恩寺内,又名“慈恩寺塔”。唐永徽三年(652年),玄奘为保存由天竺经丝绸之路带回长安的经卷佛像,主持修建了大雁塔,最初五层,武则天长安年间将塔身改至七层,此后一直保持着七层的外观至今。</p><p class="ql-block">大雁塔通高底层四面皆有石门,底层南门洞两侧镶嵌着唐代书法家褚遂良所书,唐太宗李世民所撰《大唐三藏圣教序》和唐高宗李治所撰《大唐皇帝述三藏圣教序记》两通石碑,具有很高艺术价值,人称“二圣三绝碑”。</p><p class="ql-block">大雁塔因其建筑年代早于小雁塔,并且塔身体量大于小雁塔,为了将它们区分开来,所以分别称为大小雁塔。</p><p class="ql-block">大雁塔与小雁塔一样,也是申遗项目“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路网中的一处遗址点。</p> <p class="ql-block">可惜我们到达大雁塔时已经过了开放时间,只好远眺拍照打卡,以示来过。</p><p class="ql-block">背景音乐《梦长安-记陵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