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那遗址,西宁人的祖先最早生活的地方

蒹葭

<p class="ql-block">摄影:蒹葭</p><p class="ql-block">文字:蒹葭</p><p class="ql-block">制作:蒹葭</p><p class="ql-block">时间:20250920</p> <p class="ql-block"> 从姑娘房子的窗口俯瞰沈那遗址公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新建的西宁市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p> <p class="ql-block">  沈那遗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  西宁人最早的家——沈那遗址。 位置在城北区的小桥村北。“沈那”为古藏(羌)语的音译,意为“依山面水,黑刺茂密”的地方。根据地貌勘探,沈那遗址依靠大酉山,能够左右目睹北川河、湟水河(西川河),且沈那遗址四周陡坡上长满了沙棘灌木林,可见,“沈那”一名十分形象地涵盖了其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砂糖让妈妈坐石头上歇歇脚儿</p> <p class="ql-block"> 西宁市城北区主办的中秋河湟菊展,各色秋菊争奇斗艳,百花齐放。</p> <p class="ql-block">  西宁,雪豹之都,丁香之城。</p> <p class="ql-block"> 北区打造的国庆中秋双节菊展正在筹备中</p> <p class="ql-block"> 这应该就是西宁人最早祖先的模样吧</p> <p class="ql-block"> 据西宁市博物馆资料记载,沈那遗址是中国由新石器时代迈向青铜时代的典型聚落遗址,作为史前东西文化交流廊道上的重要枢纽,沈那遗址的发现,对于研究西宁盆地乃至湟水流域齐家文化的社会组织形态和史前时期丝绸之路东西文化交流等具有不可取代的价值。</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房屋居住遗址</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沈那遗址灰坑</p> <p class="ql-block">  高原最常见的格桑花(我们当地人叫芫荽梅儿)。</p> <p class="ql-block"> 沈那遗址占地面积约10万平方米,以距今4000年左右的齐家文化为主,兼有少量马家窑文化。1991年至1993年,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沈那遗址进行试掘工作,出土齐家文化居住房址、墓葬、灰坑等遗迹和骨器、石器、陶器等遗物。2016至2018年西宁市博物馆(西宁市文物管理所)对沈那遗址开展全面考古勘探,发现大量的房址、灰坑、墓葬、窑址等遗迹共计451处,就此沈那先民的生活足迹,原始聚落的神秘面纱,隐藏数千年的史前秘密被层层揭开。</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紫色菊花是自己最钟情的一种颜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