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早上起来,出门看风景,河边的马好大!</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吃过早饭,驱车前往额尔古纳国家湿地公园。</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额尔古纳河右岸》是一部描述使鹿鄂温克百年孤独的史诗般的长卷。</p><p class="ql-block">驯鹿不是家畜,更不是宠物,它们是自愿和使鹿鄂温克为伴的野生动物。</p><p class="ql-block">目前,纯血统的使鹿鄂温克已经灭绝,1/2血统的使鹿鄂温克也只剩下29人,而且都已失去生育能力。</p><p class="ql-block">也就是说,最多再过40-50年,我国将不再存在使鹿鄂温克。</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另一方面,我国的驯鹿种群已经满足不了种群所需要繁衍数量,而为数不多的驯鹿,也都是近亲繁殖,适应能力极差。</p><p class="ql-block">文明,将无情的抛弃使鹿鄂温克和驯鹿。</p><p class="ql-block">就算有人想继续圈养驯鹿,驯鹿愿不愿意还另说呢。</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路边的草垛,能让我们玩上两个小时。</p><p class="ql-block">风把天空洗得透亮,像一块刚从溪流里捞起的蓝宝石,棉絮似的云絮慢悠悠地飘着,投下的影子在山间轻轻晃荡。循着光影往上走,成片的白桦林正站在高山坡上,阳光穿过疏朗的枝叶,给银白的树干镀上暖金,连落在地上的叶子都像撒了层碎阳光,风一吹,满林的金光就跟着晃,和远处已经染成深红、赭黄的树林叠在一起,把群山晕成了一幅会动的油画。</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山脚下的草原还留着夏末的余温,一捆捆草垛圆滚滚地立着,像给大地缀上了无数个松软的绒球,草香混着阳光的味道,漫在风里。</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俊男靓女们踩着青草走过来,有人张开手臂靠在草垛上,让风把衣角吹得扬起;有人蹲在白桦林边,指尖轻碰地上的金叶;还有人对着远处的群山举起相机,想把这满目的蓝、金、红都装进去。他们的笑声落在草叶上,和风声、树叶的沙沙声掺在一起,倒让这秋日的风景,多了几分鲜活的暖意——原来最美的秋景,从来都不止是山水草木,还有这在风景里笑着、闹着,把时光都定格成诗的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中午,在俄罗斯小镇恩和吃午饭。</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神秘的华俄后裔部落</p><p class="ql-block">恩和是全国唯一的俄罗斯族民族乡,共有华俄后裔1871人,占全乡总人口的70%,完好的传承了俄罗斯族民风民俗。他们高贵、优雅、热情、奔放,是北方少数民族的一支奇葩。</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中国爸爸""俄罗斯族妈妈"的族群</p><p class="ql-block">额尔古纳的俄罗斯族,在血统上都是华俄后裔,而且第一代华俄后裔都是"中国爸爸"、"俄罗斯妈妈",这在民族通婚史上亦属罕见。</p><p class="ql-block">他们既传承了中华民族的风俗,又保留了俄罗斯民族的生活习俗,既像俄罗斯人,又像中国人,既过"爸爸的年",又过"妈妈的节"(巴斯克节)。</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全国最大的华俄后裔聚居地</p><p class="ql-block">额尔古纳市华俄后裔总人数达7800余人,已繁衍至四、五代,主要聚居在恩和、室韦,尤以恩和聚居密度最高。两种血统特点和民族风情的人类族群,构成了独具魅力的华俄后裔风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俄罗斯移民源流</p><p class="ql-block">沙皇俄国奉行"边区俄罗斯化"政策并通过一道"移民法",将大批俄罗斯人、乌克兰人等迁移到西伯利亚及远东地带,一部分来到额尔古纳河两岸。</p><p class="ql-block">1917年苏联十月革命胜利后,被苏联红军清剿的沙俄"白匪"和一些俄国贵族、资本家,逃亡到中俄边境地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华俄通婚</p><p class="ql-block">勤劳、顾家的中原男子很受俄罗斯女子的青睐,"始而相交以为友,继而相爱以为姻"。</p><p class="ql-block">20世纪20年代前后,仅在额尔古纳河沿岸嫁给中国人的俄国妇就有1000多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恩和的观光马车。</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恩和的俄式建筑。</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爱喝酒的俄罗斯民族。</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恩和流传着一个家喻户晓,叫《一把抓》的爱情故事 。</p><p class="ql-block">《一把抓》是中国男子与俄罗斯姑娘浪漫爱情的代表。</p><p class="ql-block">十九世纪末、曲洪生与几个朋友选择了闯关东之路,几经辗转,他来到额尔古纳河对岸的金矿当上了淘金工,并结识了一些俄罗斯朋友。他们给曲洪生取俄罗斯名字叫瓦西里,朋友看到他老实厚道,又机灵能干,就给他介绍了一位名 叫安尼西娜·阿丽英谥拉的俄罗斯姑娘。</p><p class="ql-block">姑娘热情大方,勤快漂亮,她见到由洪生时说:"谈对象行,但我有一个条件,你要是能给我买条一把抓裙子,我就嫁给你。"</p><p class="ql-block">曲洪生知道,"一把抓"就是中国的丝绸裙子,在俄罗斯很受欢迎,但很难买到。于是他就向朋友借了匹马、日夜兼程,翻山越岭,几经周折买了一条满意的丝绸裙子。</p><p class="ql-block">姑娘知道后非常感动,为了自己的一句话,曲洪生竟然付出这么多艰辛。姑娘早已心生爱慕,她拥抱了曲洪生一下,拿着裙子笑着跑开了。</p><p class="ql-block">就这样阿丽桑德拉毫不犹豫地嫁给了曲洪生,婚后定居额尔古纳市恩和,过着幸福的生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吃过午饭,前往额尔古纳白桦林。</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额尔古纳白桦林景区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位于拉布大林-室韦-莫尔道嘎旅游热线主干线201省道沿线,距额尔古纳市区40公里 。 </p><p class="ql-block"> 景区占地7000公顷,是中国北方面积最大的纯生原始白桦林自然景观带,也是天然氧吧,空气中每立方厘米含5000-10000负氧离子。</p><p class="ql-block">景区内主要景点有:</p><p class="ql-block">彩虹空中栈道、十全十美同根十株白桦树、林鹿之巅观景台等爱情主题景点,还有熊大熊二主题乐园、霍比特人村等亲子游玩区域,以及驯鹿苑、白桦林深处徒步等生态探秘线路,还能观看《敖鲁古雅》舞台剧,体验桦树皮手工画制作。</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白桦林对小老儿是个很大的挑战:树干单一的白色,不知道怎样拍摄才能出彩;树冠的金色,因为角度问题也不好表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所以白桦林里的照片都只能叫试拍。因为是试拍,怕把驴友拍丑了,所以只拿苏苏一个人做实验品。</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感觉要是有点雾气,自然的把背景掩去,效果会好很多。</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白桦公主,美不美?肯定没有苏苏美。</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白桦王子,帅不帅?感觉不如小老儿帅😎</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大兴安岭的边缘地带,是成片成片的白桦林。在这里,抢滩的白桦林还没等到它的落叶松伙伴(参考昨日的科普)。</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出了景区,驱车直奔额尔古纳国家湿地公园。</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额尔古纳国家湿地公园,号称亚洲最大湿地公园,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额尔古纳市上库力办事处境内 。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公园总面积12072公顷,其中湿地面积9518.64公顷,湿地率78.85%。由根河及周边沼泽、滩地、林地等组成,涵盖了永久性河流湿地、草本沼泽、灌丛沼泽等多种湿地类型,是大兴安岭地区寒温带湿地景观的缩影。</p> <p class="ql-block">园区内湿地类型丰富,孕育了众多的野生动植物,其中维管束植物(<span style="font-size:18px;">指具有维管组织分化的植物类群,包括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 </span>)50科172属282种,脊椎动物24目52科252种,有国家级珍稀濒危保护植物钻天柳、浮叶慈菇等,也是白尾海雕、天鹅等国家濒危保护鸟类生存繁衍的重要栖息地。维管束植物是指具有维管组织分化的植物类群,包括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 。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公园发掘了“返璞归真”“历史沧桑”“黑森林岛”“野猪林”“榆树林”“鸟岛”“康大街山”和“湿地花海”8处主要观光游览景点,其中黑森林岛和鸟岛 - 康大街悬崖两条线路较为热门,黑森林岛线路全程2.3公里,可体验森林氧吧等;鸟岛 - 康大街悬崖线路全程3.2公里,可观赏多种野生鸟类。</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景区由景交通过“格桑花道”把游客送到观景台,然后游客自行选择徒步游玩还是坐景交返回大门。</p><p class="ql-block">湿地保护得非常好,禁止游客和湿地互动,更没有在湿地修建破坏湿地,方便游客的木栈道。</p><p class="ql-block">虽然体验感差了点,但小老儿为景区的决策点赞👍</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观景台不仅可以俯瞰整个湿地,也能俯瞰整个额尔古纳市的全貌。</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当额尔古纳河的流水漫过岁月的河床,迟子建用细腻如鹿毛的笔触,为使鹿鄂温克人铺展了一幅横跨百年的史诗长卷。这部作品没有宏大的战争叙事,也没有激烈的社会变革呐喊,却以一个部族最后一位酋长女人的视角,将一个民族的诞生、繁衍、迁徙与消逝,酿成了一坛浸透“孤独”的烈酒,每一滴都泛着文明碰撞的微光。</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这份孤独,是人与自然共生的宿命式孤独。鄂温克人以驯鹿为伴,以山林为家,他们懂得听鹿鸣判断天气,看星辰辨别方向,将桦树皮缝制成承载生活的器皿,把萨满的鼓声当作与天地对话的桥梁。然而,现代文明的铁蹄终究踏破了山林的宁静——伐木声取代了松涛,公路延伸至猎场,驯鹿赖以生存的苔藓逐渐枯萎。当部族不得不一次次告别世代居住的营地,当年轻一代纷纷走出山林拥抱“新生活”,坚守传统的人们便成了山林里的孤行者,他们的孤独,是古老生存智慧被时代抛弃的无奈,是与自然共生的信仰被打破的怅惘。</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这份孤独,更是民族文化血脉断裂的精神孤独。小说中,萨满的每一次跳神都是一场悲壮的牺牲——为了拯救族人,妮浩萨满一次次以孩子的生命为代价,用古老的仪式对抗现代疾病,却终究抵不过医学的普及与信仰的崩塌。当最后一头驯鹿消失在山林深处,当萨满的神衣被尘封在博物馆的玻璃柜里,当鄂温克人的语言只剩下老人之间的低语,这个民族的文化记忆便成了断线的风筝,在时代的风中孤独飘荡。</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迟子建没有刻意渲染悲情,却让这份文化消亡的孤独,像额尔古纳河的河水一样,缓慢而持久地浸润读者的心灵,让人在字里行间感受到一个民族灵魂的震颤。</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额尔古纳河右岸》从来不是一部简单的民族志,它是一面映照人类文明困境的镜子。使鹿鄂温克人的百年孤独,本质上是所有在现代文明冲击下,传统文明的共同孤独。迟子建用温柔的笔触将这份孤独记录下来,不是为了沉溺于过去的伤感,而是为了提醒我们:在追逐现代化的浪潮中,不该遗忘那些曾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文明密码,不该让那些鲜活的民族记忆,最终只成为博物馆里冰冷的展品。</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当我漫步在额尔古纳河畔,额尔古纳河的流水声在耳畔回响,那声音里,有一个民族的百年沧桑,更有人类对文明与孤独的永恒思考。</p><p class="ql-block">这部作品之所以能成为史诗,正因为它将一个小民族的命运,写成了全人类共同的精神命题——在失去与坚守之间,我们该如何安放那些即将消逝的美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5-9-20</p><p class="ql-block"> 额尔古纳市</p><p class="ql-block"> 红水泉大酒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