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我去探秘妙应寺白塔

柳柳

<p class="ql-block">周六的阳光正好,下午我们抽出时间来到了妙应寺白塔这里,没有想到这里人这样多,站这里望里看,远远就看见一面白墙上写着“2025西城区中医药文化集”,旁边还缀着“国医妙荟”四个字,原来得知了妙应寺正在为市举行周末义诊,今天2025年9月19日启幕的“白塔国医妙荟”中医药健康文化活动,名医问诊区汇聚了广安门医院、北大医院、北京儿童医院等十余家顶尖医疗机构专家,以及藏、回等多民族医药代表,现场开展辨证施治、把脉问诊,提供个性化健康指导。这里看病的市民也很多,他们根据自己的需求正在这里排队寻医看病治疗。</p> <p class="ql-block">再往里走,人声就热闹起来了。黄灯笼一串串挂起,随风轻轻晃,像是节日提前到了。一个临时搭起的摊位上写着“广安门医院”,几位穿白大褂的医生正给路人把脉,旁边还有人排队领中药茶。原来这不单是景,更是生活。</p> <p class="ql-block">市集已经铺开,竹灯笼底下,一位女子正低头挑一篮草药,摊主是位穿蓝布衫的大姐,笑呵呵地介绍着寿仙谷的灵芝。招牌在风里轻晃,证书贴得整整齐齐,像是在说:老手艺,也有新规矩。</p> <p class="ql-block">街道两旁的摊子越摆越多,食品、手作、香囊、艾草包,琳琅满目。有人举着手机直播,有人蹲下拍照,竹灯笼在头顶沙沙响。穿现代衣服的人群穿梭其间,却没人觉得突兀——传统本就不该被供起来,它就该活在烟火里。</p> <p class="ql-block">左边是红墙金饰的老殿,右边一排竹架挂满黄灯笼,像一条光的小巷。游客在摊前翻看古籍影印本,孩子踮脚摸灯笼上的字。我站在中间,一边是历史的厚重,一边是生活的轻盈,忽然觉得,这大概就是文化最舒服的样子。</p> <p class="ql-block">蓝布幔被风吹得鼓起来,像一面面招展的旗。有人举着相机对准屋檐的彩绘,有人靠在廊下吃冰糖葫芦,笑声不断。白塔的影子斜斜地落在市集上,像是古老的眼睛,静静看着今天的热闹。</p> <p class="ql-block">红墙背景前,黄灯笼串串垂下,市集里人来人往。有人拎着刚买的香囊边走边闻,有人在“中医体质测试”摊前排队。我买了杯枸杞菊花茶,捧在手里暖着,看阳光穿过灯笼纸,把地面染成一片金黄。</p> <p class="ql-block">竹编灯笼一排排挂着,底下人声笑语不断。有人试戴艾草编织的发环,有人对着摊位上的中药香囊拍照。背景的屋檐翘角在蓝天里划出优美的弧线,像是在为这场市集轻轻点头。</p> <p class="ql-block">市集越走越深,摊位上摆着线装书、手绘药方笺、养生茶包,还有孩子喜欢的中药香囊DIY材料。蓝篷布下,几位游客正围在一起学写毛笔字,写的是“仁心妙手”。风一吹,灯笼轻晃,墨香混着草药味,飘得满街都是。</p> <p class="ql-block">白塔寺药店的牌匾高高挂着,黄灯笼围着它打转。游客们举着手机合影,有人特意摆出抓药的姿势。这店还在营业,玻璃柜里摆着百年老字号的药瓶,像是时间在这里打了个结,松不开,也不愿松。</p> <p class="ql-block">穿过这里义诊区我们来到了妙应寺里院,这里的红墙金饰的殿宇静静立在松树影里,飞檐挑向天空,像一只将展翅的鸟。石阶被岁月磨得光滑,几位游客站在前面仰头看,我也停下脚步,任那股庄重的静气从砖瓦间漫过来,裹住脚步。</p> <p class="ql-block">香炉就立在庭院中央,层层叠叠的檐顶托着一只铜兽,炉脚是四个兽头,口衔石环,古意沉沉。香火未燃,却仿佛能闻到一缕檀香在风里游走。身后红墙灰瓦,树影斑驳,整座建筑像从老画里走出来,不声不响,却把人心稳稳接住。</p> <p class="ql-block">沿着石板路往前,对称的门窗、规整的屋脊,每一处都透着古人的讲究。阳光斜斜地打在红墙上,金粉似的光点跳动,几位游客慢悠悠地走着,没人说话,像是怕惊扰了这些建筑的梦。</p> <p class="ql-block">欣赏完这里后我们又去欣赏白塔,穿过胡同终于发现白塔出现在眼前,灰墙衬着它洁白的塔身,顶上黑饰如冠。周末来这里的人也很多,都在这里举着相机拍全景,有人只静静站着,仰头看。它不说话,却让所有人都安静下来。现代建筑在远处林立,可在这片天地里,塔仍是主角。</p> <p class="ql-block">望着塔身洁白头顶上一抹黑,像画中点睛一样。旁边老屋的瓦片层层叠叠,自行车歪歪地靠在墙边,蓝布遮阳搭在窗下。几只鸟掠过塔尖,飞向远处的树影。生活就该是这样——古老与日常,从不打架。</p> <p class="ql-block">胡同里的街口那座白塔在阳光下格外醒目,左边是“eatery / drinks / market”的红棚小店,游客举着咖啡拍照。右边高楼现代,玻璃幕墙映着塔影。我忽然笑了——老塔不介意新楼,新楼也映着老塔,它们彼此凝望,像一对老朋友。</p> <p class="ql-block">这里几位孩子坐在街边画白塔画,绿马甲穿得整整齐齐,画板上是歪歪扭扭的白塔。老师蹲在一旁轻声指点,阳光落在画纸上,像撒了一层金粉。远处塔影静静立着,仿佛也在看,看它被多少双小手重新描绘。</p> <p class="ql-block">广场边的休闲区摆着几张小桌,游客坐着喝饮料、聊闲天。白塔在背后静静矗立,蓝天白云下,像一幅永不褪色的画。</p> <p class="ql-block">我遛累了在这里休息一下,品尝一下味道的饮料。</p> <p class="ql-block">这里就是北京妙应寺白塔,今天我有兴来到这里,虽然来这里时间不长,也满足了我在这里拍照打卡的心愿。</p><p class="ql-block">通过来这里,也了解到了妙应寺白塔的历史地位,是中国现存年代最早、规模最大的喇嘛塔,也是元大都遗存下来的重要标志,是北京地区保存至今唯一完整的元代文物遗存。</p><p class="ql-block">对于文化意义有了进一步了解,作为北京最早的藏传佛教佛塔,是汉、蒙、藏民族团结和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曾是香火鼎盛的皇家寺庙,如今也是北京城的网红打卡地之一。</p><p class="ql-block">同时建筑特色:属于喇嘛塔形制,整体造型简洁大气,具有浓厚的元代建筑风格,历经700余年依然巍然屹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