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九月的无锡,秋风送爽,果实飘香,天高云淡,湖山尽染;天宇澄澈如洗,岁月仿佛在此刻温柔地驻足,为一场跨越了六十年的重逢悄然酝酿。九月的无锡以一派湖山清朗之姿,迎来了风尘仆仆的归来人——险峰机床厂的老一辈建设者与险峰二代,在此共赴一场跨越时空的相聚。他们的相聚,并非寻常的旧友寒暄,而是一次对青春与家国历史的诗意回响。相逢时刻握手、拥抱、满眼相望、共话流年。此刻仿佛历史与未来完成了一次郑重的对话。将这场聚会,演绎成一场对激情燃烧岁月的深沉致敬和对一段共和国记忆的庄严回望。</p> <p class="ql-block"> 涟江缘无锡群群主唐中伟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尊敬的赵泽明先生,尊敬的周忠新厂长:大家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六十年前,无锡机床厂388名职工响应国家支援大三线建设的号召,扶老携幼,告别亲人,举家从沿海富饶的城市奔赴两千公里外的险峰机床厂。开始了轰轰烈烈的重型磨床生产基地的建设。多么感人的场景,多少个日日夜夜的奋斗,多少个风里来雨里去。你们是载树人,你们是挖井人!你们和原来的贵州重型机床厂的老职工一起,建成了我国轧辊磨床生产基地。使我国成为全球轧辊磨床最大的生产国,满足了全国各行业对轧辊磨床的急需。为我国改革开放后经济高速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今年的九月二十号是无锡机床厂支内六十周年纪念日。九月份也是险峰厂建厂六十七周年的日子。涟江缘无锡群举办纪念无锡机床厂支内六十周年暨险峰厂建厂六十七周年庆祝大典。以纪念和缅怀背井离乡为大三线建设奉献一生的老一辈。纪念险峰厂全体职工为建设一穷二白祖国的努力拼搏。纪念如火如荼的岁月,纪念青春飞扬的年华,纪念填补国家空白的拼尽全力。纪念献了终生献子孙的壮举!</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今天我们在这豪华的大厅里欢聚一堂,畅叙情谊,重温在涟江边,险峰厂的日日夜夜。在此,感谢宋万云厂长发来祝贺,感谢董云娜书记对大家的问候!感谢周忠新厂长从贵阳赶来参加今天的庆典。我们邀请了险峰厂部分的老领导的子女侯排山,陈伟,刘湘东,何小君,高建军,沈大龙等与大家一起共同欢度这个盛大节日。我们都已是耄耋老人了,难得一聚。在此要感谢赵泽民先生!十年来一直关心、支持、资助我们。使我们一年年的举办盛宴。谢谢赵泽民! 同时也感谢从外地赶来的南京的朋友,昆山的朋友,上海的朋友!所以大家要喝好吃好,等一会还有奖品颁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涟江缘无锡群 2025.09.20</span></p> <p class="ql-block"> 我们的老厂长宋万云也写来了温馨亲切的贺词。</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時间过的真快,1965年无锡机床厂响应毛主席备战备荒为人民的号召,内迁300多职工和设备到贵州惠水县贵州重型机床厂一晃60年了。当年那些中青年师付和领导,如今都已是古稀和耄耋之年了,当年隨迁的几岁和十几岁的子女,如今也己是六七十岁的老人了。回首60年前的往事,当年的场景还历历在目。可惜有的内迁职工和领导吃一辈子苦,却没过上今天的幸福生活而作古了。就以当年我们生产计划科而言,我的老科長邱仲谋,朱忠亚,于荣根和老同事石永鑫,蔣一清,华仁安,张建春,陈锡明,谢元兴,孙玉兴,潘永福,尤干良,蒲翠娥都离开我们而去了,在此時此刻我很怀念他们。今天的险峰机床厂仍屹立在祖国大地,在机床行业中叫响中國,这一切都与无锡机床厂内迁部分职工和设备到贵州惠水县密切相关。可以说,如果没有当年无锡机床厂的内迁,就没有今天的险峰机床厂的辉煌。借此机会,我向健在的当年内迁贵州惠水的老一代职工和领导致敬,祝愿他们身体安康家庭幸福。同时也祝愿险峰机床厂在前进的道路更上一层楼。</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宋万云 2025年9月20日</span></p> <p class="ql-block"> 险峰的老前辈董云娜女士,虽没有亲临活动现场,她特意为今天的庆祝活动写来了一首饱含深情的时代颂歌。</p> <p class="ql-block"> 周忠新厂长是我们险峰二代,他是从贵阳赶来参加今天的庆典,还特意用贵州方言为大家作了精彩的发言。听到久违的乡音,倍感亲切!</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尊敬的各位前辈、各位支内二代的战友们:</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非常荣幸能站在这里,与大家共同回顾那段难忘的岁月。六十年前的今天,我们响应国家号召,满怀热血,从美丽的太湖之滨无锡,来到贵州这片热土,投身于波澜壮阔的三线建设。</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那时,前辈们风华正茂,离别亲人,扎根山沟,克服了生活与工作中的无数艰难险阻。将汗水与智慧奉献给贵州的工厂与山川,与贵州人民并肩奋斗,结下了深厚的情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由于有了58年老厂职工们艰苦创业,打下的基础,由于内迁前辈们的好人好设备好项目,使险峰厂从开始做磨床,到一系列的大型磨床。吃水不忘挖井人,一定不能忘了前辈们的辛勤付出。在座的一代二代,有的在险峰待了几年,有的直到退休,但六十年来还能聚在一起,充分说明了支内那个年代,在企业在个人历史中的重要时光。在此,也要感谢涟江源的组织者们的辛勤劳动,感谢爱心人士的大力支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现在在贵阳生活的支内职工还有18名。58年建厂的老员工有八十名左右。作为大家关心的险峰厂,他们传承了先辈们的精神和技术财富,现在还非常好的经营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回首往昔,我们无愧于时代,无悔于青春。如今看到第二、第三代在此茁壮成长,见证贵州的繁荣发展,我们倍感欣慰与自豪。让我们珍惜这份历经岁月淬炼的情谊,保重身体,安享晚年,共同见证更加美好的明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谢谢大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周忠新 2025年9月20日</span></p> <p class="ql-block"> 今天的庆祝活动,得到了昆山华辰总经理赵泽明的大力支持和爱心赞助。是他一直在关心着险峰的前辈,一直在支持着涟江缘无锡群的每一次活动。感谢您的大爱!因为有您,心存感激!您是我们险峰人的骄傲!</p> <p class="ql-block"> 老前辈王靖基和险峰二代姜重阳、陈娟、王冰凌用他们高亢的歌声表达了对险峰前辈们的祝福!</p> <p class="ql-block"> 六十载光阴如河,奔流不息,却冲不淡血脉中的共同记忆。20世纪60年代中期,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党中央发出“备战备荒为人民”、“好人好马上三线”的号召,一场规模浩大的三线建设在中国西部腹地轰轰烈烈地展开。<span style="font-size:18px;">关键的历史转折点出现在1965年。这一年,根据国家三线建设战略部署,一机部决定将江苏无锡机床厂部分资源内迁至贵州,与当地的贵州重型机床锻压设备厂合并。</span>1965年9月20日,随着一声响亮的汽笛声,一列载有388名支内人员及随行家属子女千余人的专列,驶出无锡站,历时4天4夜来到祖国的大西南,筑梦边缘山区一一贵州惠水高镇。从此,生命的轨迹与“三线建设”这个充满份量的词紧紧相连。</p> <p class="ql-block"> 在贵州黔南的翠峦深处,他们以山川为幕,以壮志为笔,机器的轰鸣是那个时代最激昂的乐章。他们不仅用双手在山坳里建起了一座名为“险峰”的工厂,更用青春、汗水与思念,书写了“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的壮丽诗篇。编织了一段共和国不能忘却的记忆。</p> <p class="ql-block"> “三线情怀”是一种独特的精神纽带。它是在特殊年代、特殊环境下,由共同的理想、奋斗和患难与共的生活凝结而成的深厚情感。这种情怀,历经岁月洗礼,不仅没有褪色,反而愈发珍贵。它是对青春岁月的追忆,是对战友同事的思念,更是对那段为国奉献历史的自豪。</p> <p class="ql-block"> 六十年一甲子,是一个轮回,也是一个新的开始。当年的险峰前辈们用艰辛拼搏,守护了共和国的和平与安宁;今天的相聚,则用铭记与传承,守护着那段不应被遗忘的历史。三线精神,如同穿越时空的火炬,必将在新一代的接续奋斗中,闪耀出新的时代光芒。岁月见证的,不仅是情怀,更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伟大力量。</p> <p class="ql-block"> 六十年,足以让青丝成雪,让山峦易容。但有些情怀,却如陈酿,在时光里愈发醇厚。今日的握手与拥抱,眼底的泪光与笑纹,不仅是久别重逢的喜悦,更是对一段共同生命的深切致意。前辈们讲述着,仿佛重回年少;后辈们聆听着,将家族的史诗悄然存续。</p> <p class="ql-block"> 时光荏苒,当年风华正茂的青年,如今已是白发苍苍的老者。而在那片前辈们奋斗过的热土上出生、成长的“险峰二代”,成为了这段历史最自然的传承者。我们曾在厂子弟学校一起学习、生活,是名符其实的三线二代;在那里度过了我们的童年和少年时光,成为我们心中最珍贵、最美好的记忆。我们的人生轨迹,一头连着父辈的故乡江南,一头连着成长的贵州山乡。我们的血脉里,流淌着无锡的细腻与坚韧,也浸染了贵州的质朴与豪情。我们是父辈奉献精神的见证者,也是“三线精神”的传承者。</p> <p class="ql-block"> 这是一场秋日里的温暖回溯,是岁月长河中一次深情的回眸。它无声地诉说着:无论走得多远,那份始于无锡、绽于贵州的三线情怀,永远是心中最唯美、最深刻的牵挂。</p> <p class="ql-block"> 有些记忆会随岁月沉淀,有些精神却因时间永恒。三线情怀正如这江南的秋,深沉明净,历久弥新,在一代又一代人的讲述中,继续书写着关于国家、奉献与传承的中国故事。</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span><span style="color:rgb(1, 1, 1);">刘湘东女士作为“险峰厂二代”,她以饱含深情的笔触,回顾了险峰厂六十年的风雨历程,颂扬了父辈的奉献精神,并宣告了新一代的传承与担当。这是她写的一篇情感真挚、立意深远的致敬辞:</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致敬险峰厂的“厂二代“们:承前启后的桥梁,不朽精神的薪火桥梁,不朽精神的薪火</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六十年风雨兼程,一甲子山河作证。今天,我们在此欢聚,共同见证险峰厂支内六十周年的荣光。会场里,七十余位佩戴红花的支黔一代熠熠生辉,他们是拓荒的英雄,是历史的丰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父辈以青春热血写下“献了青春献终身”的壮歌:而我们,用整个成长岁月陪伴并见证了这部历史。我们是这段历史最鲜活的载体:童年双眼见证父辈用肩膀扛起厂梁,少年耳朵聆听机床轰鸣谱写的创业乐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如今,我们主动接过历史的笔,让老照片、纪念册和今日的聚会,成为精神传承的殿堂。让险峰厂的故事,跨越时空,生生不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险峰厂“早已超越地理概念,成为我们共同的精神原乡。是你们--在座的每一位,用数十年如一日的牵挂与奔走,将散落天涯的游子之心重新聚拢。今日盛况,便是这份深情最璀璨的证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我们承接着时代的特殊烙印,从父辈手中接过的不仅是生活重担,更是”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精神基因。我们或许曾困惑于山区的闭塞,却从未沉沦。无论子承父业成为中坚,还是远走四方开创新天,“险峰人”的风骨始终是我们最深的底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亲爱的朋友们!我们是连接光荣过去与广阔未来的桥梁,是让险峰精神永放光芒的不灭火种。历史必将铭记--铭记一代的功勋,也铭记二代人的传承与守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刘湘东 2025年9月20日</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i>致敬险峰厂的开拓者,致敬所有承前启后的“险峰厂二代”们!</i></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