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孩子今年考上大学,在家里简简单单做个升学宴。门两边贴上了红底金边的对联,阳光斜斜地照在瓷砖墙上,映得那对联上的字都亮堂堂的。桌上摆了几盘刚出锅的菜,热气腾腾,像是把这一年的辛苦和期盼都炖进了香味里。我没请什么大厨,都是自己一点点张罗的,但每一道菜都像是在说:丫头,你值得这一顿热热闹闹的庆祝。看着那扇被红联衬得喜气洋洋的门,我心里默默念着:前程似锦,未来可期,这扇门走出去的,是一个有光的远方。</p> <p class="ql-block">屋里那张圆桌坐满了人,碗筷叮当,笑语不断。孩子们夹菜抢着第一筷,长辈们笑着劝慢点吃,电风扇在头顶悠悠地转,吹不散这满屋的暖意,却把饭菜的香气一圈圈地送到了角落。女儿坐在中间,脸上带着羞涩的笑,被亲戚们轮番夸着“有出息”。她低头扒饭的样子,和小时候一模一样,只是这一次,她眼里多了点光,是即将远行的期待,也是对家的不舍。这顿饭不算丰盛,但每一口都像在咀嚼这些年来的点滴——她伏案读书的夜晚,我悄悄送进房间的那杯热牛奶,还有她查到录取结果时,我们俩在厨房里又哭又笑的瞬间。</p> <p class="ql-block">桌子中央摆着一瓶啤酒,没怎么开,倒是几个红塑料杯里倒了点果汁,孩子们举杯碰在一起,清脆的一声“叮”,像是为这段青春岁月敲了个章。我坐在一旁,没怎么动筷,光看着他们笑闹就觉得心满意足。这顿饭不为排场,只为记住——记住她还住在家里时的笑声,记住这间老屋还能装得下这么多人的祝福。酒不必多,情意早已满杯。</p> <p class="ql-block">几位叔伯围坐着,一边吃一边聊,话题从学校说到未来,从专业问到就业。他们用最朴实的话,把人生的道理一点点夹进女儿的碗里。我看着他们,忽然觉得,这不仅仅是一场家宴,更像是一个小小的仪式——我们这些大人,正用最笨拙也最真诚的方式,把接力棒递到她手上。</p> <p class="ql-block">桌上那盘豆角是她小时候最爱吃的,我特地炒了一大碗。她夹了一筷子,抬头冲我笑了笑:“妈,还是你做的最香。”就这一句,我眼眶差点没绷住。这些菜,每一道都有名字,也都有记忆。青菜是春天她放学回来嚷着要吃的,炖肉是冬天她写作业到半夜的加餐,凉拌菜是夏天乘凉时的下饭小菜……一桌饭,吃的是味道,咽下的是光阴。</p> <p class="ql-block">宴席散了,我送她到楼下。街道上还留着些碎红纸屑,是早上放过的鞭炮留下的,风一吹,像落了一地的喜庆。她穿着白T恤,蹦跳着踩过那些红屑,回头冲我喊:“妈,我明天就开始收拾行李!”我站在门口,没多说什么,只点点头。天空是灰的,可我的心是亮的。她跑起来的样子,像极了小时候追着气球跑的那个小女孩——只是这一次,她追的不是气球,是自己的人生。</p> <p class="ql-block">街上有人还在聊天,红衣的小孩在走,粉衣的阿姨笑着挥手。这平凡的街道,今天也沾了点喜气。我转身回屋,收拾满桌的碗筷,心里却像腾空了一块,又填满了另一种牵挂。她要走了,去一个更远的地方,而我所能给的,不过是一顿家常饭,一句“路上小心”,和一个没说出口的“早点回来”。</p>
<p class="ql-block">这顿升学宴,没有大鱼大肉,没有锣鼓喧天,但有笑,有泪,有饭香,有牵挂。它不盛大,却足够温暖——因为它是家的味道,是出发前,最后一口舍不得咽下的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