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我在八三四七四部队新兵连的往事

刘绍基

<p class="ql-block">1979年12月8日晚5点半,我在阜阳火车站与父母、同学等短暂的告别后,便踏上步入部队军营的列车。火车沿着濉阜铁路的铁轨在夜幕中朝北驶去。经过十几个小时,12月9日火车到达合肥。我们在合肥军人接待站吃了午饭,团部派来的汽车拉着我们又经过几个小时的路程,到达六安武装部。武装部的位置在六安城区北郊,距市区估计有十几公里。我所在的新兵连为83474部队直属新兵连,我被分配在三排九班。九班共10人新兵,他们是丁建新(江苏射阳),朱松云(射阳),周朝荣(射阳),严光亚(江苏滨海),徐明递(浙江杭州),朱加六(上海嘉定),彭学志(安徽阜阳),吴国庆(阜阳),邹阜平(阜阳),刘绍基(阜阳)。新兵连连长邓安平,副连长胡光新,排长徐人伟,班长刘士庭(安徽泗县)。遗憾的是新兵连指导员的姓名不知道。</p><p class="ql-block">12月10日,我们进入了紧张有序的新兵连生活,连队组织全体新兵首先彻底打扫六安武装部大院的卫生,因为院子比较大,几排平房之间长期没人除草,野草长得很茂盛,近1尺高。各班分段承包,半天就将院中的草除掉了,宿舍里,我们睡的地铺也被打扫的秩序井然。</p><p class="ql-block">第二天,全连召开了军训动员大会,指导员做了动员报告,并提出军训的要求和注意事项。会后新兵们纷纷递交了《决心书》,我的《决心书》内容如下:一、一定要以英雄人物为榜样,走他们成长的道路,在训练中不怕苦不叫累,不怕冷;二、服从命令听指挥,坚决遵守革命纪律,遵守连队的一切规章制度,严格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绝不搞特殊化;三、做到共青团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多做好事,帮助落后同志和自己一道进步前进;四、搞好内务卫生和环境卫生;五、做到有事请假,回来及时消假,决不无故旷一次训练。</p><p class="ql-block">接下来的日子就是我们每天进行队列、瞄靶、投弹训练。军训的结果首先是让我们每位新兵懂得的道理,从老百姓转为军人,必须服从命令听指挥,“纪律”二字深深地入心入脑刻在心中。</p><p class="ql-block">我在新兵连时记忆最深的是:值日。全班共10人,每10天就要值一次班。值日生的主要任务是刷碗、分菜。当时是冬季,武装部大院中的压水井被冰冻住,值日生只得到东边的大河里洗碗。大河叫淠河,那时河水被严重污染,呈咖啡色,可能是当地化肥厂排污所致。我们没有其他选择,值日时只得砸开河的冰面,河水很凉,在寒冷刺骨的河水中刷碗,每刷2~3个都要使劲的搓手,双手来回几十个回合,被冻得发红冰凉。到刷完碗吃饭时,双手还不热乎。还有,生活日常习惯的改变,如在阜阳老家时家庭的主食是面食,吃馍、面条等,而我们在新兵连一日三餐大多吃米饭,偶尔吃顿面疙瘩,我一顿就能吃两大碗。刚到新兵连时,我水土不服,轻微腹泻,一周后逐步适应。当然,在新兵连时,我也和其他战友一样,在不训练时主动到伙房去帮厨,到河边洗菜,连队点名时我受到表扬,心里也是热乎乎的。</p> <p class="ql-block">1980年元月83474部队直属新兵连三排九班战友合影</p> <p class="ql-block">时间来到1979年12月27日下午,我们正在队列训练,看到一辆北京吉普车驶向我们,在操场边上停下。从车上走下一位40多岁的军人,连长马上召集全连集合,整好队伍,在操场上坐下。连长向我们介绍道,“大家欢迎团政委来看望大家”,顿时掌声飘荡在操场上空。政委说:“同志们,你们好!我代表团领导对大家表示慰问!”掌声再起,接着政委讲,我们这个团是南京军区后勤部机械工程团,是伟大的工程兵,主要任务是国防工程建设。他要求大家要一切行动听指挥,组织分配干什么就不能挑三拣四,要乐意地去接受,要艰苦份朴素,团结战友,努力学习,做一名合格的真正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政委一席话,给我们每位新兵很大的鼓舞和激励,也为下一步我们分配到老连队做了铺垫。 </p><p class="ql-block">1979年12月31日,连里发了领章和帽徽,从今天起,我们每位新兵正式成为一名光荣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连里举行了庄严隆重的仪式,大家合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后,老兵代表和新兵代表分别发了言,他们的发言内容我当时没有记录,但会后我写下的一段文字值得今天晒晒:我梦寐以求的愿望终于实现了!从此,我成为一名光荣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当我接过领章、帽徽后,我的心就像滚滚不息的长江,久久不能平静,这领章、帽徽红的像鲜血,可不是吗!他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换来的,染红的,我们戴上它感到无比光荣和自豪。今天我戴着它,要使它更加光辉,更加鲜红。这就要求我们平时要努力学习,不断进步,为祖国和人民多做有益的工作,在祖国需要的时候我应该豪不犹豫,坚决果断! </p> <p class="ql-block">1980年元月83474部队直属新兵连安徽阜阳籍战友合影</p> <p class="ql-block">在新兵连的日子里,新兵们最紧张的事莫过于紧急集合。战友们有时晚上会悄悄的讲今晚连里有可能要紧急集合。为了达到更快的目的,往往我们都会穿着秋衣、秋裤睡觉,反正是冬天,也没感到出汗。几天下来,战友们左等右盼的紧急集合还是迟迟没有进行,又过了几天,大家的紧张情绪慢慢地被消磨了。</p><p class="ql-block">1980年元月7日深夜时分,一阵紧急哨声将已进入甜蜜梦乡的我们叫醒,只听班长大声喊道:紧急集合,大家抓紧起床!没有灯光,只听到战友们快速地穿衣声,我立马起身穿衣服,棉衣、棉裤、棉鞋穿好后,我又按照班长所教快速打背包的方法将背包打好,然后用手将背包、背包带整理平整,跑步加入班级队列之中。</p><p class="ql-block">还好,我是3分钟整完成了从起床穿衣到打背包再到加入班级队伍,符合上级紧急集合的时间要求。连长下达命令:接上级命令,有两名罪犯潜逃至二十里铺,命我连立即前往捉拿罪犯。随后,全连战友就跟着连长等人向二十里铺跑步前进,行进在夜间的公路上。路上,只听到战友们整齐的脚步声,我刚刚起床的困意瞬间被抛到九霄云外去了。</p><p class="ql-block">几公里下来,因为穿的太厚,我就感觉到身上大汗淋漓,我只得把棉上衣的扣子全部解开,头上的棉帽也不时拿掉,硬是坚持跑回武装部,到了宿舍我的秋上衣被汗水浸透,晾了好几天才干。</p><p class="ql-block">1980年元月中旬,我们结束了40天新兵连的生活。我被分配到江苏南京江浦三营十二连一排一班,我们一起入伍的阜阳籍新兵有4位战友留在六安团部,他们分别是彭学志、甫伟、陈刚、赵树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