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烟台山位于烟台市区北端,是烟台历史的重要发祥地和象征,1389年为防御倭寇侵扰,在烟台市区的山峰上设立了烽火台,白天用狼烟报警,夜晚用火光报警,这种火台被称为狼烟台,烟台山因此得名。</p><p class="ql-block">烟台山景区三面环海,以烟墩台、灯塔和外国领事馆西式建筑著称,主要景点有墩台灯塔、燕台石、抗日烈士纪念碑、石船、惹浪亭、观海楼和原各国领事馆区。是集海滨自然风光、开埠文化、文物遗址,人文自然景观和异国风情于一体的山、海、城、港连为一体的特色景观</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入口处那块刻着“烟台山”的石碑,被绿植温柔地环抱着,像被时光精心养护的一枚印章。下方的指示牌清晰地指向灯塔、烽火台、龙王庙……每一步都像是在翻开一页历史。我顺着箭头走,仿佛不是在游览,而是在一场开埠岁月的散步中,慢慢走进了这座城市的童年。</p> <p class="ql-block">美国驻烟台山领事馆旧址,不仅可以欣赏近代建筑艺术,内部有“烟台开埠陈列馆”藏在其间,一栋灰石红柱的老楼里,门前几人缓步走过,树影斑驳地洒在他们肩上。推门进去,墙上是泛黄的老照片,玻璃柜里摆着旧时的商票与洋行印章。那一刻,我仿佛听见了马车轱辘碾过石板路的声音,看见穿长衫的商人与西装领事在街角点头致意——这里不是展览,是一段活过来的岁月。</p> <p class="ql-block">路口的红色指示牌整齐排列,指向“胶东革命史陈列馆”“冰心纪念馆”“英国艺术馆”……这些名字像一颗颗钉子,把不同时代的记忆牢牢钉在这片山坡上。我忽然明白,烟台山不只是风景,它是一本摊开的书,每栋老屋都是一个章节,每阵海风都带着字句的回响。</p> <p class="ql-block">龙脉:俗话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在我们烟台山上就有这么一条龙脉线,都说龙脉线上走一走都能活过99。</p><p class="ql-block">此处是龙脉线的龙头石,这块石头形似金蟾,有招财纳福之意,摸摸金蟾嘴,财富滚滚似流水。龙身石,龙尾石</p> <p class="ql-block">东海关税务司官邸旧址,现为冰心纪念馆,静静立在绿树之间,红顶白栏,像从老照片里走出来的模样。门前的介绍牌写着她与烟台的渊源,字里行间透着温情。我不由放轻了脚步,怕惊扰了这份宁静。这里没有喧嚣,只有风吹过树叶的沙沙声,像在低语一段永不褪色的回忆。</p> <p class="ql-block">走进“百年冰心”展览,彩色星星悬在门楣上,像童年夜空里的梦。墙上的照片记录着她少年时在烟台的足迹,那些在海边读书、听潮写诗的日子,如今被温柔地收藏在这里。我在展板前站了一会儿,仿佛看见那个穿素色衣裙的女孩,正坐在燕石台上,望着远处的帆影出神。</p> <p class="ql-block">这里有厚重的历史,也是让人惊叹的美景,山上绿树掩映,鸟语花香,-步一景,领事馆建筑风情各异,山外就是一望无际的大海</p> <p class="ql-block">烟台京剧艺术馆:京剧自清咸丰二年1852年传入烟台后,便开始流播于胶东大地,从此,北京天津的名伶纷纷涌向上海献艺。烟台作为京津通向上海的海上必经之路,船舶力避风浪,经常停船登岸,演员们借机上岸演戏,赚取包银。烟台也逐渐变成全国闻名的京剧流播地,从此揭开了烟台京剧百年辉煌历史的序幕</p> <p class="ql-block">“棋源旗袍博物馆”藏在一栋爬满藤蔓的老屋里,红字招牌下是英文译名,古今中外在此轻轻碰杯。门口的红色遮阳棚下有几级台阶,右侧那道从屋顶垂下的红线条,像一笔写意的朱砂,为古朴添了点活泼。可惜旗袍博物馆没有开</p> <p class="ql-block">烟台山灯塔集海上交通指挥、导航、观光于一体,是全国唯一作为城市标志的灯塔。该塔始建于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设三等明灭一盏,烛力为3.3万支,由于年久失修,无法延用,1986年拆除后原址重建 1988年竣工。新灯塔由清华大学设计烟台市建筑工程公司承建。塔高49.5米,共12层,底部两层采用古堡式建筑造型,内设电梯可直通11层瞭望台,顶端有360度旋转动航标灯,直射距离可达30海里</p> <p class="ql-block">烟台山灯塔(网络图片)</p> <p class="ql-block">站在观景台上,望向大海,吹吹海风,顿觉心情舒畅心旷神怡</p> <p class="ql-block">龙王庙始建于明朝天启年间(I621至1627)系民众为祈雨和保佑海上平安而建,经过历代不断修整,保存至今,也是烟台山上最古老的建筑之一</p> <p class="ql-block">旗语杄:这个"未"字型的旗语杆,是烟台山原灯塔的附属部分,是英国人于清光绪三十一年(1095年)修建烟台山灯塔时一起建造的,距今已有百余年的历史。旗语杆为木质结构,杆身由上等南方杉木做成,高约20米,其作用是向进港的船只发布旗语信号和天气变化信息的。同时,还用于重大活动。在当时,如有外国舰船或者重要人物乘船来港时,旗语杆上就会悬挂"万国旗"表示欢迎和友好。1912年,孙中山先生应袁世凯之邀去北京会谈途径烟台,旗语杆就悬挂彩旗以表欢迎</p> <p class="ql-block">英国领事馆旧址:建于1864年。建筑面积169平方米,1867年正式开馆,建筑材料和构筑手法结合烟台本地特点,采用英国在亚洲殖民地的"外廊式"设计。领事馆旧址及多处附属建筑组成的建筑群,是烟台山上领事馆中占地面积最大的一组</p> <p class="ql-block">另一栋建筑更显明丽,浅色砖墙配着红顶红柱,二楼阳台绿栏环绕,像一位仍保有风韵的老绅士。门前的灌木修剪得整齐,台阶洁净,仿佛随时会有一位穿旗袍的女子推门而出,撑伞走入细雨中的街巷。</p> <p class="ql-block">一栋两层的老楼前,有人在门前谈笑,阳光透过树叶洒在石阶上。灰石墙、红柱廊、白色门窗,每一处细节都透着旧时的讲究。这栋楼曾是某国领事馆吧?如今它不再属于某个国家,而是属于所有愿意停下脚步、听它讲故事的人。</p> <p class="ql-block">风雨飘摇的时代随着历史烟云飘散,曾经的烽火台见证过烟台经受的风雨狼烟,已成为历史的记忆。如今的灯塔,作为一个城市的精神符号,诉说着时代的变迁,见证着日新月异的发展,在滚滚浪潮中,面向未来</p> <p class="ql-block">走出烟台山公园,对面就是有历史韵味的朝阳街。这条始建于1872年的街道,不仅承载着烟台的历史记忆,如今更是焕发出新的活力,成为烟台必打卡的保藏地</p><p class="ql-block">朝阳街的建筑风格中西合壁,漫步其间。能看到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俄国、德国等国风格的建筑,还有融合中西特色的骑楼。部分建筑采用传统四合院布局,房檐、门窗又带有西式风格,每一块砖石都在诉说着过去的故事,这里曾是近代烟台繁华的商业老街</p> <p class="ql-block">一栋老建筑中央耸立着钟楼,红墙爬满爬山虎,像披着一件深秋的衣裳。拱门下的台阶光洁,有人正从门前走过,背影融入了背景的蓝天里。那一刻,我忽然觉得,这些建筑不是被保护起来的文物,而是依然活着的城市居民。</p> <p class="ql-block">克里顿饭店旧址,位于朝阳街43号。建于清宣统二年(1910年),三层(地下一层),砖混结构,一层大门设于东北角,两旁砌有突出角柱,上方外出拱券,二层大门顶部有半圆形山花,两侧配有矮塔式装饰柱,现为餐厅</p> <p class="ql-block">盛昌商行旧址,现为星巴克甄选,建于1913一1914年,中西合璧风格,面向西北,建筑面积约360平方米,四面坡青瓦屋顶,双层砖木结构,平面呈𠃊形,大门两侧设置多利克柱扶𤩹,阳台出挑,巴洛克风格尖拱形山墙装饰有圆形山窗。</p> <p class="ql-block">一座西装革履的雕像手持酒杯,静立在木质酒桶旁。他像是刚从一场晚宴中走出来,神情从容。红绳围出的小小空间,像是为他保留的一方天地。背景的广告牌上印着城市剪影,现代与过往在此悄然对望。</p> <p class="ql-block">美女,你在看什么?</p> <p class="ql-block">朝阳街</p> <p class="ql-block">街头艺术(酒杯雕塑)非常的生动活泼</p> <p class="ql-block">“SERENITY WINERY”酒庄带着工业风的粗犷与趣味,巨大的酒桶旁摆着熊猫玩偶,让人忍不住笑出声。另一角,酒桶特写旁立着指示牌,仿佛在说:别只顾拍照,好酒还在里头等着呢。</p> <p class="ql-block">“UP WINERY”更像一场装置艺术,木质酒桶与金属管道交织,招牌醒目,复古中透着创意。几个小酒桶模型散落在前,像是从主舞台上滚下来的配角,也想讲讲自己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高楼外墙的壁画五彩斑斓,酒瓶、葡萄、品牌标志跃然墙上,“解百纳酒店”几个大字高悬,艺术与商业在这里跳了一支默契的舞。</p> <p class="ql-block">烟台萍果鼻祖:百年老字号(广兴果园)</p> <p class="ql-block">英美烟草公司</p> <p class="ql-block">蓬莱说(清末民初的商行旧址)</p> <p class="ql-block">益德成鼻烟(福顺德银号旧址)</p> <p class="ql-block">福德顺银号旧址</p> <p class="ql-block">转角处,“鍾書閣”三个字金光微闪,藏在城市书房的门楣上。绿色遮阳篷下,花盆错落,标牌写着“PUBLIC LIBRARY”。推门进去,想必是满屋书香与静谧。这地方不像景点,倒像是城市悄悄留给自己的一块自留地,专供灵魂歇脚。</p><p class="ql-block">德国洋行改建的钟书阁,保留着百年前保险柜</p> <p class="ql-block">“阿福食”的黑底白字招牌干净利落,窗内灯光暖黄,菜单用粉笔写在木板上,每日更新。门口一盆绿植轻轻摇曳,像在向路人点头招呼。这样的小店,不张扬,却让人想推门进去,点一碗热汤,听老板讲讲这条街的从前。</p> <p class="ql-block">和卡通熊猫来一张合影</p> <p class="ql-block">法国邮局旧址:位于海岸街中段路南,建成1904年,欧美新古典主义风格,坐南朝北,建筑面积约450平方米,四面坡铁皮瓦屋顶带阁楼,双层砖木结构,平面呈方形,外墙采用清水青砖砌筑,辅以白灰勾勒精美花墙图案,层间设置古典线角,北立面二楼设置木质三角形大凸窗,其上面带有彩色玻璃及菱形木框纹饰</p> <p class="ql-block">我们在麦当劳吃了个午饭</p> <p class="ql-block">从朝阳街上拍烟台山有一种别样的风情</p> <p class="ql-block">逛完朝阳街我们就来到了滨海广场,在环海栈道上,以大海为背景的打卡牌拍摄照</p> <p class="ql-block">从滨海广场我们打车到了渔人码头</p> <p class="ql-block">这里的建筑拍出来真的是好美</p> <p class="ql-block">在海洋和欧式建筑群里拍照还是非常出片的</p> <p class="ql-block">下午退潮的时候可以在下面的礁石滩赶海,礁石下面藏了好多小螃蟹、小海螺,还看见有很多人在礁石上挖蛤蜊</p> <p class="ql-block">烟台渔人码头观景长廊</p> <p class="ql-block">面朝大海,奔向未来</p> <p class="ql-block">很多人在这里赶海</p> <p class="ql-block">我们从观海长廊一直走到烟台山国家海洋公园</p> <p class="ql-block">烟台山国家级海洋公园</p> <p class="ql-block">这张照片是在烟台火车站上拍的,远远望着可以看到烟台山的灯塔</p> <p class="ql-block">烟台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