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彼得堡是俄罗斯第二大城市,位于西北部波罗的海沿岸,涅瓦河口,面积1439平方公里(市区606平方公里)。 作为俄罗斯“北方首都”和海军总部所在地,它始建于1703年,1712-1918年为沙俄首都,1990年其历史中心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是俄罗斯经济、文化及旅游重镇。<br> 圣彼得堡由彼得大帝于1703年下令建造,旨在为俄罗斯取得波罗的海出海口,1712年成为首都并持续200余年。1914年因一战反德情绪更名为彼得格勒,1924年为纪念列宁改称列宁格勒,1991年苏联解体后恢复现名。二战期间经历872天围城战,获“英雄城”称号。<br> ★圣以撒大教堂。它是圣彼得堡最大的教堂,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圆顶教堂之一,建筑风格宏伟壮观,融合了古典主义等元素,具有极高的历史与艺术价值,是圣彼得堡重要的地标性建筑,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参观游览。 俄罗斯探险家尼古拉・米哈伊洛维奇・普尔热瓦尔斯基的纪念碑。普尔热瓦尔斯基是 19 世纪俄国著名的探险家,他曾多次对中亚、中国西部等地区进行探险考察,为地理和探险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这座纪念碑以半身像和骆驼雕塑的形式,纪念他的探险事迹与成就。 大力神赫拉克勒斯的雕像。赫拉克勒斯是古希腊神话中最伟大的英雄,以非凡的力量和完成十二项英雄伟绩而闻名,这尊雕像展现了他强壮的体魄与英雄气概,常作为艺术作品的表现对象,体现了古希腊神话文化的影响力。 ★圣彼得堡基督复活教堂(又称滴血大教堂)是为纪念沙皇亚历山大二世(1818-1881年)1881年3月1日被刺身亡而建,由其子亚历山大三世下令建造,历时24年完成。<br>教堂采用俄罗斯传统建筑风格,外形类似洋葱头穹顶,内部装饰有超过7500平方米的马赛克壁画,涵盖圣经场景、圣徒传说等主题,是世界上覆盖面积最大的教堂马赛克之一。 <br> ★冬宫是俄罗斯圣彼得堡市中心的核心文化地标,现为艾尔米塔什博物馆的主体建筑,与伦敦大英博物馆、巴黎卢浮宫并称世界四大博物馆,融合了沙皇时代的辉煌历史与全球顶尖艺术收藏。 冬宫是俄罗斯著名的皇宫,也是世界上最大最古老的博物馆之一,属于艾尔米塔什博物馆的一部分。乔治大厅作为冬宫内的重要厅堂,装饰极为华丽。其内部以大量的金色装饰、红色帷幔以及精美的雕刻和绘画,彰显出皇家的尊贵与奢华,体现了俄罗斯帝国时期高超的建筑与装饰艺术水平,也承载着俄罗斯的历史与文化记忆,是俄罗斯历史和艺术遗产的重要象征。 冬宫有三件镇馆之宝。孔雀报时钟:<br>18世纪由英国工匠制造,整体作品鎏金制成。孔雀屹立橡树上,随着敲钟奏乐,转身开屏,与此同时周边猫头鹰眨眼,松鼠跳跃,公鸡打鸣,蜻蜓展翅惟妙惟肖,栩栩如生。这个金色的报时钟的神奇之处在于,当它整点报时的时候,孔雀的翅膀自动展开,头部和尾部也会缓慢地移动。它原本是英国钟表设计师寇科恩专门为中国市场打造的一件产品,后来由于种种原因,此钟被俄罗斯的亲王波将金购得,波将金又将它献给了叶卡捷琳娜二世,此后便一直存放在冬宫里。 达芬奇作品《圣母丽达》:<br>这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画家列奥纳多·迪·瑟·皮耶罗·达·芬奇的作品,创作于1482年的米兰,是一幅宗教油画。以圣母哺育圣婴为主题,但画中透露出的人性光辉更胜其宗教气息。喂养孩子的圣母形象丰满,神态恬静,令人感受到母爱的温暖。 达芬奇作品《持花圣母》:<br>也称《柏诺瓦的圣母》,这幅画作约创作于1478年,后来辗转来到柏诺瓦家族藏室,因此得名。画作细腻描绘和深邃意境,让人感受到宗教的神秘与宁静。 冬宫内的皇室王座区域,尽显帝国时期的奢华与威严。<br>中央是装饰华丽的金色王座,搭配红色织物,工艺精湛;王座后方的红色背景上,醒目地呈现着俄罗斯帝国的双头鹰徽章(象征皇权至高无上)。周围环绕着白色大理石立柱,柱头以金色点缀,上方还有带流苏的红色帷幔,整体建筑装饰融合了古典主义风格与皇家专属的华贵元素,生动展现了俄罗斯帝国时期的宫廷艺术与权力象征。 冬宫是俄罗斯著名的博物馆,也是艾尔米塔什博物馆的一部分,馆内收藏了大量珍贵的艺术品,包括众多精美的雕塑作品,这些雕塑展现了不同时期的艺术风格与精湛工艺,是世界艺术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冬宫还收藏了大量来自世界各地的珍贵艺术品,包括各类精美的瓷器、雕塑、绘画等,这些藏品展现了不同历史时期和文化背景下的艺术成就,是世界艺术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众神之王宙斯呈坐姿,身躯部分以浅色石材塑造,肌肉线条写实、充满力量感;身披古铜色长袍,质感厚重且垂坠感十足。他右手托着带有小型人物雕像的球体(象征权力与神意),左手高举一根金色权杖;身旁立着一只古铜色的鹰 —— 鹰是宙斯的神兽象征,代表其权威与神性力量。 亚历山大纪念柱,位于圣彼得堡的冬宫广场。柱子由单根巨大的花岗岩打造,挺拔高耸;顶部矗立着青铜材质的天使雕像,天使脚下踩着蛇,手持十字架,造型富有象征意义(寓意战胜邪恶、守护信仰)。周围的广场开阔,背景可见具有古典风格的黄色建筑,天空中云层密布,整体氛围庄重而宏伟。亚历山大纪念柱是为纪念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击败拿破仑军队而建造的,是圣彼得堡的标志性建筑之一,既展现了俄式古典建筑的恢宏气势,也承载着俄罗斯的历史记忆与荣光。<br> 柱基部分雕刻有精细的浮雕,呈现出与历史相关的场景。 彼得大帝青铜像(亦称青铜骑士像)是圣彼得堡的象征性雕塑,由法国雕塑家法尔科耐历时12年创作,1782年由叶卡捷琳娜二世下令建成,旨在彰显其作为彼得大帝改革事业继承者的正统地位。雕塑整体高5米,青铜铸造的彼得大帝骑马像重达20吨,矗立于1600吨天然花岗岩基座上,马匹后蹄踏蛇的造型象征着突破传统势力的革新精神。其选址与建造过程映射彼得大帝的西方化改革背景,基座所用巨石从芬兰运输至圣彼得堡的历程凸显工程难度,底座铭文更强化了雕塑的政治象征意义。 海军部大厦建筑主体以明亮的黄色为主色调,正面中央是宏伟的拱形大门,上方装饰有精美的浮雕 —— 两侧各有一位带翼的人物形象(常被解读为象征海军力量或胜利的 “号角天使”),艺术感强烈。建筑两侧延伸出排列整齐的白色柱廊,与黄色墙面形成鲜明的古典主义对称之美;顶部旗杆飘扬着带有徽章的旗帜,点明其与海军的历史关联。<br>海军部大厦曾是俄罗斯帝国海军的行政中枢,见证了俄海军的发展历程。其建筑融合了恢宏气势与精湛的雕刻、古典建筑技艺,是圣彼得堡历史与艺术景观中极具代表性的地标之一。 彼得堡的一座东正教教堂(具有典型的俄罗斯东正教建筑风格)。建筑主体以暖棕色为主色调,搭配多个 “洋葱头” 状的穹顶 —— 主穹顶为深色基底,饰有华丽的金色纹饰,顶部立着金色尖顶;一侧矗立着高耸的钟楼,钟楼上也有精致的雕刻与金色元素点缀,整体充满宗教建筑的庄严感与艺术美感。<br>教堂紧邻水域,岸边的石砌护岸、周围的城市建筑与街道,结合多云的天空,共同营造出厚重的历史与宗教氛围,展现了俄罗斯东正教建筑的独特美学(“洋葱头” 穹顶、华丽的色彩与装饰)与城市景观的融合。这类建筑往往承载着宗教象征意义,金色元素象征神圣,复杂的造型与装饰体现了东正教宗教艺术的精湛。 圣彼得堡的列宁塑像。<div>本篇文字资料下载于百度。</div><div>个别图片下载于网络,用★表示。</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