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9日晚,邢台学院音乐厅内灯火璀璨、暖意融融,“百年风华颂青春——邢台学院办学115周年师生朗诵会”在此盛大启幕。各界嘉宾、海内外校友代表与在校师生欢聚一堂,以声传情、以诗表意,共同致敬这所百年学府的115载峥嵘岁月,抒发对母校的深切眷恋与美好期许。本次朗诵会由邢台学院、邢台市文联联合主办,邢台学院文学院、邢台市朗诵艺术协会、邢台学院艺术学部、《散文百家》杂志社携手承办,为校庆系列活动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当晚19时,伴随着轻柔的音乐,邢台学院学生身着整齐校服,以一首《四年书卷合 万里云帆张》拉开朗诵会序幕,清澈的嗓音里满是对校园生活的珍视与对未来的憧憬。整场活动由邢台学院校友、邢台广播电视台知名主持人星光与邢台学院教师郝瑞琪共同主持,两人默契十足的配合,串联起“百年弦歌”“似水年华”“青春新程”三个篇章,让整场朗诵会既有历史的厚重感,又不失青春的活力。 回溯邢台学院的办学脉络,其根源可追溯至1910年创建的直隶第四初级师范学堂。115年来,学校始终将“纯德实学”的校训精神镌刻于心,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在时代浪潮中不断发展壮大。如今,学校已成为拥有56个本科专业、近一万七千名在读学子、千余名教职工的现代化本科院校,培养出了刘宁一、张玺、乔晓光、周抡园、王亚平等一大批在各行各业发光发热的杰出人才,他们的足迹遍布祖国各地,成为母校引以为傲的“名片”。 朗诵会上,一幕幕精彩瞬间令人动容。邢台学院校友王革新、王立国、侯庆邦、郭涛、崔红梅,青年教师于志玮、刘伟等轮番登场,用饱含深情的声音演绎了多篇精心挑选的诗文作品。著名诗人、邢台学院校友王亚平的抗战诗篇《祖国的血》,字字铿锵、句句激昂,仿佛将现场观众带回那段烽火连天的峥嵘岁月,让人们感受到先辈们的家国情怀;校友潘世雨的《我的青春在时光里静静生长》、于丽函的《时光窖藏——我的邢院》、乔雪与韩锡慧的《想你的风还是吹到了邢台》《纯德实学铸华章 百年邢院育栋梁》,则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校园里的青春记忆,操场的晨跑、图书馆的灯光、食堂的烟火气,这些熟悉的场景引发了在场师生与校友的强烈共鸣。<br> <br> 在校学生也不甘示弱,他们创作的《青春的誓言》,用充满朝气的语言展现了新时代青年的壮志豪情,彰显出邢院学子的蓬勃朝气;外籍教师范氏清华带来的散文《一段跨越山海的教育情缘》,则讲述了她跨越国界来到邢台学院任教的故事,字里行间满是对中国文化的热爱与对教育事业的执着,展现了学校国际化办学的特色与魅力。<br> <br> 其中,邢台学院文学院校友侯庆邦尤为特别,他亲自创作并朗诵了诗歌《邢台学院,我是您的学生》。“还记得第一次走进校门时的忐忑,还记得老师在课堂上的谆谆教诲,还记得毕业时与同窗的不舍……”他的声音温柔而真挚,将对母校、对老师的感恩之情娓娓道来,深情的回忆与真切的表白,让全场观众为之动容,不少人悄悄红了眼眶。<br> <br> 值得一提的是,邢台学院音乐舞蹈学院的学生们全程现场伴奏,钢琴、小提琴、古筝等乐器的旋律与朗诵声完美融合,时而激昂高亢,时而悠扬婉转,不仅展现了学生们高超的音乐演奏水准,更为朗诵会增添了独特的艺术魅力,让每一篇诗文都更具感染力。 <p class="ql-block"> 朗诵会接近尾声时,邢台学院校友代表与学生代表共同走上舞台,齐声朗诵《百年青春起新程》。“115载风雨兼程,我们初心不改;新时代砥砺前行,我们使命在肩!”激昂的誓言响彻音乐厅,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台下掌声雷动,久久不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活动期间,还举行了“庆祝邢台学院办学115周年征文活动”获奖名单宣读仪式。据悉,此次征文活动自启动以来,得到了海内外校友、在校师生及社会各界人士的积极响应,收到大量来稿。这些作品中,有对校园生活的细腻回忆,有对母校发展的由衷赞叹,也有对学校未来的美好祝愿。经过专家评审团的严格评审,最终评选出散文类、诗歌类等各个奖项,这不仅是对获奖作者的肯定,更是各界人士对邢台学院深厚情谊的生动体现。</p> <p class="ql-block"> 百又十五,初心如磐;弦歌不辍,薪火相传。2025年9月20日,邢台学院将迎来办学115周年华诞。作为本次活动的总导演,邢台学院校友、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语言艺术委员会副秘书长、邢台市朗诵艺术协会主席王革新表示,此次朗诵会既是对邢台学院115年办学历史的深情回望,也是对学校未来发展的美好展望。激昂的誓言与真挚的祝福交融,传承百年的风华正转化为前进的无穷力量,必将推动邢台学院在新时代焕发新青春,谱写新篇章。</p> 肖戈/文,逍遥如风/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