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八历史博物馆

玉品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始建于1991年“九·一八”事变六十周年之际。1997年9月,“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在原残历碑和地下展厅的基础上开始扩建。1999年9月18日正式落成开馆,并由江泽民同志题写了馆名。</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新馆总占地面积3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2600平方米,开放面积9180平方米,展线长510米。</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博物馆共设有7个展厅,展览照片800余幅;实物300余件;文献、档案资料近100件;大小型场景19组;雕塑4尊;油画、国画等20余幅,电脑触摸屏14台、大屏幕电视录像机2台。并采用了现代科学技术,配备有分区广播、中央空调、影视报告厅、电子阅览室、多媒体电脑系统及国际互联网等设施,是世界上全面反映“九·一八”事变历史的博物馆,现为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一级博物馆、辽宁省对台交流基地。</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九一八历史博物馆的标志性建筑是‌残历碑‌,其造型为一本翻开的台历,定格于1931年9月18日。碑体高18米、宽30米、厚11米,表面布满弹痕和骷髅群雕塑,象征日军侵华罪行和东北人民的抗争。(图一)</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9月17日这天残历碑广场开始戒严,图一和图二均为网上下载)</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位于博物馆残历碑广场南侧的“警世钟” 钟身刻有“勿忘国耻”四字,寓意铭记历史、警醒世人。每年9月18日9时18分,14响钟声象征中华民族14年抗战历程,同时全市防空警报响起,汽车鸣笛、行人驻足,形成独特的城市记忆。(图二网上下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