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我们中国人向来对爱国的民族气节十分看重。面对外辱,能保持爱国的铮铮铁骨,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他们会被看着是民族英雄,受到后世百姓的敬仰。</p> <p class="ql-block"> 南京中华门外,有个地方叫铁心桥,它与南宋的抗金名将杨邦乂有关。</p><p class="ql-block"> 据说当年杨邦乂被金人所俘,后被剜心至死。金人抬着他的心示众,路过一条河时,那颗心掉入了河中。后人就在这地方建了座桥,这就有了后来的“铁心桥”。</p> <p class="ql-block"> 今天的雨花台,东边的山岗上,还保留着抗金英雄杨邦乂的墓葬和 “杨邦乂剖心处” 的遗址。</p><p class="ql-block"> 南宋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杨邦乂时任建康府通判。金兵入侵打下南京,杨邦乂被俘,在金人威胁利诱面前,坚守气节、拒绝投降,他宣称“我有一颗爱国的铁心”。后被金帅完颜宗弼剜心而死。</p> <p class="ql-block"> 碑上铭文:宋忠臣庐陵杨忠襄公剖心处</p> <p class="ql-block"> 在雨花台景区里,有一座“二忠祠”,里面供奉的就是杨邦乂和文天祥。</p> <p class="ql-block"> 院子里黑色大理石的照壁上刻有著名书法家武中奇老人的草书“正气歌”。</p><p class="ql-block"> 隶书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苍劲古朴。</p> <p class="ql-block">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即有日星,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p><p class="ql-block"> …… </p><p class="ql-block"> 哀哉沮洳场,为我安乐国,岂有他缪巧,阴阳不能贼。顾此耿耿存,仰视浮云白。</p><p class="ql-block"> 悠悠我心悲,苍天曷有极。哲人日已远,典刑在夙昔。风檐展书读,古道照颜色。”</p> <p class="ql-block"> 祠中迎面就是二忠的画像,正气凛然,刚直不阿。</p> <p class="ql-block"> 两浮雕挂像展现了他俩临危不惧,从容赴死的英雄气概。</p> <p class="ql-block"> 南京栖霞区马群街道的这处“文天祥诗碑亭”,是一处重要的文化遗址。</p><p class="ql-block"> 公元1279年文天祥抗元失败被俘,押解前往元大都时,途中羁留金陵驿。他在此创作了《金陵驿》组诗。</p> <p class="ql-block"> 诗中: “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 ” 早已成为传诵千古的名句。</p> <p class="ql-block"> 两侧亭柱上刻着《过零汀洋》中的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p> <p class="ql-block"> 南京城南的菊花台公园,有座近代的民国烈士墓。</p><p class="ql-block"> 这里埋葬着九位烈士,他们是当时中国驻菲律宾马尼拉、婆罗洲山打根领事馆的外交官员,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期间,遭日寇逮捕,他们坚守中国人的民族气节,捍卫国家尊严,拒绝与日寇合作,最后惨遭枪杀并补刀刺杀,其行径极其残忍。</p> <p class="ql-block"> 九座烈士墓地呈扇形排开。他们为国家、民族,为世界反法西斯斗争英勇献身,气壮山河,光昭史册。</p> <p class="ql-block"> 九烈士血洒南洋,魂断异乡。他们所表现出的舍身取义、威武不屈的爱国主义精神,永远激励后人,永远为人民所敬仰、缅怀。</p> <p class="ql-block"> 公园里处处浓荫覆盖,环境尽显岁月静好。</p> <p class="ql-block"> 竹园深处,遇见斑竹,还是第一次遇见。忽然想起老人家的几句诗:</p><p class="ql-block"> “斑竹一枝千滴泪,红霞万朵百重衣。”</p><p class="ql-block"> “我欲因之梦寥廓,芙蓉国里尽朝晖。”</p> <p class="ql-block"> 雨花台,相距咫尺。抗日战争中这里都是南京保卫战的重要战场,至今遗留着当时战场的痕迹。钢筋混凝土的碉堡,彷彿仍在诉说着当年战士们枪林弹雨中浴血奋战的情景。外寇入侵,辱我华夏儿女,唯有奋起抗争。如今抗战胜利80周年,为江山永固,吾辈当继承发扬先辈的无畏精神,永远自强不息,砥砺奋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