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是一部西游记

夏雪辉文艺空间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图片来自网络</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闲来再翻《西游记》,忽然发觉,这哪里是神话故事,分明是我们每个人的人生缩影。那些取经路上的九九八十一难,不就是生活里一场接一场的考验,每个角色,也都藏着我们自己的影子。</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我们何尝不是那只从石缝里蹦出来的孙悟空?年轻时总觉得自己无所不能,敢闯敢拼,以为凭一腔热血就能大闹天宫,把世界搅个天翻地覆。可走着走着,就被戴上了“紧箍咒”——那是职场的规则,是家庭的责任,是现实里一道道无形的边界。曾经的棱角被慢慢磨平,从“齐天大圣”变成了“斗战胜佛”,不是怂了,是懂了:真正的勇敢不是横冲直撞,而是带着约束依然敢往前闯,就像悟空即便被师父误解、被念咒头疼,也从未真正放下过保护唐僧的责任。</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有时又觉得自己是唐僧。心怀执念,认定了“取经”这条路,哪怕前方有白骨精幻化的陷阱,有火焰山挡路的炽热,也不肯回头。我们的“真经”,或许是一套房子,一份安稳的生活,或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过程里难免会犯错、会被骗,就像唐僧一次次错怪悟空,可那份“一定要到西天”的执着,支撑着我们熬过一个又一个难关。而心里最柔软的牵挂,就像唐僧对徒弟的惦念,是家人的期盼,是爱人的叮嘱,让我们哪怕走得再累,也不敢停下脚步。</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偶尔也会羡慕八戒的“人间烟火气”。他贪吃、偷懒,总惦记着高老庄的温柔乡,像极了我们心里那些小小的“摆烂”念头:加班到深夜时想干脆辞职,被压力压得喘不过气时想躲起来歇一歇。可即便嘴上喊着“散伙”,他也从未真的离开取经队伍。那些看似“不务正业”的欲望,其实是人性里最真实的底色——我们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圣人,会累,会馋,会软弱,但正是这些小缺点,让我们更像活生生的人,也让坚持变得更真实。</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而沙僧,大概是最像大多数人的角色。没有悟空的神通,没有八戒的活络,就默默挑着担子,一步一步跟着队伍走。他的日子里没有惊天动地的大事,只有“挑行李、看马匹”的琐碎,就像我们每天重复的工作、日复一日的柴米油盐。可正是这份“不偷懒、不抱怨”的踏实,成了取经队伍里最稳的支撑。我们的人生,不也大多是这样?没有那么多高光时刻,更多的是悄无声息的坚持,把该做的事做好,把该扛的责任扛住,就是对生活最好的回应。</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取经路上,最动人的从不是最后拿到真经的瞬间,而是那一路的跌跌撞撞:是悟空为救师父三打白骨精的执着,是八戒虽懒却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的义气,是沙僧默默收拾行李的踏实,是师徒四人哪怕吵过架、闹过散伙,也始终会等着彼此。就像我们的人生,没有谁能一路开挂,都是在“闯关”中慢慢成长,在“犯错”中学会包容,在“坚持”中靠近梦想。</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合上书,再看窗外的车水马龙,忽然懂了:人生这部《西游记》,我们既是自己的悟空,要打怪升级;也是自己的唐僧,要守住初心;偶尔做回八戒,允许自己软弱;最终活成沙僧,在平凡里坚守。而所谓的“真经”,从来不是终点的那本经书,而是一路上哭过、笑过、拼过、爱过的痕迹,是我们终于活成了自己的“取经人”,把日子过成了属于自己的“西游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