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上课时间:</p><p class="ql-block">2024年3月12日周五上午</p><p class="ql-block">上课老师:陈海琴</p><p class="ql-block">上课课题:《制作小小乐器家》</p><p class="ql-block">上课班级:二1班学生</p> <p class="ql-block">01</p><p class="ql-block">课例背景</p><p class="ql-block">小学低段学生(1-2年级)以具象思维为主,对“玩”的兴趣远高于“学”。本项目式学习课例打破传统音乐教学中“听唱为主”的模式,以“制作并玩转自己的小乐器”为核心任务,让学生在动手、合作、展示中感受音乐节奏与音色,实现“在玩中学、在学中乐”的教学目标。</p> <p class="ql-block">项目目标</p><p class="ql-block">1. 知识目标:认识常见乐器(如沙锤、响板)的发声原理,掌握2-3种简单节奏型(如× × | × - |)。</p><p class="ql-block">2. 能力目标:能利用废旧材料(如塑料瓶、豆类)制作简易乐器,会用自制乐器演奏简单儿歌片段。</p><p class="ql-block">3. 情感目标:激发音乐学习兴趣,培养合作意识与创造力,感受“变废为宝”的环保理念</p> <p class="ql-block">项目由来与目标</p><p class="ql-block">2024年11月份,在本校举行了项目式学习的课题活动,陈海琴老师生动分享了《利用废旧物品自制打击乐器》的项目式学习实践案例。该项目灵感源自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春天来了》单元中的《郊游》一课,该课后的实践环节要求学生“自制沙槌为歌曲伴奏”。这一要求转化为一个富有创意和实践意义的问题:“我们如何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废旧物品来制作出独具特色的打击乐器呢?”这一驱动性问题不仅体现了环保理念,还巧妙地融合了音乐、美术和科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p> <p class="ql-block">02</p><p class="ql-block">项目实施过程</p><p class="ql-block">入项激趣(第1课时)</p><p class="ql-block">项目中,通过展示教师自制的环保沙槌,我们引出了本项目的核心驱动问题。随后,引导学生们深入探讨制作沙槌所需的关键要素,如发声原理、材料选择以及环保方面的考虑。在这一环节中,学生们还系统学习了五类基础打击乐器,包括双响筒、沙槌、响板、鼓和三角铁。</p> <p class="ql-block">协作规划(第2课时)</p><p class="ql-block">在观摩了各种乐器的范例后,学生们各自选定了一个目标乐器。他们仔细观察实物,解析了所选乐器的发声机制。随后,学生们完成了材料工具清单记录单,为家庭制作任务做好了充分准备。家长们也将协同孩子们一起完成这项制作任务。</p> <p class="ql-block">修订与深化(第3课时)</p><p class="ql-block">在初代作品展示之后,学生们进行了小组互评与优化讨论。通过自主探索,他们发现了“材质-音效”之间的关联,例如硬塑料瓶发出的声音清脆悦耳,类似喇叭,而软纸盒发出的声音则低沉浑厚,如同厚重的被子。这一发现,使他们更深入地理解了声学原理的本质。</p> <p class="ql-block">成果展示与评价(第4课时)</p><p class="ql-block">学生们运用自己制作的乐器,以“X X |X X ||”的节奏型为《郊游》这首歌曲创编了伴奏。在创编过程中,他们深入探讨了环保的价值和意义。最后,通过班级内的投票,大家对各自的成果进行了展示与评价,并给予了相应的奖励。</p> <p class="ql-block">03</p><p class="ql-block">活动成果与反思</p><p class="ql-block">有形作品展示</p><p class="ql-block">各小组精心制作了既实用又富有创意的环保乐器,诸如豆粒沙槌、瓶盖响板以及铁罐小鼓等,充分展现了他们的环保理念与艺术创意。</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学生核心素养提升</p><p class="ql-block">在这次活动中,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了显著提升。他们不仅增强了音乐感知与表现力,还锻炼了美术设计应用能力。通过探究材料的特性与声学关系,他们拓展了科学探究思维。同时,团队协作与问题解决能力也在制作环保乐器的过程中得到了充分锻炼。</p><p class="ql-block">教师感悟与未来展望</p><p class="ql-block">陈海琴老师强调,该项目不仅证实了PBL在低年级音乐课堂中的适用性和吸引力,更在激发学生学习动力、连接实际生活经验以及培养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方面展现出了显著效果。其核心价值在于,通过“实践中学”的方式,学生能够在动手操作中自主构建跨学科的知识体系。展望未来,更多基于真实情境、聚焦核心素养的PBL项目,将在东河小学的校园内生根发芽、茁壮成长。</p>